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2-07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材和教师的思路为出发点的,这是对教学过程的本质的陈旧认识,这种认识,体现为“知识本位”,即教学是传授前人留下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的接受体,是贮藏知识的容器。现代教学要摒弃陈旧的模式,要重视一切从学生的发展着眼,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地进行教学,才可能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才可能把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科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统一起来。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亲密接触文本,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的读去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意蕴,受到启示,获得创作的灵感。
1、读通
范读,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画出你认为印象最深的词句,反复练读。
2、读懂
个性化自由选择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互相评议,分组汇报,说明理由,其他同学参与讨论。
分组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同学商议解决。
引读重点句子,让学生在读中领会“种”的积极成长;“叶”的奉献;“果”的理想,从而理解课文内容,练习有感情的朗读。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点击显示
【《假如我是一颗种子》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金色的草地》说课设计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反思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一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北京》教学反思案例
追逐一个永远的梦——侯小青随笔系列之七十三开展心灵的对话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案例反思
小学语文:《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堂实录
《故宫博物院》教学杂谈
《孙权劝学》课堂实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96909/
上一篇: 控制论与语文教学方法_语文论文
下一篇: 《听听,秋的声音》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