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
文言知识
2025-02-18
高考语文的高考文言文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都是以书上的知识作为考查重点并向外拓展延伸的,接下来和小编看一看《荆轲刺秦王》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吧!!
《荆轲刺秦王》背景《荆轲刺秦王》出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为燕国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行动、表情、神态等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了英雄荆轲的形象。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末年,秦国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以六国国君为首的旧贵族,即奴隶主阶级,虽然已经临于末日,但他们还在用一切的力量,政治的、军事的乃至卑劣的暗杀活动,来做最后的挣扎,而荆轲刺秦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临行前,燕太子丹等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好友高渐离击筑,荆轲和着节拍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在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荆轲来到秦国后,秦王在咸阳宫召见了他。荆轲在献燕督亢地图时,图穷匕见,但最终行刺失败,被秦王侍卫所杀,荆轲就这样死了。
《荆轲刺秦王》古代文化常识见陵之耻:被欺侮的耻辱。见,被。陵,侵犯,欺侮
请辞决矣:我就辞别了。请,请允许我,表示客气。辞决,辞别,告别。
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终已不顾:始终不曾回头。形容意志坚决。
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点击显示
【《荆轲刺秦王》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相关文章
2017年中考语文古文和文言文背诵四大技巧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复习卷《与朱元思书》
2021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常考实词一词多义(6)
欲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通假字
2021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常考实词一词多义(11)
中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冲刺点拨检测试题(附答案)2
2020初中语文九上《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21年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故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400298/
上一篇: 《滕王阁序》中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
下一篇: 苏武传重点字词解释及翻译
文言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