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用新大纲指导语感训练

用新大纲指导语感训练

教学分析   2025-01-22

近几年,教育刊物上研究小学阶段的语感训练的文章多了起来。这对推动小语教学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小学语感训练应达到什么要求?老师的指导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还很少涉及。小学语感训练的可操作性还不强,效果也难衡量。至少因拔高要求和方法不当而导致事倍功半,则更应引起注意。

语感是什么?综合有关研究语感的文章,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语感是对语言的敏锐的感受力。这“敏锐”的程度因语文程度而异.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语言文字更是如此,哪怕是一首小诗,不同语文程度的人所获得的感受是不同的。语感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成熟,必须靠扎扎实实的训练而逐步形成。不同学段应有不同的要求。新大纲虽然没有出现“语感”字眼,却明确规定了小学阶段语感训练应达到的要求,具体地提示了老师的指导方法。笔者以为新大纲对语感训练的阐述有以下两大特点:

一、科学的要求

全面性。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部分”,新大纲从听说读写方面明确规定了小学语感训练的总要求:听,“听人说话,能理解内容”;说,“能清楚地表达意思”;读,“阅读程度合适的书报,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中心思想,有一定的速度”;写,“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能写常用的应用文”。此外,新大纲还明确规定了听说读写诸方面的分年级要求。

阶段性。语感训练的效果具有累计效应。一个年级就是一个训练的阶梯,要求的逐级提高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新大纲对朗读的分年级要求是:一年级,按句逗停顿;二年级,注意句中和段落间的停顿;三年级,能初步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四年级,能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五年级,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年级之间要求的不同是很明显的。

合理性。新大纲对语感训练的总要求,分年级要求是十分合理的。如同是自然段的教学,一年级要求“认识”;二年级要求“理解”,三年级要求“分析”;“认识理解分析”,后一个要求以前一个要求为基础,是前一个要求的提高,这样安排非常合理的,是经过严格训练能够达到的。

具体性。新大纲对语感训练的要求非常具体,不但体现在对总要求和分年级的阐述中,在新教材中更是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每篇课文的课后的练习中,要掌握哪些词语,着重理解哪些句子,如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以至要训练哪方面的能力,练习中都规定得很具体,便于老师掌握。

二、具体的指导

全过程指导。从宏观上说,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老师都要持之以恒具体指导。从微观上讲,学生学一篇课文,写一篇作文,老师都应具体指导。学一篇课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精读课文时,老师要指导学生从整体着眼,理解词句段,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总结课文时,老师要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写一篇作文,作前要启发学生的作文愿望,提出明确要求,开拓思路,选择材料;作后要讲评,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

启发要具体。新大纲明确规定老师的指导要采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通过启发,“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通过启发,“指导思维的途径、方法、鼓励独立思考。”如何具体启发学生找到思维的途径、方法呢?新大纲作了阐述。如词句教学,要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又如复述和背诵,要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进行。

在语言实践上着力。首先,要在课内语言实践上着力,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通过读、思、议,掌握课文知识和阅读方法,在作文课上,要指导学生掌握审题、选材、确定中心和学习各种表达方法以及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在课外活动中,要创作条件,指导多读,扩大阅读量,并指导学生把语文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以熟练掌握阅读技能;要指导学生办好写作兴趣小组,墙报小组,在活动中提高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新大纲对语感训练的要求是科学的,是可望可及的;对老师如何指导训练的指示是具体的,方法是可操作的。只要依据新大纲、凭借新教材严格训练,学生的语感可望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

点击显示
【用新大纲指导语感训练】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43896/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