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学法导引
教学分析
2025-02-15
1、反复朗读,熟读成诵。
2、抓住关键排偶句,领会“大同”社会的特征。
3、查找一些历史资料,了解“大同”的社会理想对后世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的影响,认识这一理想的积极意义。
4、结合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必然规律,正确理解孔子提出“大同”社会理想的含义及其在当时社会基础(奴隶社会)上不可能实现的局限性。
点击显示
【《大道之行也》学法导引】相关文章
《颐和园》一课教学反思
一堂不愿下的课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学反思
语文教育走过和走向的路──新时期中学语文教育概述
杨氏之子说课设计(一)
《少年王冕》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詹天佑》语文实践训练设计
北京的春节课堂教学实录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说课与评析
以经典诵读为纽带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96991/
上一篇: 激发兴趣快乐习作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