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孩子学习古诗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类特殊的课文,教好这一部分内容,对于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少年儿童美好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文学、艺术修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仅凭课堂上的几十分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此,笔者作了一大胆尝试:将古诗迁移到活动课中教学,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轻松学古诗,领悟诗情。
一、指导孩子改古诗
随着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特征反映之一的文化也相应地得到了发展,要让孩子对诗意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可在学习完一首古诗后,对诗句进行改写。
1、将古诗改为白话文,培养孩子习作能力
教学完《游子吟》,很多孩子对诗中所写的博大的母爱还缺乏足够的认识,为此,我设计了一习作活动:改写《游子吟》,最好能联系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
作业交上来后,我发现很多孩子一改过去“一对一”的“翻译”代“改写”,写得声情并茂,感人至深,其中有位孩子写了一段:母亲理理儿子的衣衫,关切地说:“儿啊,你出门在外,要知道照顾自己,天冷了要知道给自己加衣服,当心身体啊!……”这分明是孩子的妈妈平时的千叮咛,万嘱咐。
而且通过这次练笔后,我再去检查他们对这首诗的掌握情况,不管是对字词的理解,还是背诵,都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2、将古诗改编成课本剧,培养孩子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古诗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如果古诗中主人公就是自己,那么孩子们的兴趣就提高了,都想参与到角色中去,为此,我曾让孩子将《赠汪伦》改成课本剧。那几天,教室里都是“汪兄”、“李兄”的声音。表演那天,汪伦、李白穿着长衫(风衣)上场,拱手道别,精彩的台词,博得台下同学的阵阵叫好声。
通过这次扮演角色,进行配音,孩子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不仅设身处地地体会到了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且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指导孩子画古诗
诗,是语言的艺术;画,是线条色彩的艺术,诗画历来不分家,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因此,在古诗学习活动中,借助画的形式,能够培养孩子赏画、绘画的能力。在高年级时,亦可让孩子给画配诗。
如杜甫的《绝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色的好诗,更是一幅生机勃勃、情味隽永的春色图。在明确了景物的特点和图画的色彩美之后,让孩子动笔画一画诗中所表达的内容,作者坐阵草堂,平视黄鹂绿柳,仰望鹭上青天,远眺西岭的千山积雪,近写家门外的千帆待发的船。并且,选画得较好的作品用投影仪展示出来,大家共赏。这样,将语文教学与美术教学有机融合,不仅使孩子明白诗意,而且通过绘画赏画训练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视角,使诗意、画意相得益彰。
三、指导孩子品古诗
古诗节奏鲜明、情感丰富、语句简炼、完全可以在活动课中开展诗歌赏析活动,体味诗歌之美。
1、指导找关键字,欣赏视觉美。如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抓住“红”“绿”两字,生动地勾画了一幅色彩鲜明的江南春水图。旭日、红花、绿水,读完此诗,江南如画的美景一下子凸现在了我们眼前。
2、引导想象,欣赏听觉美。
如杜甫诗《绝句》吟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句,仿佛鸟儿就在耳际欢唱,白鹭成行,直冲云霄,欢叫之声隐隐传来,让人在听觉上增加了美的享受。
当然,还可以引导孩子欣赏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等。
四、指导孩子诵古诗
所谓“诵”,即朗诵、背诵。我们的古诗教学活动不应该仅仅在课堂上指导孩子朗诵,这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应延伸至课外,而活动课亦可借鉴。
1、配乐吟颂,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
古诗文,高度精炼、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美。因此,我们在活动课中开展了一系列诗歌朗诵比赛,把音乐也引入其中,让孩子在欢快优美或激越高昂的旋律中反复吟颂,把孩子带到意境中去体会,体味作品所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艺术美,在优美的诗歌作品的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
如指导一生朗诵《望庐山瀑布》,配以雄浑的音乐,带给孩子一种气势磅礴的美;而一生朗诵的《江畔独步寻花》,配上民族乐曲中轻快的小调,让听者感受到春光在视觉和听觉上的无限美感。
2、背诵诗歌,增强沉淀
语文课标要求1—6年级孩子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为此,我们开展了一月一次赛诗会,把自己积累的某方面题材,某个人物的诗歌有感情地背诵出来。一篇篇优秀的诗文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使之成为他们一生高远见识,完美人格的源头活水,从而提高孩子的人文素养,尽管孩子们背诵的诗文不一定理解,但为孩子今后的“反刍”领悟提供了语言材料。
时至今日,国人学习古诗的热情日益高涨,都在为古诗这一文学瑰宝的博大精深而叹为观止。魏书生有句话说:从思想到行为,从行为到习惯,从习惯到命运。我们深信,随着孩子思想认识的逐步加深,他们自觉灵活运用古诗的能力也会增强,我们提出的目标将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