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孩子的手是这样拉的

孩子的手是这样拉的

教学分析   2024-11-28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分数不是评价一位教师或一名学生的唯一标准,但分数却是评价一位教师或一名学生的重要标准。学困生的存在,影响着班级平均分、及格率、差控率等“一分两率”,要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转化学困生是一条捷径。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大家都有自己的方法,或者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单独辅导,或者让同学帮助,总之是达到帮助学困生成绩达标的目的。只是,有的效果好,能事半功倍;有的效果不好,事倍功半。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单独辅导效果固然要好,可一个班上的学困生往往不只一个,今天这个,明天那个,老师何其累也。让班上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一帮一”、“结对子”,或者“互助组”、“手拉手”等活动形式,是我们大家常用的辅导学困生的方式。只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因老师的参与程度不同,要求不同,以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投入程度、投入态度的不同,而辅导的效果迥然不同。有的能达到互补共进,有的没有明显的效果,有的甚至“差的仍差,优的不优”,还有的甚至引入了社会上的“行受贿”、金钱万能之陋习,如:有的被辅导的学生因为完不成学习任务而给自己辅导的同学一些恩惠;有的被辅导的学生家庭条件好,自己不愿意做作业,用钱请别的同学做。

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在小学阶段,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前面所讲的“一帮一”、“互助组”其实就是合作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怎样才能能够让“一帮一”学习组达到最优化组合,学困生的转化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在近十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与同事交流探讨,现将自己的点滴感悟草拟如下:

一、构建管理网络

首先,教师要熟悉学生学习情况,建立自己的学习管理网络。其基本结构如下:

作为学科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学习组管理网络,首先要摸清班级学生在学习上的具体情况,了解哪些学生是班级的“尖子”,哪些学生属于是学习有困难的,以便确定哪一部分学生可以作为帮助的对象,即帮扶组长,哪一部分学生属于需要帮助的学生。

其次,还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特征。如他们是属于内向型,还是外向型

;是否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是否愿意帮助其他同学,或者是否愿意接受其他同学的帮助。有的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花时间在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身上,他们认为这样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与家长做工作,向他们讲解帮助别的同学的益处,不仅可以帮助别的同学学习进步,同时在帮助的过程中也让自己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分析表达能力,以及与同学和谐相处、真诚合作的能力。

二、确定帮扶组长

帮扶组长一定是成绩拔尖的优秀生吗?那倒不一定。帮扶组长的确定还得遵循一定的原则。

1、成绩优

既然是帮扶组长,当然要成绩优秀,但却不一定要拔尖。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班级里的中等偏上成绩的学生即可。因为帮助的是学困生,他们的标准相对要低得多,对于中等偏上成绩的学生完全能够胜任。何况,一个班级的管理网络还有各班委干部、学科代表、学习组长等职位,哪儿有那么多成绩拔尖的学生呢?

2、责任心强

作为帮扶组长,承担着转化学困生,提高他们学习成绩的重任,没有较强的责任心是不可能达到教师的预设目标的。我们确定的帮扶组长要有热心,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是发自内心真诚的帮助。当他所帮助的同学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及时给予提醒;当他们所帮助的同学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能耐心地给予讲解;当他们所帮助的同学有违反纪律的苗头时,能及时给予制止……当然,学生的责任心与教师的激励机制是分不开的,我们可以在班级管理上在帮扶组之间引入一些竞争,设置一些奖励,如:一个单元的作业展出,如果所帮助的学困生等级均在“中”或“良”以上,相应的帮扶组长就加相应的操行分;一个周操行分总评,如果所帮助的学困生在B等(中等表现)或B等以上,相应的帮扶组长也奖励相应的分数……同时,对学困生也进行相应的奖励,让他们在得到帮助的同时,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学习的兴趣,以达到与集体同步的目标。

3、自觉性高

作为帮扶组长,首先要有高度的自觉性,只有先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去要求别人。如:对待家庭作业的态度问题,只有组长保质保量完成家庭作业,才能要求组员保质保量完成作业。有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只把握好课堂40分钟就能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一般对家庭作业不够重视,但学困生却不一样,他们一般本身底子薄,基础差,只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有的甚至还需强化练习,方能达到基本要求,怎能忽视家庭作业?只有在自觉性高的帮扶组长的带领下,他们才有可能脚踏实地,步步踩实。

三、确定帮扶对象

我们所说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分为这样几类:

一类是反应迟缓的学生,他们对于识记类知识也需反复强化练习方能把握,对于理解运用类则无法着手,这类学生是名副其实的学困生。

一类是不能自律的学生,表现为好动,课堂上不能控制自己集中精力听讲,导致学习困难,需要课后弥补。

一类是因为贪玩,经常不完成学习任务,因为缺乏必要的巩固与练习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这类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需要老师、同学的帮助,更需要家长的配合。

一类是低能、弱智和三残儿童,这类学生在农村小学中时常会看见,特别是我校,几乎每个年级都那么一两个,因为“普九”,他们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我们不能抛弃他们,对于这类学生,我们要降低要求,努力了,就是最好的。

四、帮扶组的搭配

我们教师在进行帮扶组的一一搭配时,也要注意以下原则:

1、就近原则

一对帮扶组首先在座位上要临近,最好是同桌,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时间,让组长给学困生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同时对于一部分不能自律和贪玩的学生还有监督的作用,监督他们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课余及时完成作业。另外,如果相互间家庭住址相邻,更是搭配帮扶组的“黄金搭档”,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校内外的学习生活中受到同化,向优秀生看齐,更有利于学困生的成长。

2、兴趣相投原则

在进行帮扶组成员的搭配时,若他们之间存在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则是搭配的最佳选择。如:有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但喜欢绘画,并且还画得不错,若帮扶组长中有人也很喜欢绘画,却画得不怎么样的话,这俩人便是最佳的搭档。

3、男女搭配原则

在小学阶段,不管是座位的编排,还是班级纪律的监督,男女搭配,原则性会强些。一般情况下,在一个班级中真正的学困生比较少,多数都是第二、三类学困生,而且这两类学生一般是男生居多,对于这两类学困生,我们最好选择外向型的女生或与之搭配;第一类学困生可以选择责任心强、有耐心的男生与之搭配。

五、教师加强指导

对于学困生的指导,我们不能全权交付给学生,平时还要加强指导、教育。毕竟,他们还都是小学生,遇到问题、困难或受到委屈时,自己无法解决。对于学困生,教师要经常进行思想引导与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标,教育他们按照帮扶组长的要求,向他们看齐,当他们对组长的要求有过激的言行时,我们要及时给予纠正,合理的进行双方教育。对于帮扶组长,教师要告诉他们帮助同学对自己的好处,会锻炼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要告诉他们,对学困生的要求要降低,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严格要求,平时多与他们谈心、交心,与他们建立朋友关系,努力从他们身上发现优点、长处,以达到互补共进。

点击显示
【孩子的手是这样拉的】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50459/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