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汉查理》教学杂谈
〖文本+实践”提高语文素养·展开语文实践过程〗
什么是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崔峦先生早在“在香港‘两岸四地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交流’活动报告”中指出:“语文素养是一个人语文方面诸多素质的整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新课程提出的“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一句话,语文素养是整合的,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语文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客观存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是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
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那么只有展开语文实践过程才能更有效地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好汉查理》这一课的教学中以“个体自读演练──小组角色合作──小组汇报交流──师生集体评议”为基本环节,充分暴露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展开了语文实践过程。有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就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范例,有时,其他同学的示范与分析也是学生领悟学习方法的途径。在这样的合作与交往中,自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新课改中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兴趣·注重表演,唤醒学生朗读欲望〗
2005年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在宝坻区教育战线上开展着,素质教育已成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的主流,如何为二十一世纪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培养孩子们各方面的兴趣、爱好、能力,已是我们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已成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最引人瞩目的焦点。
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情感世界,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思想感情,并且融情于景,陶冶情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是,我在教学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却发现有不少学生对朗读缺乏兴趣,很不主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适合于学生的表演。比如,在学习《好汉查理》一课时,安排了分角色朗读,课文中,查理和杰西两个人物形象真实。查理既调皮又善良,喜欢帮助别人,举止言行有“好汉”的做派;作为残疾人的杰西心态非常健康,她没有自艾自怨,真诚又热情,对生活充满希望,在她的理解、尊重中,查理改正了缺点。学生通过文中人物的说话和表情进行表演,增加了朗读兴趣,也加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预约“生成”,创造“精彩”──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尊重学生、疏理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有生命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常会有许多预料不到的现象产生,面对这些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如何才能及时捕捉、准确把握,让它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值得教师探索的。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占自己的认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更是师生间动态地交互发展的过程。课堂上学生的质疑,学生的回答,或聚或散,或深或浅,或正或偏,从生成的角度来看是层出不穷,然而并不都是有效的生成性资源,有的甚至会给教育产生负面效应。但在课堂上,教师又不能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要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这就需要教师从尊重学生的角度出发,加强引导,及时调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生成性资源导航。合理地疏理生成性资源,机智地进行教学。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好汉查理》时,我引导学生在读完全文后,找出文中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人,并把最能反映他个性特征的语句画出来,做上批注。过了一会儿,学生读完后全班进行交流。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有的说对文中的查理感兴趣、有的对杰西感兴趣。我及时引导:你觉得查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知道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回答说查理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这时一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查理并不是一个坏孩子,只不过开始表现有点调皮而已。”学生的回答在我的预设之中,正好为我的下一步教学做了引子,于是我顺势让他说说理由。“因为查理看到杰西时表现得彬彬有礼,而且一个暑假都陪着杰西。”我又问“查理后来的表现与开头不一样在哪些方面”学生读书明白了查理由一个爱搞恶做剧不招人喜欢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有礼貌、有爱心的孩子。我充分肯定了那名学生的个性阅读。“是的,查理并不是一个坏孩子,只不过开始时表现出来的是他不好的一面。而后来查理的一系列的变化是由谁引起的呢?”学生纷纷回答:“是杰西让查理改变了”。这时又一名学生站起来:“我认为,是因为查理看上了杰西家的那把刀,为了得到刀才表现好的。”真是一语惊动四座,这名学生的观点完全打乱了我的教学思路,对文章的解读与正常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怎么办?我定一定神,把问题抛给了学生:“你们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吗?”“不对,如果是那样,查理后来为什么不接受杰西爸爸赠送的刀呢?”“查理为什么脸红了?”……我及时小结:对于像查理一样的男孩子来说,一把漂亮刀的诱惑力的确很大,也许查理开始是为了那把刀而接近杰西,可是在后来的日子里,残疾女孩杰西的开朗、善良和善解人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查理,让查理真心实意地帮助杰西的同时,自己也变成了一位“好汉”。
我由此深刻地体会到:只要我们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多一些机智,多一些欣赏,及时疏理提炼“生成”,让它成为课堂的精彩之处,也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激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