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

教案设计   2025-01-14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它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相互构建的动态过程。自主阅读是读者主动作用于文本,完成文本意义重建和审美再造的活动。语文教学领域内的阅读指的是学生的阅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纳入教学范围的阅读。在新课程理念观照和指引下的与教学有关的阅读,是让学生成为阅读主体的阅读,应纳入自主阅读的范畴。从阅读时空上看,它可以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种;从阅读内容来看,它可以分为课文和与课文有关的时文、名著等。 为了方便起见,下面分别从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课内阅读中的学生活动设计

课内阅读的内容主要是课文。当然为了突破课文的重点难点,也可以适当补充一些与课文有关的读物。它是一种由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程序和活动,实现学生与文本、作者、教科书编者和教师之间对话并产生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里,师生是平等的,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对话的中心,所有教学情境、程序和活动的预设,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也是对话者之一,是一个引导对话的对话者,他们在对话过程中通过提示、校正和延伸等办法参与对话,确保对话的顺利进行,引导对话的深入展开。课内阅读因为有学生、作者、文本、教科书编者的共同参与而显示出讲究过程的预设和动态的生成、讲究在知识传输过程中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全方位训练与渗透、讲究话题集中和明确、讲究交互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课内阅读在语文知识的积累和能力训练方面,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课内阅读的本质是师生平等对话,对话活动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它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尊重,主体权益得到保护,也使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得以落到实处。

2、课内阅读过程是学生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学生的阅读实践取代了教师的分析和讲解,花时间让学生去阅读文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利于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花时间让学生去理解感悟,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花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品味,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利于形成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全面地、全程地、主动地发展。

3.课内阅读是在阅读中学会阅读的过程。一方面,阅读内容是丰富而多元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多元的;另一方面,学生感知阅读内容时的反应和学生感知内容时的途径、方法也是多元的。这就促使教师不仅要重视阅读教学的熏陶感染作用和价值取向,还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更要提倡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而这些着眼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手段和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学会阅读。

4.课内阅读的主要形式是读和说。以朗读为主的各种读有利于学生形成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和各种情感,以交流讨论为主的各种说,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和看法,培养探究问题的习惯,形成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为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和表达提供了平台。当然,目前课内阅读也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强化了学生自主,忽视了老师主导。有些老师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生怕老师的引导、校正和提示会削弱学生在对话活动中的重要性,被人冠以“一言堂”的罪名。于是,我们常常看到一节自读课,学生读一读,然后老师提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就结束了。也有一些课是在老师设计下进行的,有读有写有提问还有合作讨论,但是讨论过程中出现障碍后老师不加以提示,出现错误后老师也不加以校正,话题搁浅了老师也不加以挖掘和延伸,老师只是奉送几缕令人迷惑的微笑或是几声廉价的赞美。这样的课堂,表面热闹,实则寂寞冷清,流于形式。虽然时有思维的火花和智慧的亮点,但大多不成熟,流于浮躁和肤浅。自主是自主了,可是既达不到阅读教学目标,也没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只是一种没有主心骨的、远离教学目标的自主。

2、公开课上的自主掩盖了日常课的唯我独尊。时下新课程理念如春风扑面,公开课上老师不敢不让学生自主,所以有读有问有理解有品味,煞有介事。可是日常的阅读教学课却还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老调重弹,涛声依旧,全不见公开课的繁华。原来很多公开课只是临时做秀,节节课让学生自主,老师太累!为什么太累?其实观念并未改变,知识储备和文化底蕴还有点捉襟见肘,哪有胆量和能力放手让学生自主? ]

3、花哨的表面形式淡化了对文本的解读。由于对课程理念理解的偏差,有的阅读课基本上听不到什么读书声,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马上就开始提问、讨论、赏析评价或表演。还有的老师基本上不让学生读书,一会儿让学生看录像,一会儿提问让学生思考,一会儿又让学生表演,一节课忙忙碌碌,看似容量很大,其实收效甚微,最令人遗憾的是失去了解读文本这个“根本”。 有的老师在拓展延伸上过度热心,大量时间花在对课文的补充、延伸、拓展上,忽视了对文本的理解。

4、声光电一齐上阵,脱离了教学的实际需要。有的老师为了创设教学情境,用了很多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这本来是好事,但是他们创设的情境对阅读理解没有作用或作用不大,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也只是追求某种表面的效果。比如有的老师无视课文体裁和教学内容,无视学生理解和接受的需要,只要一上课(特别是公开课)就用多媒体。整堂课老师手忙脚乱,学生眼花缭乱,收效甚微。这种做法轻则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降低阅读教学效率,重则架空形象思维和语言能力的训练。有鉴于此,课内阅读设计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以课程标准为背景,在正确理解课标精神的前提下,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来预设阅读教学目标,紧扣文本实际和编者意图,预设教学重点;依据教师的性格气质、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来预设教学手段和教学基本环节;依据学生年龄、个性、心理特征、知识结构以及认知需求来使用教学方法。然而无论是课标、文本、教科书编者,还是教师的知识背景、文化底蕴,都是为学生服务的。 所以课内阅读教学设计的终极目的还是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因此,课内阅读的设计重点应定位在学生活动设计上。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课外阅读设计也着眼于学生活动设计。下面就谈谈课内阅读学生活动的设计策。

1、导入时的学生活动设计。导入时常见的学生活动有感受式、朗诵式、歌唱式和对比式等。感受式,如有的老师在教学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老师朗诵海伦•凯勒《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重要语段,让学生在体验和感受黑暗中进入《我的老师》的教学。朗诵式,如让学生在《游子吟》的朗诵中进入朱德《我的母亲》的教学。歌唱式,如在教学《懒惰的智慧》时,学生先唱《三个和尚}这首歌,等学生唱到三个和尚没水喝时,老师切入:可是,三个和尚没水喝,不仅没渴死反而生活得很好。大家猜猜看这是为什么?

2、初步感知阶段的活动设计。在初步感知阶段,要设计一些感知文本大致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写法、语言特点的活动。比如对内容的整体感知,最常见的形式是让学生用“这是一篇_____________的文章”“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的故事”“诗(文)中的__________是个____________样的人”等句式概括。此外,还可采用复述课文、讲故事等活动形式来熟悉课文。

3、品味重点、精彩语段的活动设计。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但要完成对好词好句、重点段落、精彩段落的分析理解和品味评价,还要完成对作者如何用高超的技巧来表达思想感情等问题的探究。这个环节的活动,最常见的形式是“我最喜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我对文中的_______________还不懂或不理解”。此外还有诵读、仿写、仿说和其他形式的活动。这个环节的涌读,可以表现为自读、轮读、赛读、分角色读、齐读、背读等形式,它特别适合诗歌、散文和文言诗文的感悟和赏析。这个环节的仿写仿说是通过写和说来促进读的。比如黑龙江董一菲老师在教读《迢迢牵牛星》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诗句,让学生仿写泰戈尔的《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仿写时要结合《迢迢牵牛星》的内容。这样,学生就能很快很好地理解课文。李镇西老师教《提醒幸福》时,讲到“幸福不喜欢喧嚣浮华……它是一块糕饼,一次抚摸,一张字条”时,要学生依照诗中的句式仿说一句话,学生说出了“幸福是家人的团聚”“幸福是父亲一次温馨的问候”,“幸福是失败时一次鼓励的话语”等语句,加深了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也有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其他还有拍摄MTV、开辩论会等形式,不一而足。

4、总结巩固阶段的活动设计。(1)写:包括各种形式的课外练笔。如续写、改写、扩写、缩写、仿写、写信、写新闻稿等。(2)说:如让学生准备一个与课文有关的小论坛、辩论会等。(3)读:可以表现为扩读、连读、比读等。如学完戏剧《陈毅市长》(节选)后,布置学生阅读《陈毅市长》全剧,就是一种扩读活动。(4)与学生生活实践有联系的活动和其他各种拓展延伸活动。

二、课外阅读中的学生活动设计

课外阅读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阅读,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和拓展延伸。课外阅读表现出较强的可选择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是中外名著和文质兼美的时文。阅读目的主要是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对中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阅读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和文本的人文性,使阅读材料承载了丰富的人文内涵,阅读的过程就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过程。2、阅读人类文化的优秀文本一一中外名著和文质兼美的时文,就是与古今中外的名人伟人对话。对话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提高其精神品位和审美品位,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3、通过有效的阅读指导,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多元文化,开阔视野,更好地认识世界,理解人生。4.阅读过程还是一个锻炼形象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过程,能优化学生的思维,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来积累语言,然后习得语言;通过阅读来积累阅读方法,积累情感和体验。

但是,当前课外阅读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量化要求。比如阅读速度的要求、字数的要求等。

2、缺乏必要的课外阅读指导和调控。比如如何选择有益的课外读物,如何选择精读、略读、浏览的方法,如何保证阅读的质量和速度等。

3、没有纳入阅读教学的范畴与视野,也没有时间上的保证,课外阅读多流于形式。

4、有的家长和老师怕课外阅读影响课内学习,根本不让小孩看课外书。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在课外阅读活动设计时,宜采取以下策略来保证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1、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为课外阅读提供必要的时空条件和兴趣支持。比如师生共同阅读,每周提供固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定期举行读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诗歌朗诵活动等。

2、适时指导课外阅读方法,对课外阅读内容、速度作适当调控。阅读方法的指导,比如精读、略读和浏览等。阅读调控,比如部分阅读内容的限定,哪些书为必读、哪些书为自主选择。

3、阅读兴趣的激发。如定期举行读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诗歌朗诵活动等,让学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更喜欢阅读。

综上所述,开展课内外阅读活动的关键是如何设计学生活动,使学生阅读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阅读。

点击显示
【阅读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策略】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50713/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