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语文教改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

语文教改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

教案设计   2025-01-11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来实现。

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也必须加大语文教学改革的力度,无数事实证明语文教改要取得成功,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

一、 成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语文教学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回归本体,摒弃政治替代、政文合一的局面,语文教学恢复有序状态,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一)语文教改风起云涌。

1978年3月18日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现象。从此拉开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大幕,轰轰烈烈的语文教改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了,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语文是最早提出并实施改革的学科。于漪、颜振遥、洪宗礼、时雁行、潘凤湘、陆继椿等一大批语文教师钟情于语文教育事业,甘于寂寞,不求名利,纷纷行动起来,投身于语文教学改革,全心全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做了许多可贵的探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他们的教学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创造性,有些人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创造了许多新的教学方法,编制了很有特色的语文教材,且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山西师大陶本一首创《语文报》,众多的语文报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传播先进的语文教育思想、语文教育理论,介绍优秀的语文教改经验、先进的语文教学方法,为语文教育改革推波助澜,一时间人们传诵语文教改的春天来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大城市到小县城,从重点中学到乡村中学,许多语文教师都在搞教改,在不同程度上缓解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可以说语文学科的公开课最多,研讨会最多,语文报刊最多,这种可喜的现象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后期,形势非常喜人。

(二)语文教育观念不断更新

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呼唤改革,更新观念。20多年的语文教育改革,使我们端正了思想,吸收了许多新的知识,接受了许多新的信息,更新了教育观念,例如我们对语文教学的任务有了新的认识,由培养双基到培养能力,进而由发展智力,到我们今天大纲所说的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统一。每一次的认识发展不是简单地抛弃过去的认识,而是对过去认识的超越,是不断的升华,1996年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编订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除了培养语文能力外,还要“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这是在大纲中第一次提出发展个性,表明现在语文教育界已经深切地认识到语文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语文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每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造就学生的健康人格。

又比如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看法,我们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发展。受左倾思想的影响,过去我们认为语文是政治工具,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拨乱反正以后,我们认识到语文是工具,1978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经基本消除语文是政治工具的说法,应该说这个观点在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决定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教学目的,进行语文训练的教学模式。1986年和1988年制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完全明确“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种说法,但是这个表述没有突出语文这个工具特有的“交际”功能,没有突出语文这个工具特有的“文化”内涵。1996年5月新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句话就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这又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突出交际功能,使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运用语文工具的交际能力,这正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高速公路,是正确的方向;突出文化载体,也是有其深意的,因为语文反映人类社会的事、理、情志,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古今中外,上自天文,下自地理,旁及哲学、历史、艺术、宗教、民俗和自然科学等相关内容,语文是一种广义的文化现象,几乎涉及人类文化生活的一切领域。表现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等,负载丰富多彩的文化,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如果不理解这些文化内容,就不能理解语言的表现力,不能运用语言很好地表情达意,学生不能有效地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大纲变化的轨迹,反映了语文界对语文教学认识的变化过程,因为大纲是人们认识的结晶。

(三)语文学科建设稳步进行

实践推动着理论,语文理论工作者初步建立起语文学科教育学的理论框架,从研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看,借助教育学、心理学基本原理的支持,广泛吸收国内外语文教学论、课程论、教育技术学、教学心理学的最新理论与方法,立足语文学科,对语文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过程方法以及教育效果的评价,作了可贵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此外还引进、借鉴其他有关理论阐述语文学科,丰富语文学科的建设,比如运用系统论对语文教学侧重整体研究,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有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目的性原则及自主性原则被广泛运用于语文教育中,人们开始以系统思维方法研究语文教育,把语文教育看成是语文教育系统,这个系统是由多种要素、多个层次所组成的动态有机整体。又如运用信息论阐述语文教育活动中的信息交流、教学反馈与调控,运用接受美学阐述对作品进行个性解读,创造性解读等等。

课程教材建设逐步推进。以前的语文教改往往是在教学方法层面上的改革,逐步走向内容的改革、课程教材的改革。总结了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国家教委颁布了“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恢复了语文课应有的性质和功能,并不断修正大纲,使之日趋科学,这对近20年的语文教学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建立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导教材编写、指导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语文教材由一趋多,我国过去只有一套教材,难以适应不同地区的需要,现在思想解放,实行“一纲多本”,已经审定通过的实验课本就有八套之多,这些教材自成体系,各有所长,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初步了建立一套语文能力训练体系和语文评价体系。新时期以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特别是高考的特殊推动作用,我们建立一套语文能力训练体系和语文评价体系,内容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覆盖面很广。高考语文测试是对语文能力训练现状的高度抽象,又极大地影响语文教学现状,改变语文能力训练格局:开始是一篇作文,然后由语文基础、写作到语文基础、阅读、写作,再到阅读(语文基础)、写作,逐步淡化语文基础,强化阅读和写作,阅读从语文基础的附庸逐渐独立,与写作并重。

二、 语文教学的现实困境

步入9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的高考竞争,使应试教育走向了极端,语文教学深受其害,出现了种种弊端,语文教学步入现实困境。

(一) 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

把学生框在教室里,框在语文教材里,框在题海里,学生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远离社会实践。这是极其有害的,直接的社会实践,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而且对学生意会大量的语文模糊性知识,对学生积累审美经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作为社会交际工具,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它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一旦离开了社会生活,也就丧失了生命力。观察、调查、参观、访问等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操的有效途径。课文学习是“一掬水”,课外学习是“江河湖海”,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而忽略生活实践,这无疑是“小学而大遗”。

(二)积淀太浅,缺乏语文功底

现在学生识字量少,阅读量少,写作量少,练习册多。学生的课余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占据,还要读各种形形色色的辅导班,或者请老师搞家教辅导,这样所剩无几的一点可怜时间,就是看看电视,很少看书,或者根本不看书。而语文课里学生读书的时间也只有几分钟,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占去了,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批评的那样:“学生在课堂上阅读得很少,而关于阅读的谈话却很多。”其实我们知道,任何能力都是学习主体“悟”后“练”出来的,而绝非是“讲”或“听”出来的。缺少阅读,对语文教学是釜底抽薪;缺少阅读,对学生能力的养成是致命一击。越来越多的大学教授痛感现在的学生文化积淀太少,文学感受力在下降,知识面越来越窄,无法和教师产生共鸣。文化积淀太少,不但学不好语文,而且妨碍学生个人的成长,文学素养的缺乏会造成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缺乏,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语词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但更要紧的是青少年通过阅读文学,获得一种少男少女对善与美的把握和领悟,培养起对人类几千年来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美好情操的特殊感受。这要靠心灵对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对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应该让孩子们成为读书人,而不能成为习题人,把书本还给学生,把语文课还给学生。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乌申斯基说得好:“在民族语言明亮而透彻的深处,不但反映着祖国的自然,而且反映着民族精神生活的全部的历史。”不读中外名著,学生的人文素养无法提高,必然导致文化的匮乏,语文积累的浮浅,语文功底的匮乏。

(三)重术轻人,偏离培养目标

主要体现在:阅读教学程式化、作文教学模式化、能力训练机械化。

阅读教学程式化:现在的语文阅读教学由满堂灌转向满堂问或者是满堂灌加满堂问,琐碎的分析一统天下,肢解了一篇篇优美的课文。串讲串问,把具有一定思维价值的问题掰开揉碎,肢解成无数个毫无价值的问题,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影响其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发育。多余的讲解,多余的提问,多余的板书,导致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而且老师的分析多半来源于教学参考书,而教学参考书的观点多半比较陈旧,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假大空的东西还存在,任意拔高,整齐划一,缺乏个性,实际上是老师戴上旧框框又去框学生,教师和参考书的标准答案代替了学生的自我思考,理性的分析代替了感性丰富的体验,这样扼杀了师生的独立思考,抑制和削弱了师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受到很大影响。

作文教学模式化:现在的作文教学喜欢教方法,美其名曰方法,其实是套路,教给学生一些套路,让学生去套,搞的是八股文的那一套,而不考虑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么如此写出来的文章当然无灵性,学生在作文里表露的不是内心的真情实感。有时也讲感情,诸如写《最敬爱的人》、《难忘的一件事》等等,但是往往不切实际地任意拔高,任意地升华、圣化主题和作者的情感,导致学生说假话,虚情假意,学生在作文里表露的不是内心的真情实感,这样容易养成学生的双面人格。作文即做人,人以诚为信,文以诚为本,失去了真情实感,文就如枯枝败叶一般,毫无生气。

能力训练机械化:题海泛滥,荒诞离奇;机械操练,刻板僵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个性灵气给打掉了,教师成了解题“操作工”,学生成了做题“机器人”,强烈的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躁无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应试训练。这个问题许多人已有论述,此处不多加论述。

三、原因探究

(一)理论落后于实践

语文学科发展到今天,现在仍缺乏让大家普遍接受的理论阐述,对语文学科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性质任务、目标定位、结构体系、研究方法、语文基础性学力、语文发展性学力、语文评价体系以及它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认识还不够清晰,还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至今还没能建立起语文自己学科的概念体系。语文本来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空间,但现行的语文课程体系忽视语文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创新价值,认识到这种价值就会发挥它的功能,忽视了这种价值就会抑制这种功能的发挥。以往我们语文课程概念的狭窄,把语文课程只看作是传递知识的载体和工具,严重忽视了其创新价值,语文课程目标缺乏对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语文课程结构不尽合理,如何使语文课程结构有利于师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培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力尚不明确。21世纪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我们如何面对世界科学文化高速发展和高度信息化对语文课程的严重挑战,如何处理好学校教育时间的有限性与科学文化新知识高速无限增长的矛盾,实现语文课程设置的现代化,如何适应我国国情,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字的优势,如何继承和发展我国母语教育中的优良传统,形成具有中国语文教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实现语文课程设置的民族化,这些理论界都不能予以清楚的解说,总之,对曲折发展的语文教学实践,语文学科理论不能给予深刻的阐释。在知识经济社会,语文的诸多问题不明,很可能导致高中语文的地位摇摇欲坠,现在偏向外语和计算机的倾向已经非常明显。语文学科理论的贫乏,导致理论不能有效指导语文教学实践,最终导致语文教学实践的徘徊不前,甚至倒退。

(二)缺乏常态下的语文教学科学实验

由于功利心、功名心在作怪,甚而还有腐败因素在作怪,现在人们很少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搞教学实验,特别是缺乏常态下的语文教学科学实验,务虚的多,务实的少,不少人的力气大都用在名目的翻新上,追求这个模式,那个方法,形式主义满天飞。虽不乏一些理论探索,但终因无可操作性,而不能给老师以切实的帮助;虽不乏一些教学改革,但终因无可再现性,而没有多大的价值。缺乏科学调查,无大规模跟踪考察。导致语文教学许多该清楚的问题不清楚,比如小学、初中、高中各个不同的年龄段的学生语文能力的层级差异是什么,小学各年级分别掌握多少汉字为最佳等,很多地方缺乏科学的量化研究。科学认识的发展一般经历现象论阶段、实体论阶段和本质论阶段,这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的三个基本范畴——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基本是相对应的,语文教育研究正处于现象论、实验论向本质论过度阶段,既需要理论分析,也需要科学实验、科学调查。

(三)落后于现实的哲学理念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整个社会也由一元向多元过渡,经济形式的变革,对人类影响是多方面的,深层次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选择”已经成了人们一种习惯的行为方式,以自选为特征的超市成为备受人们青睐的购物方式,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个性需要成了人们选择的主要依据。应该说这是符合人性特征的。人是有个性不同的,文学也是多元的,我们的语文教学也应该是多元的。然而语文教学恰恰是一元的。

语文教材是一元的,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一统天下。四川曾经也编了自己的教材,但最终无法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竞争,匆匆退出历史舞台,有些省市使用自编的教材,但也是一种教材一统天下,且都是文选式教材,都是一种教材模式。不同的人(阅读兴趣不同,个性爱好不同,理解能力不同,语文程度不同)读的是同样的教材,毫无选择余地,甚至学校也没有选择教材的权利。教材可不可以有多种形式?可以是文选式的,也可以是专著式的,重点高中的学生完全可以阅读经典著作,以之为教材;可以是按照文体编排,也可以是按照语文能力编排,还可以是按照年代先后编排等等。

教法的一元化,从总体情况看,语文教学依然是按照时代背景、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从头至尾的分析一遍,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一统天下,以前是满堂灌,现在是满堂问,或者是问和讲的综合,始终脱不了分析课文的模式,我们很可以问一下:语文教学不分析课文可不可以?在语文课上,就是朗读课文可不可以?就是背诵课文可不可以?

文章解读方式的一元化,对选录教材的文章,我们的语文老师和同学只能从好的角度去分析理解,去欣赏吸收;不能说一个“不”字。我们的解读必须紧扣教学参考书,紧扣各种标准答案、标准说法,不能越雷池一步,不如此,就会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就会乱,就无法评定谁的分数高低。一篇文章应该分三段还是分四段,不必争论,就按照教学参考书的说法。诸如此类的问题本来是可以有多种答案的,语文本来就是多义的,人看文章的角度也可以是不同的,何必要千篇一律、人人一样呢?鲁迅谈到对红楼梦《红楼梦》的阅读,不是说过不同的人读会读出不同的东西来吗?对文章的解读本应该是多元解读、个性解读,一千个读者就应该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话语形式的一元化,用规范划一的话语形式来套一个个可爱的孩子,使得我们学生的说话呈现一种形式,谈吐呈现一种腔调,写文章也是千篇一律,套话连篇。甚至课堂上的回答问题也是如此,比如中心思想的概括就必须是:通过……赞扬了……揭露了、唤醒了……揭示了……这样一种话语形式,像套子一样,把生动活泼的孩子束缚住了,少年偏说大人话,孩子却发成人腔。有人说语言是民族的血脉,单一的八股式的话语形式,体现了个性的呆板划一。这是很可悲的。

评价测试的一元化,语文考试只有一种形式,就是用语文基础、阅读、写作组合的一张试卷,来考评学生,此外别无选择,初中学生如此,高中学生也如此。形式统一,内容统一,答案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不但被评价者处于受动状态,就连评价者的主观意愿也很难介入。让如此众多的学生接受同一张试卷测试,接受同一种答案评判,如何体现学生个性,如何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评分标准不允许“不拘一格”,那么那些有思想、有能力、有创造性的人才又怎能不拘一格地产生呢?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测试形式、不同的试卷、不同的测试时间、不同的测试地点可不可以?很值得我们思考。一切从人出发,什么都好办。单一的测试模式会造成教学追逐考试的现象,日本也是升学竞争激烈的国家,但日本的升学考试对中学教学影响力相对较弱,原因之一就是它的考试形式多样,日本的私立学校在招生上有自主权,他们多采用单独考试的方法来招收学生;公立学校除了采用大学入学考试中心举办的考试外,还要单独举行考试,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由于考试类型多,内容不同,形式不一,中学教学不便模仿,自然也就放弃了这种追逐。

提倡多元,会不会削弱规范?会不会使教师、学生无所适从?我以为是不会的。我们说的多元是在不同层面切入的,是在掌握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切入的,打碎的是枷锁,是僵化的教条,获得的是选择的权力,是自由。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需要我们认真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语文教改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这样语文教学才有生命力。

点击显示
【语文教改必须扎根于现实的土壤】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42126/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