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学杂谈
教学分析
2025-02-12
〖迁移法〗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学习课文的方法,所以我们可以指导学生把从课堂中学到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文章选用不同的方法,主动把握理解的关键之处,引导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巧妙地渗透学法,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同时自然领悟并及时在课外读物中得到运用,牢固掌握学习的技能。如《女娲补天》是一篇古代的神话故事,学习了单元重点──神话的特点后,我让学生自己课外去阅读大量的神话故事,进一步体会神话具有的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的特点。学生找来了《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等神奇的神话,不但扩大了知识面,还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知识的灵活迁移。
〖“闲”〗
上课像野马行空,上到哪里算哪里。有时打着开拓学生思维的招牌,探讨一些与语文课文主题无关的内容。如上《女娲补天》后,让学生说一说女娲还有哪些补天的方法。课堂中传播一些似懂非懂的东西。现在课堂中语文文字分析太浅,思想内容分析太深。
点击显示
【《女娲补天》教学杂谈】相关文章
于简约中追寻精彩
《云南的歌会》教学实录及评析
给记叙性课文编写“续集”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问题探究
创设情境,情趣朗读──赏析《我是什么》
教学随笔
《永生的眼睛》课后反思
2016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钓鱼的启示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397549/
下一篇: 金色的草地-片断的比较与思考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