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掌声》教学片段与分析
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往往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时殊途同归,效果相差无几,但有时却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
如以下两个教学片段。他们所教内容都是第五册的《掌声》中的第五自然段:
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片段一〗
投影出示教学内容。
师:请大家一起把这一段读一遍。边读边思考:小英有哪些变化?
生:齐读。
师:小英有哪些变化?
生:她不再忧郁。
生:她开始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
生:她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师:去舞蹈房干什么?
生:学跳舞。
师:说得对。小英除了做这些,还会做什么?
生:和同学一起做作业。
生:和同学一起讲故事。
师:对。还有呢?
生:……(沉默,思考)
师:(稍急)再想想看。
生:和大家一起上体育课。
师:体育课上会做些什么?
生:(小声)跑步。
生:做游戏。
师:其实啊,只要是大家能做的事,小英都会尝试着去做。譬如跳绳、踢毽子等。小英做的这些事文中没有都写出来,而是用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的,是哪个标点?
生:省略号。
师:这是个什么样的小英?
生:是个自信的小英。
师:是什么让小英变得如此自信?
生:掌声。
……
〖片段二〗
投影出示第五段。
师: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段读一读。
点名朗读。
师:这句话这样说行不行:她不再忧郁,开始走进学校的舞蹈房,甚至和同学一起交谈、游戏……请想好后再回答。
学生思考。
生:不能改。
师:为什么?
生:小英虽然腿有残疾,但和同学交谈、游戏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可她这样一个连走路都一摇一摆的人要去学跳舞,那是件很困难的事。所以我觉得不能改。
师: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学跳舞更难?
生:“甚至”。
师:说得多好啊!能和同学一起交谈、游戏,说明小英走出了心理阴影,变得活泼、开朗了,而走进舞蹈房,更加说明小英敢于正视和挑战自己的缺点,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这是个什么样的小英?
生:这是个自信的小英。
师:小英如此自信,还有什么不敢做的呢?想想看,她还会做些什么?
生:跑步。
生:跳绳。
生:踢毽子。
……
师:这么多的事,课文是用什么来概括的?
生:省略号。
师:是什么让小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生:掌声。
……
【教学分析】
从这两个教学片段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片段一中,老师一直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被动应付,丝毫没有体现学习的主体意识。学完以后似乎还是懵懵懂懂,对课文的理解仅停留在浅表,没有领会其更深一层的涵义。片段二中的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学生带着问题比较、辨析、领悟,他们的回答,不是文中现成的词句,也无需老师多加点拨,完全是自己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结果。
为什么短短的教学片段竟会产生如此大的差异?
问题不在学生,关键在于老师的引导。这一段内容的表面意思并不深奥难懂,但耐人寻味。片段一中老师设计的第一个问题(小英有哪些变化?)过于浅显,学生只要读过一遍就能明白,没有多少思考的价值。学生即使找到了答案,也仅是对课文内容的简单重复,没有产生进一步的认识。在他们的脑海中,交谈、游戏和进舞蹈房跳舞三者完全是并列的,没有程度上的递进。但恰恰是“甚至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这一句,向我们揭示了小英实质性的转变。片段二中,教师采用变换句子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辨析自己去体会。这个问题设计得非常巧妙,有适当的容量,也有一定的思考价值。问题提出后,有效刺激了学生的大脑,诱发学生在感情上和行动上的参与意识,使其主观上产生寻求问题答案的动力。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自觉把自己和文中人物融为一体,准确地体会到了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对小英此时的自信已有了充分的认识。虽然这里的答案没有标准,但学生一下子就说出“跑步”、“跳绳”、“踢毽子”这些答案,说明学生已完全理解了小英巨大的转变,他们的答案不是随意的,更不是盲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话,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也就是说,只有依据课文内容特点和学习特点,合理选用教学方法,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去独立自主地感悟,让学生真正对阅读材料产生深刻的感受,从而由旁观者变为当事人,由阅读课文变为经历生活,由感受人物情感变为自我情感流露,从而产生独立的见解,发表独特的感受。“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设问置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入“心求通而未能通,口欲言而未能言”的境界,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自由发展的思维空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