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节日寄乡友 齐己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2025-02-09
寒节日寄乡友
齐己
岁岁逢寒食,寥寥古寺家。
踏青思故里,垂白看杨花。
原野稀疏雨,江天冷澹霞。
沧浪与湘水,归恨共无涯。
[注]齐己,俗名胡德生,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14.下列对这首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岁岁”运用叠词,写出了诗人年年如此过寒食节的感受,衬托出今年感受的不同,让全诗主旨更鲜明。
B.“古寺家”点明了诗人的僧侣身份,“寥寥”这一叠词既表现出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寂,又抒发了诗人凄冷之感。
C.“踏青思故里”句写诗人置身野外,看到和自己家乡相同的风景,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思念家乡之情,表达委婉含蓄。
D.“垂白”以极简洁之语,写诗人年迈,照应“岁岁”,让诗人的情感更显得沉郁,也让对乡友之情更真挚。
E.“归恨共无涯”呼应了“岁岁逢寒食”,让诗歌在时间维度上向着未来和历史两个方向延展,大大增强了表现力。
15.这首诗在景情上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简要赏析。(6分)
14.A、C(5分)(A.这句看不出今年感受的不同,合理的理解是让诗人一年的感受具有了某种普遍的意义,从而拓展了诗歌的意境。C.“看到和自己家乡相同的风景”理解有误,踏青思故里,可倒装为“思故里踏青”,而眼前唯有“寥寥古寺家”)(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5分)
15.(6分)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杨花”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漂泊之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稀疏雨”“冷澹霞”,寄寓着诗人寒食节期间内心的孤冷悲戚之情;“沧浪”“湘水”寄寓着诗人归家不得的无奈和遗憾。
(2)想像,对比。设想故里的乡友们踏青的情景,表达对他们的思念,并与眼前自己孤单面对杨花开落形成对比。(答对一条得3分,答对两条得6分)
点击显示
【寒节日寄乡友 齐己阅读附答案】相关文章
斯考特•奥洛斯基小说《朋友》阅读答案
穷人的自尊阅读答案
一根玉米 陈永林阅读附答案
《娓娓与喋喋》阅读练习及答案(余光中)
“太阳花”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凄《曹刿论战》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梁思礼:苍穹大业赤子心阅读附答案
小的决定大的阅读答案
阅读答案:《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含答案)
文言文刘隆字元伯,南阳安众侯宗室也阅读附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46116/
上一篇: 王章,字汉臣,武进人。阅读附答案
下一篇: 《仙人掌》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