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学设计 雨说

雨说

教学设计   2024-12-17

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

文本解读:

是一首十分优美的现代诗歌,也是一曲动人心弦的爱之歌。作者采用了拟人手法,赋予雨及其它事物以生命的灵性,使之成了一种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 意的存在,让人觉得亲切可爱,充满情趣和美感。“雨”又是爱的使者,它传递着诗人对祖国儿童的无限关爱和诚挚的祝福,读来令人感动。全诗风格清 新明丽,节奏欢快,充满情趣。

教学时可通过朗读整体感知,把握意象意境体会作者感情。尤其是要通过比较、拓展、迁移等多种手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培 养审美情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诵读课文,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现代诗歌的兴趣。

3、欣赏诗歌意象意境,理解诗歌内涵主旨、把握诗歌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4、学习拟人、联想、想象等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赏析诗歌意象意境,把握诗歌内涵,体会作者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学习和运用生动形象、凝练精美的诗歌语言。

教时安排:1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还记得唐朝伟大诗人杜甫的那首赞美春雨的诗——《春夜喜雨》吗?大诗人杜甫用拟人的手法,对“知时节”的春雨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和热情的赞美,说它在万物最需要的时候,悄悄地随风而来,默默地滋润万物,生动的描绘中饱含着作者对春雨的赞美之情。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首优美的描写雨的现代诗歌——《雨说》,看看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笔下的“雨”会对我们说些什么,想一想它为什么要说这些?

(二)、检查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养成查找资料、主动识记、认真书 写等良好习惯。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由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找到的资料进行介绍。(一生主讲,其余补充)

(2)教师适时介绍,作方法指导:

郑愁予:现代诗人,原名 郑文韬。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15岁开始写诗,49岁随家人去台湾,现旅居美国。他的诗歌多描写旅人心绪,故被称为“浪子诗人”。诗风豁达而不失婉约,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本诗写于1979年,此时,诗人身在美国,心系 祖国,他以满腔的 热忱关注着祖国儿童的成长,并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真诚祝福。诗歌中“雨”就是一位温柔美丽而又亲切的爱的使者,作者通过它寄寓了 自己对祖国儿童最真诚的祝福和希望。

2、正音:

田圃(pǔ) 禁锢(jìngù) 留滞(zhì) 喑(yīn)哑(yǎ) 襁(qiǎng)褓(bǎo)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受诗歌形象美。(指导朗读,引导感受。)

1、诵读全诗,说一说诗中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1)、学生思考、讨论、发言,老师适时点拨指导。

(2)、老师学生共同概括:诗歌中主要写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即“雨”说我来了,“雨”说我 爱你们,“雨”说和我一起走近美丽的春天,“雨”说要快乐要勇敢地生活,“雨”说我祝福你们。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美读课文,在忘情的朗读中感受诗歌形象美、意境美、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增强美的体验,激发学生阅读现代诗歌的情趣。

(方式:老师范读,学生自由读、齐读、品读、评读等。)

(四)、研读课文,鉴赏形象美。(比较阅读,启发思维;引导赏析思路,注重情趣体验,鼓励创造性见解,提高鉴赏能力。)

1、鉴赏“雨”这一美好的意象,把握诗歌内涵。

(1)、提问:杜甫在《春夜喜雨》中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郑愁予笔下的雨也是好雨吗?试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发言,老师适时点拨(注重启发,多予鼓励)

明确:郑愁予笔下的雨也是“知时节”的“好雨”,它细蜜、轻柔,默默地滋润着万物。“四月,大地已经等久了”的时候,鱼塘、小溪快要干涸的时候,田圃被冷冻了一冬、种子被禁锢地快要不能发芽的时候,牧场枯黄的时候,雨,轻轻地、“温声细语”的、“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在雨水的滋润 下,田圃中的泥土润如发油,牧草抽出了新芽,鱼儿嬉戏,小溪唱着洗衣谣。

(2)、提问:《雨说》中的“雨”是不是比杜甫笔下的“雨”还要“好”?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说说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即可)

学生思考、发言,老师适时点拨(注重启发,多予鼓励。)

明确:《雨说》中的“雨”更加美好。因为,它不仅滋润万物,还滋润孩子们的 心田。它引领孩子们迎接美丽的春天,欣赏美丽的春光,感受生活的美好;它告诉孩子们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白云的呵护,这使孩子们懂得了感恩;它还告诉孩子们要用爱心对待生活,奉献自己的爱心,使别人获得快乐与 幸福;它还真诚地给孩子们带来了殷切的希望和美好的祝福。

2、鉴赏写作手法,体会作者美好的感情,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提问:《雨说》和《春夜喜雨》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

学生思考、发言,老师要点拨思考方向(如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抒情方法等)。

明确: (1)、相同点是都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描绘了雨的形象。 (2)、不同点:a、《雨说》用的是第一人称,亲切可感,容易打动孩子们的心。语言活泼,充满童趣,更适合孩子们阅读。《春夜喜雨》没有这种效果。b、《雨说》运用了联想、想象手法,描绘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画面,意境更优美,感情更细腻,意蕴更丰富;《春夜喜雨》只描写了雨的特点,诗句富含哲理。

3、朗读课文,再次体会作者美好的感情。(老师提示:“雨”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感受,送来了诚挚的祝福,就让我们深情地朗读诗句,细心的品味作者通过它传递给我们的爱吧。)齐声朗读全诗。

(五)、课堂小结

《雨说》是一首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孩子们写的诗歌,所以,作者运用了亲切而多情的语言和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方式,创造了“雨”这一美好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祖国儿童浓浓的关爱、诚挚的祝福和殷切的希望,传递了一个海外游子对祖国深厚美好的感情。咏颂全诗,我们的心灵如沐浴在暖暖的春风中,如浸润在柔密的细雨里。让我们不负作者的厚望,快乐的生活,勇敢的笑;让我们尽情地吮吸这甜美的甘露,茁壮地成长吧。

(六)、拓展、迁移

1、“雨”亲切地对你说了那么多,那么,你要对“雨”说些什么

呢?(学生畅谈自己读诗后的感想和受到的启发,老师点拨、引导,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并提高审美情趣。)

2、 用心地听一听,大自然中还 有什么在对你说话呢?它们都说了些什么?(学

生纷纷发言,教师适时点评、鼓励。)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全诗。2、选择大自然中的一种事物,以“xx说”为题,写一首诗歌或散文。(背诵是阅读的内化,写作是阅读的升华。)

附:板书设计

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郑愁予(台湾 )

探访四月的大地

拟人 亲近孩子

想象 来自遥远的地方

联想 教孩子 们勇敢的笑

快乐的安息

意象:美丽的雨 感情:殷切的希望,诚挚的祝福

点击显示
【雨说】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52172/
上一篇: 北京说课设计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