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质量分析
本次考试质量分析采取抽象分析的方法,抽样试卷份数为261份,选上、中、下各两个试场。
(一)书写(共4分)
多数学生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基本功较好,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一些学生的书写缺乏应有的基本功。有的态度不够端正,书写潦草,甚至乱涂乱改。
2.错别字现象严重。一是学生长期误写而造成的习惯性错误。例“矛盾”的“矛”字,总是少写一撇。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学生的书写基本功差,另一方面是由于考生缺乏严谨的思维品质,心气浮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师要让学生“能正确地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选择题(共12分)
本题共6个小题,从内容上看主要考查了字音、标点、成语、病句修改,语序排列,文言实词虚词的运用。
由于注音、文言实词虚词、成语错误较明显,因而得分率较高,标点部分C项中的“活的仪器”应加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学生普遍不能发现。病句选择中的D项较特殊,“态度”已隐含了正反两面,前后表达一致,因而是正确的。语序部分考查的逻辑事理关系,既要考虑总分关系,分说部分还应考虑与总说中的“头脑”、“眼光”表达顺序一致。
(三)非选择题(共138分)
第7题订正错别字中“寒暄”的暄常用但不常写,许多同学不易发觉。
第8题默写都是名句,平时练习过多次,正确率很高。只有极少数同学将“伊人”的“伊”写成“依”,“燕归来”中的“燕”误写为“雁”,“挠曲”的“曲”写成“屈”,“万户侯”的“侯”写成“候”,究其原因有二:不能理解意思及粗心。
第9题诗歌鉴赏题。本题第一小题具体说明“微风”如何贯穿全诗,失分最高。多数同学不能领会题干的要求,答非所问,有的答成对“微风”的赏析;部分同学虽能领会,但分析不全面。
第10题名著阅读,内容紧扣课文中的名著节选,正确率很高。
第11题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第2小题不少学生不能领会题干要求,只描述物候现象而不揭示规律;第3小题审题不清,没有围绕“高下”两字举例。也有少数同学积累不够,自己胡编乱造诗句。
阅读理解共43分,考查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文言文《入木三分》,难度中等,主要错误是第13题和第15题,对13题中的“秘”、“盈”两字解释不准确、不到位;15题中第一小题有4个词语“使”、“恐”、“蔽”、“幼令”是主要采分点,多数学生对“使”的理解错误,普遍译成“让”,实际上应是表假设的连词假使、倘使等。
第二篇考查的是小说阅读。第17小题审题不清,概括安娜的形象特征,很多学生未答;对作用的表述也不全面。第18题没有联系原文作分析。第19题对于五个“一会儿”的作用,部分同学没有回答修辞手法,部分同学只停留在本意上,误解为安娜一天的活动频繁,没有结合语境分析出人物的复杂情感。令人高兴的是第20题,本题正确率较高,学生基本能理解“暖意”和“极至”的含义。
第三篇考查的是课外散文阅读。难度超过前一篇,失分率较高。试题的设置不但注重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更有对文中细节性语句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以及学生联系现实、知识迁移的能力。第22题对“幽灵”的理解以及对第23题句子含义的理解,学生均没能抓住文中“那是一种心灵的真实”,“正是这种对自然的神圣感和敬畏,约束着我们的行为”等句子来理解。第24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主题思想的把握,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必须结合课文第2段、第9至11段才能分析
全面,不少学生离开原作,“自我发挥”;第25题部分学生所举事例与原作缺乏联系,因而对“如何评价”的回答显得较偏激。
(四)作文(共60分)
文题“永驻心间的那缕阳光”,立足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素材,选材范围广。题干中“阳光”是个比喻义,首先要还原出本义。然而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选材构思,“永驻”要能在感悟中体现出来。不少同学立意明确集中,叙事条理清楚,行文自然流畅,且有很强的描写意识,写出了文质兼美的文章。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主要表现在:
1.对主题的把握偏差。不少学生将“阳光”理解为自然界的阳光;对文题中的“永驻”没有体现出来。
2.选材不精,不够典型,有雷同现象。不少学生选材低幼化,还有不少学生选取李白、司马迁、王昭君、汶川大地震等,文章缺少精彩的描写和深刻的挖掘,空喊口号。
3.新八股和套题作文的出现。不少考生滥用题记,而且语言很罗嗦。有的同学不从自己的生活中选材,背几段关于乡村生活的片断(如江南、周庄、同里),堆砌几段关于李清照、项羽、屈原等历史人物的优美文字,贴上一段开头,再附上一段结尾,凑成一篇矫情的文章,读来味同嚼蜡,令人生厌。
教学建议:
(一)注重“双基”,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
1.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课本的“例子”作用,依托课本,做好阅读写作训练、口语交际训练,规划好学生的综合性学习,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课堂教学要回归本色,做到“和谐高效”,注重“思维对话”,发展并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3.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教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做到不写病句,不说错话。
(二)多读巧写善积累,训练要有针对性。
“多读”首先要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其次要用好《同步阅读》、《早读课本》等,充分发挥优质语文学习资源的作用;再次,要读报刊杂志和经典时文,扩大视野。“巧写”就是要结合阅读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技巧,可写片断,写开头和结尾,可仿写,可创写。“善积累”,宋代大学问家朱熹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积累就是写作的源头。积累要有持久性,要有精品意识,要养成习惯;可摘抄,可批注,可写感想。另外,训练要精,要结合学生实际,要有针对性。
(三)课内、课外结合,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杜绝“为考而教”的功利思想和做法,要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用好教材,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四)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写作教学要有计划性和科学性,要结合学生实际,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训练重点。
2.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效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教者可发挥“名家名篇”的示范、引路作用,让学生“先学后创”;教者可进行基本功训练,如审题选材立意的训练、写作技法的训练、书写规范训练等;教者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从而抒发自己独特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