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1年中考语文压轴试题及答案(6月)
内容预览:
2011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6月押题卷)
一、基础(25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1分)曾子曰 :“□□□□□□□,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2)(1分)□□□□□□□,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
(3)(2分)何处望神州?□□□□□□□,□□□□□□□?悠悠。(辛弃疾《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2分)身居闹市,如能不受世俗诱感,保持高洁的情操,也能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正如陶渊明在《饮酒》中所说“□□□□□? □□□□□”.
(5)(4分)默写杜牧《赤壁》全诗。
□□□□□□□,□□□□□□□。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
(1)孔乙己很tuí táng( )地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2)一个衣服lán lǚ( )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
(3)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yì yáng dùn cuò的话来。( )
(4)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zī zī bù juàn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
3.下列句子中语病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把“不管”改为“尽管”)
B.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 关键。(“关键”一词太绝对,要把“关键”改为“重要因素之一”)
C.大会期间,广大代表认真阅读并领会《公民道德规范》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句中“阅读”一词与 “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成“阅读《公民道德规范》并领会其精神实质。)
D.因特网的诱惑无法令现代人拒绝,但贵昂的网上消费又使人们难以接受。(事实上,不是“诱惑”“无法”,而是“现代人”“无法”,将“无法”一词移至“现代人”之后。)
4. 从下面的A项中选择一组关联词语,B项中选择至少二个词语,描写一段(不少于三句)关于初中生活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A.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无论……都……;既……又……;虽然……但是……
B.茁壮,鞭策,丰硕,津津乐道,春华秋实,沥尽心血,心会神凝,抑扬顿挫,神采飞扬。
5.综合性学习。(4分)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学习效率
学习方式 掌握80﹪以上的掌握50﹪-80﹪的掌握50﹪以下的
(1)班:听老师分析讲解12人28人10人
(2)班:自己看书做题11人30人9人
(3)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40人9人1人
⑴ 根据上表,请你分析探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出你的探究结论。(3分)
⑵ 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2分)
二、阅读(4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18题: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时时而间进 B.吾妻之美我者
有何间焉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朝服衣冠 D.皆朝于齐
衣冠楚楚 业精于勤,荒于嬉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8.文章第一自然段写邹忌与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赞美而沾沾自喜,而是从中悟出 的道理。第二自然段写邹忌以 的方法委婉进谏。第三自然段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2分)
9.下列对 本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结构严谨。三段分别写了比美、讽谏、纳谏,且有详有略,详略得当。
B.邹忌能够讽谏成功,除了他具有高超的讽谏艺术之外,也与齐威王善于纳谏分不开。
C.邹忌从妻、妾和客人说话的语气中明白了他们都故意用假话逢迎自己,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D.邹忌用生活小事向齐威王委婉进谏,道理由浅入深,具有说服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
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吗
方舟子
最近,卫生部终于让步,拟从明年12月起禁用面粉增白剂。这个决定也受到了众多质疑,网上的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赞成禁用面粉增白剂。食品添加剂长久以来已被妖魔化,人们对之本就疑虑重重,巴不得什么食品都是“纯天然”的,如果换一种食品添加剂做调查,结果估计也差不多。但是监管部门在决定批准或禁用某种食品添加剂时,不能听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公众的直觉,而应该有合理的科学依据。如果有科学证据表明面粉增白剂真的是有害无益 ,当然应该禁用,不用等到一年后。但是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刚磨出的面粉颜色发黄、粘性大、弹性差,用它做面点不仅不好看,还不好吃。因此传统上在供食用之前都要先把面粉储存几周到几个月让它自然“后熟”。面粉发黄是由于其中含有微量的类胡萝卜素(主要是叶黄素),在储存过程中空气中的氧气将类胡萝卜素氧化,面粉就逐渐变白了。同时氧气也促进了面筋的形成,让面点口感更好。但是长期储存不仅占地方,而且面粉容易发霉和滋生害虫、老鼠,并不卫生。使用增白剂和后熟剂能让面粉的后熟过程缩短为2~3天。
面粉增白剂用得最多、成为众矢之的的是过氧化苯甲酰。那么过氧化苯甲酰是否对人体有害呢?我们首先要看它是否有急性毒性。毒理学衡量物质的急性毒性的常用指标是半致死量,也就是能导致一半的实验动物死亡的用量。半致死量越高,毒性就越低,口服过氧化苯甲酰的毒性极低,对大鼠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5克,毒性比食盐还低(食盐的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3.6克)。动物实验未发现过氧化苯甲酰对生殖、发育会有不良影响,也没有证据能表明它是致癌物,所以国际上没有将它列为致癌物。国内有专家称长期服用过氧化苯甲酰“会造成苯慢性中毒”,并没有科学文献能支持这种说法。
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之后,几乎全部(91%以上)变成了苯甲酸。苯甲酸的毒性要高一些,半致死量是每千克体重1.7克。苯甲酸天然存在于某些食品(水果、奶制品、肉类)中,本身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作为防腐剂大量地用在食品中,使用量比过氧化苯甲酰高得多。碳酸饮料中含有苯甲酸200毫克/千克,喝一瓶500毫升的碳酸饮料摄入的苯甲酸的量相当于几斤使用过过氧化苯甲酰增白的面粉中苯甲酸的量。所以有专家从生成苯甲酸的角度反对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是 没法令人信服的。
还有专家从过氧化苯甲酰会破坏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E等维生素的角度反对使用过氧化苯甲酰,甚至说:“面粉是贫困地区人摄取微营养素的主要来源,而现在局面是孕妇一边吃着加有增白剂的馒头,一边还要服用叶酸。”其实面粉中这些能被氧化破坏掉的维生素的含量极低或难以被人体利用,本来就不具有营养价值。即使维生素保存最好的全麦面粉,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K的含量分别只有每100克面粉含5微克、44微克、0.7毫克,而人们每天需要的这些维生素的量分别为(大约)2000微克、400微克、15毫克,都可以忽略不计(其中面粉中叶酸的量似乎不少,但天然叶酸不稳定,在储存、烹饪过程中会损失一半以上,剩下的又只有大约50%能被人体吸收)。
因此过氧化苯甲酰在国际上被普遍作为食品增白剂使用,除了用于面粉,还用于奶酪的增白等。1997年开始欧盟禁用了面粉增白剂,但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由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建立)的最新标准仍把过氧化苯甲酰列为面粉增白剂,最高限量为75ppm。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将它列为合法的面粉增白剂,在合理使用的范围内不做限量。加拿大的限量则高达150ppm。中国的国家标准反而比较保守,限量为60ppm,实际上普遍超标使用,用量大约是100ppm,但也没超过加拿大的标准。现在则干脆要禁用,比以面包为主食的美国、加拿大还严格。(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12.29。有删改)
10. (4分)面粉“后熟”的结果是(1)
(2)
11.本文反对专家认为面粉增白剂“有害无益”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述理由。(3分)
12. 下列对本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人们每天需要的这些维生素的量分别为(大约)2000微克、400微克、15毫克”中的“这些”指的是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K等维生素。
B.文章最后一段主要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我国的面粉增白剂的最高限量比以面包为主食的美国、加拿大还严格。
C.过氧化苯甲酰加到面粉之后,将全部变成了苯甲酸,而苯甲酸无毒,使用量比过氧化苯甲酰高得多。
D.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过氧化苯甲酰列为合法的面粉增白剂,在一定范围内不做限量。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一起去看
刘心武
①儿子九岁那年,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高兴得跳起来。
②到了看台,儿子只顾吃冰棍,吃了冰棍又扭着身子要喝汽水,父亲生气了:“你再这么磨人,下回不带你来了!”父亲教给他如何看球,他知道了什么叫角球,什么叫点球。
③儿子十六岁了。父亲跟他说:“带你去看球。”儿子不吱声。父亲提高嗓门说:“带你看球你还哭丧着脸!谁欠你二百块钱还是怎么的!”儿子晃晃肩膀出门去了。母亲跟父亲说:“还记我们的仇呢,那回不让他去电影院看《望乡》。”父亲说:“演日本妓女的故事,他看合适吗?”母亲说:“后来他不还是跟同学一起去看了。谁让中国看电影不分级呢。能买上票他就能看。”停了停又说:“后来我问他,他说,妈,我能看懂。他白我一眼,说,爸跟你就以为我要看那几个黄镜头。他后来不是又去看了《沙器》?”父亲说:“他了得了!《沙器 》讲的是儿子杀老子的故事!”停了停又说:“都是你惯的!”母亲就叹气:“他这阵不知道怎那么大气性。你总恶声恶语训他也不是个事儿。”
④父亲独自去了赛场,在门口把多余的票退了。球赛不怎么精彩,双方磨来磨去死不进球。有年轻的球迷乱吹口哨,也不知是跟哪位球员教练裁判生气。中场休息,父亲去洗手间,半道忽然发现了儿子,跟几个同学在一起喝可口可乐,嘻哈议论倒也罢了,肢体一刻不停,手舞足蹈地看着实在扎眼,本想过去吆喝几声,拼力强忍住了。父亲没等散场就回了家。母亲问他谁输了让他脸那么黑?他大嚷:“我输了!”儿子很晚才回家,只叫声妈,就回自己那间屋了,还把门关得紧紧的。父亲要冲进去跟儿子算账,母亲拉住他:“人家自己去看个球怎么啦?”
⑤儿子上大学了。暑假在家,有天跟父亲说:“爸,我有两张票,咱们一起去看球吧。”母亲就看着父亲,父亲想了想,唔了一声。母亲摆出一桌菜,爷俩喝啤酒。母亲听爷俩侃球,开头客客气气,后来抬起了杠,再后来语速加快,互相打岔。母亲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最后爷俩一起去看球,一起回了家,回了家又坐在沙发上喝啤酒,把球场上的角色刻薄了一溜够。晚上母亲见儿子老晚还在弄电脑,就先敲敲半掩的门,儿子说:“妈,进来!”母亲过去,儿子让她看在电脑上画的画。闲聊几句后,母亲问:“你上中学的时候,为什么不跟你爸去看球,还老跟他顶牛?”儿子笑了:“妈,我那是少年反叛期啊!尤其要反叛老爸!您记得他怎么造句的吗?——带你去看球!……其实那时候您跟老爸也没多大区别,动不动就‘把手洗干净’,‘怎么把衬衫领子竖起来了’……就是不懂我!”母亲笑了。母子肢体没有拥抱,心是拥抱得紧紧的了。
⑥儿子工作了。有天父亲打他手机:“咱俩一起看球去怎么样?”儿子问是哪场?父亲告诉了他,儿子直言不讳:“他们能赛出什么味道来?整个儿是鸡肋!”父亲乐呵呵地回应:“弃之可惜不是?”爷俩约定赛场门外不见不散。
⑦父亲年纪不算太老,却坐上了轮椅。那天儿子回来看望。吃罢饭,儿子说:“爸,我带你去看场球吧。”母亲好高兴:“是呀,让你爸再乐呵乐呵。看电视上的球赛,他总乐呵不起来。”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⑧那晚儿子开车来接父亲,母亲告诉他:“我拦不住,他自己去了。他说他不要人带去……我说你不是不方便吗?他说现在到处的设计都考虑到了坐轮椅的人士,他完全可以自己去看球赛。他揣着你留下的那张球票就自己驾着轮椅坐电梯下楼了,还死不让我把他送上出租车。我后来从阳台朝下望,他顺利地从咱们楼门外的轮椅道上到了街边,拦住的出租车司机照顾他坐进了车,轮椅放进了后备箱……”儿子没听完就跑下楼,赶紧开车前往比赛场地。
⑨儿子在看台上找到了父亲。看台上有为轮椅人士专设的空间。父子俩都若无其事地微笑着打招呼。
⑩中场休息,儿子过去对父亲说:“一起去洗手间吧。”父亲点头。人们只见老的自己熟练地操纵着轮椅,少的在一旁同行,俩人分明对共同支持的球队的 表现有所争议,你一句我一句地抬着杠…… (有删改)
13.文中,父子俩有过多次看球经历,从中可以看出两人关系的变化。请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父子俩关系变化的过程。(3分)
⑴ ;⑵ ;⑶父子互邀同去看球,但各有己见;⑷ 。
14.第⑦段中,儿子要带父亲看球,“父亲却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请简析当时父亲复杂的内心感受。(4分)
答:
15.下列关于文章的相关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4分)
A.《一起去看》通过父子俩看球经历的变化,能够表现出儿子从懵懂、叛逆到懂得体谅和尊重的成长过程。
B.《一起去看》通过生动的人物描写,塑造出了一位慈爱、宽容、在家庭里时刻起着协调 作用的母亲形象。
C.《一起去看》真实表现了一个孩子的成长以及一位父亲的变化,对彼此的内心和情感充满人文的关怀。
D.《一起去看》以时间为顺序记录了一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片断,主要表现了三口之家生活的温馨与幸福。
16.题目“一起去看”初看极为平常,但细细品味则作用显著、意蕴丰富。请简析这一题目的作用和含义。(4分)
答:⑴作用: ;⑵含义:
(四)(8分)
我举起拖舰队来的缆绳的一端,高声呼喊:“最强大的利立浦特皇帝万岁!”这位伟大的君王迎我上岸,对我竭尽赞颂,当场就封了他们那里最高的荣誉称号“那达克”给我。皇帝的野心很大,他要再找机会把敌人的船舰都拉回他的港口,甚至想把不来夫斯库整个帝国灭掉,划作一个行省,派上一位总督去统治。他想彻底消灭大端派的流亡者,强迫那个国家的人民也都打破蛋的小端,那样他就可以做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君主。
但是,我尽力设法让他打消这种念头,从政策到正义,我向他列举了许多论据。我坦 白地表示,我不愿做人家的工具,使一个自由、勇敢的民族沦为奴隶。这件事在国务会议上辩论的时候,大臣中最聪明的一部分人都赞同我的意见。由于我的这一公开而大胆的声明完全违背了皇帝的计划与政策,他因此永远也不会宽恕我。他在国务会议上以一种很策略的方式提到了这事。据说,最聪明的几位大臣至少是以沉默的方式表示了他们是赞成我的意见。可是另一些人是我的死敌,忍不住就要说话,旁敲侧击地中伤我。从此,皇帝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之间就开始达成一项阴谋;不到两个月,阴谋暴露,却差点儿以我的彻底消灭而告终。
最大的功绩在君王眼里又能算什么,你一拂逆他 ,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再大的功劳也等于零。
(节选自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
1 7. 本文段写的是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联系全书说说作者借这个国家讽刺了当时英国的哪些政治现象。(4分)
18. 文中的君王为什么先是封“我”为“那达克”,后来却又与“一小撮对我不怀好意的大臣”达成消灭“我”的阴谋?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君王是怎样的人?(4分)
三、写作 (50分)
19.下面两题作文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学会了
提示:①题目的横线上可填“感恩”、“尊重”、“谅解”、“孝敬父母”等有关道德情操类的词语。
②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③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1—4题。
论桓范陈宫
司马懿讨曹爽,桓范往奔之。懿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则智矣,驽马恋栈豆,必不能用也。”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招外兵,爽不从。范曰:“所忧在兵食,而大司农印在吾许。”爽不能用。陈宫、吕布既擒,曹操谓宫曰:“公台平生自谓智有余,今日何如?”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仆尝论此二人:吕布、曹爽,何人也?而为之用,尚何言智!臧武仲曰:“抑君似鼠,此之谓智。” (《东坡志林》)
1.给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2分)
(1)范说爽移车驾幸许昌 幸
(2)吕布既擒 既:
2. 请用 | 标示文中加横线语句需要停顿的地方。(2分)
宫 曰 此 子 不用 宫 言 不 然 未 可 知 也!
3. 从本文看,桓范、陈宫两人共同之处有哪些?(3分)
答:
4. 苏轼通过这篇文章宣扬了怎样的“智”? (3分)
答:
参考答案
1. (1)士不可以不弘毅。 (2). 有约不来过夜半
(3)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1)颓唐 (2)褴褛 (3)抑扬顿挫 (4)孜孜不倦
3. B
4. 虽然初中生活只有短暂的三年,但是回首往事,我仍然难以忘怀:在美丽的校园里,我们就像一棵棵小树苗,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我们茁壮成长;课堂上,老师沥尽心血的教授我们知识,我们心会神凝的听讲;课后,同学们讨论问题,津津乐道;春华秋实,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会在中考中结出丰硕的果实。
5. ⑴参考示例:采取单一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低;采取两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效率高。(言之成理即可)
⑵参考示例:要点:被动接受,缺乏自主实践,缺乏指导,易走弯路。要学好语文,既要有正确指导,又要有自主实践。例如:(结合自己 学习体会简要说理)
6.C
7.所有大臣官吏百姓,能当面指出我的过错的,受上等奖赏。
8.人往往受到很深的蒙蔽 类比说理(或设喻说理)
9. C
10.(1)变白 (2) 形成面筋,让面点口感更好
11.(3分)①过氧化苯甲酰没有急性毒性②苯甲酸天然存在于某些食品中,本身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③面粉中这些能被氧化破坏掉的胡萝卜素、叶酸、维生素E等维生素的含量极低或难以被人体利用,本来就不具有营养价值。
12.C(不是全部)
13.⑴父亲带儿子看球,儿子依赖父亲,父亲教儿子足球知识;⑵父亲欲带儿子看球未果,父子各自看球,儿子追求独立,父亲内心无法接受; ⑷儿子带父亲看球,父亲自尊独自前往,儿子体谅尊重父亲。
14.一是从“唔了一声”中可以体会到对儿子要和他一起去看球的认可和高兴;二是从“淡淡”中又可以体会到有对儿子“带你去看场球”这一说法的略微不满,儿子认为他无法独立活动是伤了他的自尊心。
15. D (D项错在记录这个家庭的生活片断不是主要表现他们的温馨和幸福,而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沟通,彼此的体谅尊重。)
16.⑴“一起去看”是串起全文情节的线索;⑵“一起去看”中的“一起”表现出两人看球的平等,既互相独立,又互相尊重。
17.讽刺了当时英国政坛上的党派之争(2分)以及英法两国之间的连年征战(2分)。
18.君王封“我”为“那达克”是因为“我”帮助他打败了不来夫斯库国(1分),后来因“我”
不使其野心得到满足,所以阴谋消灭“我”(1分)。从中可以看出这位君王是个贪婪、狠毒、
忘恩负义的人(2分)。
附加题:
1.(1)到……去(2)已经
2.宫曰|此子不用宫言|不然|未可知也!
3.都有过人的才智,却不为其主所用。(或:都有聪明才智却没有知人之明。)
4.不仅要有过人的聪明才智,更要有知人之明。(或:不仅有聪明才智,更要能运用自如,不受他人限制。)
参考译文:
司马懿讨伐曹爽时,桓范投奔了曹爽。司马懿告诉蒋济说:“智囊到了曹爽那边了!”蒋济说:“桓范是聪明的,但是驽劣的马留恋马槽中的豆子,一定不会得到重用。”桓范劝说曹爽移动车驾到许昌去,招一些外兵,曹爽不听从。桓范说:“最担忧的是兵和粮草,大司农印正在吾许。”曹爽不听他的。陈宫、吕布被擒之后,曹操问陈宫说:“您平生自已总认为自己智慧有余,今天怎么了?”陈宫说:“这小子不听我的话,不然,还不知道谁胜谁败呢!”我曾经评论过这两个人:吕布、曹爽,是什么人呢?被他们使用,还谈什么有智慧呢!臧武仲说:“侍奉得君王像老鼠一样狡猾,这就是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