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设计 例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

例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

教学设计   2025-01-08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年级)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除文字之外,多以统计图、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信息量大、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海报、地图、凭证单、使用说明书等,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应用功能十分明显。现代学生不仅应学会通过传统的媒体阅读和表达,还应该能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其核心是读懂信息,得出结论。在平常教学和作业中积极补充非连续性阅读文本,增强学生这方面的阅读活动与能力的训练。本文试以初中语文教学谈谈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的尝试。

首先,充分利用语文教科书(人教版)插图资源。初中语文(人教版)初中阶段的六册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插图。 这些插图,或作为教材内容的形象再现,或对教材内容作相关的补充(如背景图片、作者照片、手稿),或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延伸,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挖掘插图中隐含的重要信息,并得出自己阅读插图的信息或结论,再读课文,从而验证自己的语言文字信息:或依据课文文字描述,配上自己认为能说明课文文字的插图,或对课文已有的插图进行“再加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认真考虑插图的运用,合理地利用这些丰富的插图资源,不仅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而且一定会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让学生更易理解课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我们的教学事半功倍。

其次,课前指导学生搜集课文相关背景知识。文章是社会生活在作者头脑中的反映。一篇文章,包含着作者对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观察、研究和剖析,其中也包含着作者对这些生活的态度和评价,这些就是课文的背景知识。背景知识是指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通常包括作者介绍、写作目的、社会背景等。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下一课背景知识,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搜集、筛选信息的能力。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背景资料,可以给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生活画卷和无穷宇宙间的自然奥秘,可促使学生进入探幽觅胜、奇思遐想的学习境地,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倾向,乃至对某些重点句、疑难句的理解,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在上《芦花荡》一文时,考虑到学生对“芦苇荡”这一自然环境很陌生,再加上对作家、作品背景等内容从来未接触过,很难被文本的内在美所感染。课前分三个小组,分别完成“对白洋淀自然环境的调查”、“孙犁及其作品的简介”、“白洋淀在抗日战争中的社会背景”材料搜集、筛选。上课进行交流,弥补学生思维上的“空白区”,这样学生不仅真正理解了文本内容,感受到文本所蕴含的美,而且提高了信息提取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更需要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背景知识。文言文因时代久远,虽然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言文大多数都是名家名篇,但是有些文章受当时某些因素的影响,作者不能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而采用比喻、象征、托物言志等手法。此时,就必须补充一系列的背景知识才能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只有通过搜集背景知识,学生才能做到“知人论世”,准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精心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学科“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综合性学习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对学生合作、探究、创新精神的培养,无疑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每单元安排了与本单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综合性学习”内容。

比如 “探索月球奥秘”综合性学习,活动前,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利用图书和互联网分别搜集资料:月球的有关科学知识;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写月的诗歌、成语;月亮的文化内涵(象征意义);我在月球上的一天等。这样学生需要多渠道搜集信息,从中发掘、整理信息,多维呈现信息。这个过程能促进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发展,对提高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大有裨益。

第四,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创建和应用。,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文字资料,并要求设计其一个表格,让学生把文本内容按照要求进行筛选整理后填入到表格中去。比如,学习《看云识天气》一文,根据科普说明文阅读的特点,引导学生按“种类、形状、位置、天气”等内容填入表中,再指导学生借助表格进行表述。这种非连续性文本的创建和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计划规划能力以及对文本内容的分解、整合等能力。再如,学习《故宫博物院》一文,可以设计三个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故宫设计一张旅游图;为这张旅游图撰写解说词;带领大家围绕图纸游览。一石三鸟,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处理信息等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学会学习。

第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留心处处皆学问。“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更多的是对生活的阅读,因为这类文本更多的是出现在生活中的,也就是所谓的“读的不是书,是生活”。光靠教材中出现的仅有的少量“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时,更多的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阅读实践:如旅游之前做一做旅游攻略,读一读相关的地图、景点信息、路线等等;家里买新电器了,读一读产品说明书;出门坐公交车,看一看公交站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非连续性文本”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在阅读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提高学生阅读这类文本的能力。

第六,注意学科之间的渗透和整合。语文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学科,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时,还要注重学科间的整合,甚至可以有意识地选取一些其他学科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让学生去学习感受。在数学、地理等教材中,差不多每一单元都有许多统计表、曲线图,其实这些也是“非连续性文本”。这样,学生不仅可以提高“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他们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此外,我们在现行语文教材之外,可以有意识地推荐一些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时刻表、产品说明书等,让学生阅读,以便在阅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总之,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和连续性文本教学一样,是有法可循的。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必需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有效利用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整合各种资源,加强训练,那么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能力的提高指日可待。

点击显示
【例谈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教学】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89866/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