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分析 《2008,北京!》教学设计二

《2008,北京!》教学设计二

教学分析   2025-02-12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008,北京!》上课前,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欣赏一段录像,想看吗?

2、(录像定格在群情沸腾的天安门广场上)小朋友们,此时的北京热闹非凡,人们跳跃着、欢呼着……你能用课文里的一些词语说说此时的情景吗?(学生交流,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沸腾)

3、此时的天安门广场——沸腾了!

二、揭示课题了解沸腾

1、小朋友,此时此刻,天安门广场为什么会沸腾起来?(小朋友交流老师板书课题:2008,北京)

2、欢庆申奥成功,人们是多么的激动,让我们一起欢呼——(齐读课题)

三、细读课文展现沸腾二、品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 申奥终于成功了,炎黄子孙怎能不激动万分呢!让我们再回到那难忘的激动人心的时刻。2. (出示图片)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景象)仿佛能听到什么?

3.出示第一小节:中国赢了,中国赢了

4.是呀,早在1993年,中国就首次提出了申办2000年奥运会。但是,第一次申办奥运会的北京并没有成功,以两票之差败给了悉尼。在沉默了5年后,1998年11月,北京宣布申办2008年奥运会。这一次北京克服了重重困难,打败了实力强力的法国、日本,取得了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权,当所有中国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都是那么骄傲和激动。是呀,人们都挥舞着手中的国旗,激动地着(中国赢了,中国赢了)

5. 多少年的努力,多少年的梦想,今天终于实现了,让我们随着欢呼的人群一起呐喊——(齐读第一小节)(读出骄傲、自豪的语气)

(二)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当人们期盼已久的申奥成功的好消息传来时——(出示第二小节,读——北京就沸腾了)

2.是呀!刚刚说明喜讯传的之快,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申奥,所以,当好消息传来时,人们激动了极点,不仅是北京,乃至整个中国都——沸腾了。

3、北京申奥成功了,这时多好的消息呀!谁来把这个好消息向大家宣布?(指读)让我们把这个喜讯告诉更多的人(齐读第二小节)

4.(出示图片)现在就让我们到沸腾的天安门广场去看一看,来到这里你看到了什么?如果当时你也在这些欢乐的人群中,你的心情怎样,会做些什么?

5.课文是怎么描述这时的天安门广场的?自由读一读第三小节,你体会到了什么?

6.生:体会到天安门广场人多:(人多:怎样读出才能突出人多呢、场面大、气氛热烈的气势?出示图片,理解:人山人海、像潮水一般涌来)

7.体会到人们的喜悦(长龙舞起来,锣鼓敲起来了)

8.人们是怎么样庆祝的呢?(欢呼、跳跃、鲜花抛向空中)

句式练习:人们有的( ) ,有的( ),还有的 ()

9.师:是呀,这时的天安门广场人流如潮、彩旗飘扬、长龙飞舞、锣鼓喧天、礼花灿烂,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10、让我们一起来到沸腾的天安门广场,亲身感受一下吧!(播放录像)

11.是呀,这时不仅是天安门广场,整个中国都“沸腾”了。

12.再讲:沸腾:热闹的场面。(说话练习)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 “沸腾”的热闹场面。

如:当李宁飞天点燃了奥运圣火,整个中国都沸腾了。

13、齐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多么激动人心的日子啊,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2、千言万语都汇成了一句话,那就是——引读“2008,北京!”(指导学生满怀激情地读好这句话。“2008,北京!”要读出坚定的信心和无比的自豪。)

3.师:一转眼,2008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为中国申办2008奥运会而喜悦,为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呈现给世界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而骄傲,更为做为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4.齐读全文。(读出自豪的语气)

板书设计:

2008,北京!

人多

沸腾 欢乐的海洋

狂欢

2008,北京(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北京 成功

举起 千万

广场 申奥

2.名分段朗读,加深对课文的了解。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你有什么疑问?

(3)(播放录像片)看看,你从片中看到了什么?

(大街上的人们奔走相告,欣喜若狂、振臂欢呼)

解答刚才提出的问题。

(4)如果你和爸爸妈妈从电视里知道了这好消息之后,你们会怎样庆祝呢?想像说话。

同座位互说,指名说,评议。

(5)我们用什么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呢?(骄傲、自豪、高兴)是呀,两个感叹号也告诉我们用喜悦;激动的语气来读。

自读,指名读,齐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各自轻声读第2自然段。

(2)教师问,学生根据内容答,以问答形式读书。

厶我国申奥成功时间是——?(2001年7月13日晚上)

厶申奥成功的喜讯刚刚传到北京,北京就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北京沸腾了)

(3)什么是“沸腾”?谁能来说说?

看见过水开的样子吗?(热气升腾,上下翻滚)

(4)(放录像片:刚听到申奥成功的消息,人们群情激动的场面)

①看,这时人群像什么?这就是“沸腾”。

②这里用上了什么样的写法?(打比方)

(5)指导有感情朗读。

(6)指导背诵。

①教师引背:2001年7月13日晚上,——,北京就——o

②学生齐背。’

3.教学第3自然段。

(1)人们怎么庆祝的?教师范读第3自然段。

(2)自己轻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用‘一”画出表示人多的词和句。

(3)学生汇报自己画的词句。为什么画这些词句呢?教师指导:

①“人山人海”:这里用了什么样的写法?

有感情地读词。

②“四面八方的人们还像潮水一般涌来”。

#“四面八方”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说带有数字的成语吗?

#“潮水”是什么样的?(播放录像片)让学生加深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③“天安门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安门广场真的成了海洋了吗?

#为什么是欢乐的海洋呢?

#有感情地练说这句话。

(4)这么多人来,他们在于什么呢?再次细读第3自然段。

①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的第2~5句。

②(播放录像)来看看录像,用“有的……有的……有的……”来向同学们介绍

人们在干什么?

#四人一组讨论说。

#互相纠正,再次说。

③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再次指名说。

这样反复说,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

④从人们的做事中,你感受到人们的心情怎样?

从哪些词体会出来的?(不知疲倦,一次又一次,舞,狂欢)

⑤指导有感情朗读第2~5句话。

自读,同座位互读,指名读,赛读。

(5)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

①做好准备,参加朗读比赛。各组推荐一名代表上来读。

②各组代表比赛读,师生共同评议,评出第一名。

③全班有感情齐读第3自然段。

(6)指导背诵。

①这么热闹的场面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

(欣喜若狂、欢声霄动、载歌载舞)

②老师会给你们一点帮助的。

(出示)天安门广场早巳,的人们还是像涌来。人们,,将满把的鲜花抛向天空。许多人,飞奔着。长龙,锣鼓。

映亮了北京的夜空,也映亮了。天安门广场。

③学生自背,同座位互背,指名背。

④去掉提示,你还会背吗?,自背,会背的同学站起来齐背。

4.教学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此时此刻”是指什么样的时刻?

(3)在这样的时刻,人们有什么样的千言万语呢?

(4)你们看,所有的话都是相同的,千盲万语都变成了一句话:“2008,北京!”

(5)让我们带着自豪的语气再次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指导背诵

1.自背,同座位互背。(在学生背时,教师可挂图或放录像片)

2.指名背,齐背。

点击显示
【《2008,北京!》教学设计二】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52076/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