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滥用赏识教育的四种负面弱化

滥用赏识教育的四种负面弱化

教案设计   2025-01-27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特别是中小学一直在提倡一种赏识教育(包括与之名称不同但实质相似的激励教育、尊重教育、夸奖教育、无批评教育等)。

作为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有其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乃至必要性。问题是:现在有不少学校只推崇赏识教育而排斥了其他教育方法,更有不少教师或是为了“与时俱进”,或是缺少深层思考,都一致认为好学生是“夸”出来,“奖”出来的,于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不该夸的也夸,不该奖的也奖,导致了赏识教育的滥用。

滥用赏识教育,实际上对学生是有害无益的,即使一时可能有效,但如屡屡滥用,无异饮鸩止渴,将会后患无穷。

请看滥用赏识教育的四种负面弱化——

首先,比较明显的是:滥用赏识,将会弱化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之一步步经不起挫折,听不得批评。一再地夸奖,一味地赏识,容易导致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惟我独尊,事事处处都要别人顺着自己,一旦稍不如意,往往便或沮丧,或愤激,或退避,或敌对,甚至采取极端的行为。安徽有一名初一新生,为了与同学打赌“看谁是英雄”,无端撕毁了一位女同学的新发的课本,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而这名在小学受惯了“赏识”的学生,却无法接受老师的正确批评,一时想不开,竟服毒自杀。试想,像这样的学生,毕业离校以后,将如何面对复杂的社会群体,又如何迎接严峻的人生挑战?

其次,滥用赏识,最起码将会弱化一部分学生的责任感、上进心,甚至会导致一些本来很突出的学生逐步甘于平庸,最后“泯然众人”。这是因为:滥用赏识者,往往是“变着法儿夸奖,绕着弯儿表扬”。比如,十道题目,十题全做对的,当然夸奖,只做对一题的,也要赏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能做对一道,真棒!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呢!”再比如说,某次考试,考了一百分的,当然表扬,只有十来分的,也要赏识:“老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考过零分呢!”……如此这般,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学生们感觉到“做对做错一个样,考好考差一个样”,既对某些后进生起不了什么激励作用,又使一些优秀的学生渐渐失去自豪感,乃至渐渐失去了责任感与上进心。而我们心地善良的老师,却往往并不知道:就在他们“精心爱护”“着意赏识”一部分学生的同时,不经意中,却“打击”“伤害”了另一部分学生。

第三,滥用赏识,将会弱化一些学生认识缺点、错误的深度与改正缺点、错误的力度,难以防微杜渐,造成教育缺憾。在赏识教育中,有些教师不让自己批评学生,最多是“和风细雨”“轻描淡写”地说几句,即使如此,往往“说”之前还要转着圈儿来一番“欲抑先扬”,使本应严肃有力的批评成了羞见公婆的“小媳妇儿”。笔者曾经所在的一所中学,有一学生一贯不爱护公物,一次,该生又在班上弄坏了一条板凳腿并且抓在手里当“枪”使。而班主任老师并未当场批评该生,仍是和颜悦色地让该生随他来到办公室,请该生坐下,首先从“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劳动”等方面将该生表扬了一番,甚至还明显不切实际地肯定该生“平时也挺爱护公物”,然后才转到“只是今天,你做得有点不够好……”接着,班主任亲切地将该生肩膀一拍:“回教室去吧,老师相信你一定不会再犯的!”班主任老师原以为自己的“赏识教育”会感动这名学生,谁知该生却无动于衷,满不在乎地“昂首阔步,扬长而去”。果然,第二天,我便又见该生在教室里挥舞着那条坏板凳腿追逐打闹……何以至此?班主任老师刻意将批评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使批评失去了应有的严肃性与警戒力,从而使得学生“认识错误不到位,重犯错误无所谓”,当是原因之一。

还有,滥用赏识,将会逐步弱化一些学生的热诚与真情,助长一种形式主义,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笑与可怜。在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称赞表扬之声接二连三,不绝于耳——无论是读了几句书的,还是写了几个字的,无论是答了几道题的,还是回了几句话的,教师都几乎无一例外地翘起大拇指,称之“真好”“真棒”或者赞曰“真了不得”“真了不起”,诸如此类。更有甚者,某节公开课上,对回答完全错误以及干脆闭口不言的学生,教师也一一送上小礼物以示奖励,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全班学生“掌声鼓励”。试想一想:当赞扬成为一种习惯性语言,当鼓掌成为一种形式化表演,久而久之,这其中,还有多少热诚与真情可言?学生的热情一旦减退,便会感到这种方法的乏味,甚至会感到教师的可笑与可怜。最近,笔者在网上读到了本校一中学生在BBS上发的帖子,其中便写道:“看来,X老师也在搞赏识教育了。我对XX,实际上一点不懂,只是胡乱摆弄了几下,X老师便将我夸得像什么似的,我听了,真的感到好可笑……”——通过这几句话,我们应该想到:运用赏识教育,不能矫揉造作,不能将学生当作孩子“哄”,否则的话,引起学生的觉醒与反感,则难以“亲其师,信其道”了。

当然,滥用赏识教育的负面弱化现象,除了上述四种,还有其他。

综上所述,我坚持认为:赏识教育,只是若干教育方法中的一种,而绝对不是教育方法的唯一;任何一种教育方法都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都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个性各异的所有学生——因此,对赏识教育,也万万不可滥用。

点击显示
【滥用赏识教育的四种负面弱化】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5004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