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口牛后的意思及故事
基础知识
2025-02-04
【成语】:
鸡口牛后
【拼音】:
[jī kǒu niú hòu]
【解释】: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韩策》:“臣闻鄙语曰:‘宁为鸡口,无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异于牛后乎?’”
【举例造句】:
他已经明白鸡口牛后的道理。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有一个叫苏秦的人,连续十次上书秦王,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纵横学”。鼓动秦国其他六国建立友好“联盟”,然后再各个击破,但是秦惠文王没理他。
苏秦垂头丧气的回到家乡。家里人看见他狼狈的样子,都不愿和他说话。后来苏秦改变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决定采用“合纵”的方法,让六国联合起来对付秦国。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叫张仪的人仍在四处游说“连横”学说,鼓动六国聚集在秦国的周围。在韩国,张仪向韩王施压,说“事秦则安矣,不事秦则危矣。”
苏秦到了韩国后,对韩王说:“韩国领土辽阔,地势险要,为什么要向秦国屈服呢?如果韩国屈服了,秦国一定会今年要一块土地,明年要一块土地,韩国国土毕竟有限,秦国的贪欲却无止境。有人说,宁为鸡口,无为牛后。韩国跟秦国连横,那就做了牛屁股。连我也为会你感到耻辱的。”
韩王听了以后认为苏秦说的有道理,说:“我死也不会向秦国屈服!”苏秦就这样一个一个说服了六国,六国最终结成了以楚国为首的联盟。秦国也被六国孤立起来。
点击显示
【鸡口牛后的意思及故事】相关文章
2016年小升初语文词语搭配知识点
长春版初三语文上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知识点
为何攀登作文素材
虎字开头的成语及解释
《临江仙·都城元夕》原文及翻译
鸿门宴的故事简述500字
咽喉怎么造句
一曝十寒的意思及故事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陋室铭》
2016年中考作文优秀作文赏析:日历上的点滴幸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92361/
上一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蝙蝠和雷达知识点
基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