琐忆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了解结构思路的特点。
概括七次谈话的要点。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投影出示鲁迅的诗《自嘲》,学生朗读。
教师明确:诗中“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大家较为熟悉:“怒目而视人民大众的敌人,甘心为人民(广大青年)作牛马”它是对鲁迅伟大人格的写照,表现了鲁迅热爱青年、蔑视敌人的高贵品质。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弢写的《琐忆》这篇课文(板书),文章记叙了作者和鲁迅的几次谈话,表现了鲁迅的伟大人格,显示出鲁迅深邃的思想、闪光的智慧和崇高的精神。
3、本文是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80周年而写的,作者唐弢,浙江镇海县人,学者、散文家。
(建国以来,人们写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重在表现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而忽视“甘为孺子牛”这一面,而本文却不同,着重写了鲁迅对青年的关心。)
二、解题:
“琐忆”,“琐”:小而多。“忆”:选取的材料是作者耳闻目睹亲生经历的事,以小事来写伟大人格,本文写法的一大特点:以小见大,在选材组材上做到琐而有序、琐而有纲。
三、出示教学目标(投影)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内容要点。
2、了解结构思路的特点。
四、概括要点:(七次谈话内容)
1、学生回忆概括要点的有哪些方法?
明确:①抓中心句
②抓中心词
③综合提炼
2、请学生看一看,本文记叙了自己和鲁迅的几次谈话?
明确:七次
3、结合练习2中的例子,概括要点。
方法: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共同完成练习2。
交流:请学生展示讨论结果(不一定要求标准答案,合理即可)
打出投影:给以明确(结合每一位同学的答案和七次谈话的内容分析)
4、总结:提出综合提炼的重要性。
五、了解结构思路的特点:
问:文章的七次谈话内容是否很散乱?
可不可以分类?
依据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不散乱,可分类。
七则材料,前4则为一类,表现鲁迅对青年的关心爱护,平易近人。后3则是一类,表现对敌人的憎恨,体现出鲁迅的爱憎分明的立场。
依据:“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出示投影)这句话在结构上是全文的纲领,它为选材定了标准,使零散的琐事有了一定的围绕的中心,一个鲜明的贯穿线索,的确这句话是鲁迅伟大人格的体现。本文不仅选材,还是组材都服务于这一主旨,真正做到了琐而有纲,琐而有序。
六、作业:
1、找出文中的议论段落。
2、朗读体会鲁迅幽默讽刺的语言。
3、思考练习3、4。
第二课时
1、精读有关语段,通过任务的语言、外貌、动作等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体会文中议论语句,议论段落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概括要点的方法概述了文中七次谈话的内容,文章通过七件琐事,表现了鲁迅“平易近人,爱护青年”、“蔑视敌人,彻底斗争”的高贵品质。体现出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这也是全文选材的一条总纲。
二、展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精读语段,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1、外貌描写:
(1)学生找,教师明确:第九节(齐读这句)
(2)这一句肖像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移就”修辞,“象征”手法。
白描式的肖像描写,借头发的形象表现鲁迅倔强的性格,不屈的斗争精神,表现鲁迅坚定、沉着、勇敢而顽强的战士形象,但这并不防碍他的平易近人,因为“能憎,才能爱”(爱憎分明)
2、语言描写:
(1)学生朗读第10节“鲁迅先生叹息说……浅点好”
这里“狮子、猪、羊、小溪和烂泥塘”各喻什么?引用的这些话有何作用?
明确:狮子--强大国家 猪、羊--弱小国家
小溪--青年 烂泥塘--夸夸其谈的学者
这些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中国正处于政治腐败、国力衰弱、经济落后时期,自夸国大极其危险。青年人单纯、热情。虽然阅历浅薄,但积极向上,比夸夸其谈的学者故弄玄虚,借以吓人要好得多。有力地表现了鲁迅对广大青年的热爱、言传身教,不用教训方式。
(2)第16段语言描写,表现鲁迅克服思想上的局限,多为青年着想,使青年们变虫豸、变猴子的机会少一些。
猴子、虫豸--思想变坏甚至走上反革命道路。
(3)学生读第19段中“攀附阔佬”、“禁止同泳”两部分,体会幽默、讽刺的语气。
“攀附阔佬”表现了国民政府依赖美国的奴颜媚骨,以耻为荣,丧失国格。
“禁止同泳”表现了国民政府伪道学的丑态、自欺欺人。
这些语句表现鲁迅幽默的智慧和讽刺的威力。
3、神态、举止描写:
第17节:表现鲁迅对现实的深切忧虑和对青年的深切希望。
第23节:逼真地写出鲁迅在敌人面前居高临下、从容不迫,对敌人极端蔑视和憎恨。
总结:课文从这几方面的描写刻画了鲁迅的伟大人格,对敌对友能憎能爱。
四、找出议论语句、体会作用:
1、学生寻找,划出议论语句,议论段落。自己体会
2、明确:
(1)开头第1节两句诗后的评价:点名题旨,鲁迅的人格魅力。“全部人格”(对敌对友,能憎能爱)也是全文的总纲,线索。
(2)第1节有关鲁迅是否不易接近的议论,为第一次见面作铺垫。
(3)第9节关于鲁迅思想成熟的抒情性议论。(朗读)深化了平易近人的内涵,揭示“俯首”精神的阶级内涵,结合练习四:2
(4)第18节,与体分析见练习三(朗读)点明了“横眉”的内涵
(5)第19节最后,非凡的观察力。
(6)最后第27节,抒情性议论(朗读)
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慨、热爱、怀念之情。结合练习四:3
总结:这些议论集中而鲜明地阐发、开化主题,而且有些也利于各部分的衔接渡。
五、阅读P46阅读材料
六、作业:
1、归纳词语
2、课课练
3、预习新课
附:
自嘲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外国散文两篇
世间最美的坟墓
1、继续学会概括要点的方法
2、学习围绕中心意象进行描写的方法
3、体会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
学习围绕中心意象进行描写的方法。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过去所走过的人生历程中,你一定遇见过或感受过许许多多的美丽的事物。那么,你认为世间最美的是什么呢?请填充:
世间最美的
明确:妈妈的爱,朋友的情,宏伟的建筑,美丽的山水……,坟墓。
二、明确中心意象:
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中山陵和印度的泰姬陵美不美?为什么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吗?
明确:金字塔--雄伟神秘美;中山陵--雄伟秀丽美;
泰姬陵--历史悠久美;托尔斯泰墓--朴素美。
原文两处:1、“这里,逼人的朴素……”
2、“人们重新感受到,这个世界上……”
三、明确围绕中心进行描写的方法:
1、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说说课文中那些语句描写了托尔斯泰墓的“朴素”?
明确:①“这将被后代怀着敬仰之情来朝拜的圣地,……只有几株大树隐蔽。”
②“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土丘,……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③“夏天,……;冬天,……;……包容着当时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2、请同学齐声朗读这三处文字,体会围绕中心意象(朴素)描写的方法。
四、明确托尔斯泰墓为世间最美丽的本质
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托尔斯泰墓之所以是世间最美的坟墓,那就在于“朴素”二字。那么,“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不留姓名地被人埋葬了”地坟墓,是否也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呢?为什么?
明确:不美
由此可见:坟墓之美,是在于墓中的人--伟大的人格。
五、讨论“托尔斯泰”伟大的人格:
1、“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一句中,“启示”指什么?
2、伟大的托尔斯泰为什么自己选择了这样一块墓地?
明确:因为以那样举世闻名,曾以累累巨著,伟大思想哺育民众的杰出人物,在他的墓前塑像、树立纪念碑也是当之无愧、情理之中的,世人也大都以这种方式来纪念像托尔斯泰一样伟大的人们的,可是托尔斯泰墓除了树木萧萧风声飒飒之外一无所有,平常得就像那些流浪汉,无名氏的士兵一样,于是伟大的英名与其普通的坟墓之间,人们的心理习惯与客观现实之间就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冲撞,结果是无限敬意的凝聚和心灵的激荡。
六、请同学们带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齐读朗读全文
七、作业:自学《冬天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