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消失在童年
蒋佩理 过家家、丢手绢、拔萝卜、老鹰捉小鸡……这些曾经流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儿童游戏,在今天的城市里已很难寻觅。放学后、双休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背着大书包在各种补习班、特色班之间奔走的孩子──游戏,消失在童年。
近年来,抢救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呼吁经常见诸报纸刊物,有识之士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式微充满忧患意识。在已经沦丧并且行将失去的诸多民族民间文化当中,甚少有人提及其中重要而又特殊的一支──儿童游戏文化。
游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素。儿童通过游戏娱乐精神、释放情感、了解自然、适应群体生活,懂得行为规范,建立崇尚什么与摈弃什么的社会价值观,开始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逐渐过渡,为将来进入成人社会做准备。游戏中学会的交际、交流、协调、谈判、妥协等社会交往的技巧,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品质的培养、社会角色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昨天:曾经一片繁荣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的儿童游戏文化曾呈现一片繁荣的景象,从幼童时期的过家家、丢手绢、拔萝卜、老鹰捉小鸡、捉迷藏,到少年时期的跳房子、拽包、跳绳、踢毽子、弹球、打尜、拍三角、抽汉奸(陀螺)、放风筝、抖空竹,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滋润着各年龄段孩子们的闲暇时光。有些儿童游戏的内容渗透着孩子们对社会的感受和理解,无师自通地把社会现象转为游戏内容,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智慧、灵感和创造力,如官兵捉匪、红灯绿灯等游戏,表现了孩子们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将之融入游戏文化的创造性与模仿力。与游戏相伴的游戏器具的制作也成为孩子们一项有益的习作,如缝包、制拐、剪纸、造弹弓、削汉奸、削尜、编蚂蛉网、做空竹、制蛐蛐罩、糊风筝等,这些制作均需要相当的技艺,使孩子们变得心灵手巧。能够制作游戏器具的人成为众人羡慕与崇拜的对象。一些制作游戏如叠纸船、飞机、衣服、裤子、钱包、坦克履带等,都给孩子们带来极大乐趣。
今天:虚拟代替了现实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社会竞争意识如同紧箍咒一样紧紧套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头上,各种文化与特长技艺的课外辅导教学几乎填充了孩子们全部的课余时间,连绵不绝的种种考试及其成绩的排名更是成为笼罩在孩子心头难以挥去的阴影,以往校园中欢乐的游戏景象风光不再。老师与家长忽然发现,现在的孩子不会玩了 !生活环境也在变。城市的改造让大杂院和胡同形态的家居环境换成了紧闭的单元房门,冰冷的防盗门隔绝了以往开放式的居住格局。这些,进一步让残存的儿童游戏文化失去了复苏的物质条件。如同地质气候变化造成了旧生物群的死亡,新的地质气候却又促成了新一代生命的开始一样,儿童游戏文化在新的时代改换了新的内容。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开创了现实世界之外的虚拟世界,电脑游戏代替了以往的现实的游戏形式,人们不必面对面交流,不再需要尊重对方的意愿、情感,交流、适应、妥协、谈判在网络的虚拟空间变得无足轻重甚至多余,过关游戏、暴力打斗游戏,一切理念都贯穿着自我意志的极度膨胀,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个人乃第一,快意为中心,成为情感释放的唯一宗旨,也是儿童文化人文精神本质的重大变迁。
作为孩子们精神生活重要内容的儿童读物,在形式与内容方面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改观。以往画工精美的小人书消失了。盛行于五六十年代的小人书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红楼梦》、《说唐》、《岳飞传》、《杨家将》、《封神榜》、《三侠五义》、《我的大学》、《三毛流浪记》等,语言精练,情节扣人,作画栩栩如生,连大人也被吸引,陶冶哺育了一代代人的思想成长。而今的绘画儿童读物变成了抽象、变形了的卡通人物,原来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换成了跳跃式、意识流式。这些虚幻的变形的非现实的精神世界占据了儿童的大脑空间,大大压缩和改变着他们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认识。
明天:构筑“精神植被”
一个时代的物质营养素决定一代人的体格状况,一代人的儿童游戏文化生活造就一代人的精神品质。儿童游戏文化绝对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精神营养素。成长过程中缺乏儿童游戏生活,或者过多浸泡在虚幻的变形的非正常的精神世界的人,在步入社会时会遇到难以估计的困难,在心理上产生孤独、幽闭、自卑、狂躁等病态心理,难以融入社会,表现为冷漠孤僻、自我中心、交际生硬、行为失调、反应过度、缺乏控制,乃至触犯法律伤害他人等社会行为。
近些年来,我国儿童精神生活暴露的问题令人担忧。少年出走已经是常有之事,少年弑母也数见报端。家长们惊呼: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马加爵之类为琐碎小事动辄杀人以及系列杀人事件的频频出现震惊了社会,敲响了警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为社会大众忧心和关注的焦点。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我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问题,实出自其生活的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单一地依靠我们以往擅长的道德说教,单一地对网络游戏和出版物的黄色、暴力内容一次次围剿,恐怕都难以一劳永逸。塑造我国未成年人健康的思想道德精神品质也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遵循人的精神世界形成和培育的自然规律。
芬兰的教育体系受到世界各国的赞誉。在芬兰,家长们喜欢给孩子念书,讲童话故事,带他们上图书馆。学校的气氛融洽、轻松和活泼,每上45分钟课后,学生们都能在外面玩耍15分钟。芬兰没有天才儿童班,艺术、音乐、体育、木工和纺织都是必修课。
对照我国当前的竞争教育,压力与焦虑始终伴随未成年人成长的整个过程,我们是否应当有所反思?教育不该是万马奔腾、逐鹿中原,而应当是随时就势、潜移默化,是“润物细无声”。给孩子们松绑减负,还孩子们天真快乐的童年,还孩子们游戏的权利,应该是摆脱未成年人非正常生态环境的第一步。
我国学者资华筠在2000年的人类学国际会议上,提出各国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犹如人类的“精神植被”这一理念。我们也可以说,儿童游戏文化就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精神植被”。抢救恢复传统多彩的儿童游戏文化生活,给孩子们构筑一个健康的有活力的丰富多彩的儿童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关系到我们民族国家的今天与未来。让我们全社会都来共同关心构筑这样一个“精神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