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金鸟》备课精要
3.金鸟·备课精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①掌握格林兄弟的基本情况,了解《格林童话》的主要篇目。
②理清小王子寻找金鸟的主要经历。
2.过程与能力: ①分析小王子屡次不听狐狸忠告的原因。
②探究小王子的性格特征。
3.情感与态度: ①判断小王子所作所为的是非正误。
②培养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性。
二、课文主要内容
这篇童话故事表达了作者追求真、善、美的思想与愿望。
和其他童话比,这篇童话涉及到的形象不算多,但故事情节比较复杂。按照情节,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
小王子看守金苹果意外地发现了金鸟,这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国王的三个儿子陆续出场,每一个都给我们留下了一些印象:大儿子、二儿子懒惰、贪睡,不负责任,结果误了大事;小儿子责任心强,做事认真,结果解开了金苹果失窃之谜。需要注意的是,国王在派小王子看守金苹果时,有一段心理描写,表现了国王对小王子的不信任,认为他还不如他的两个哥哥。但就是这个没有被国王看重的小王子却出人意料地完成了任务,发现了新的情况。这部分可以看成是故事的起因。
小儿子寻找金鸟而得到公主、金马、金鸟,这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在这部分中,三次出现在小王子面前的选择机会形成三次鲜明的对比,这很值得玩味。一次是两种旅馆的选择,一次是两种鸟笼子的选择,一次是两种马鞍子的选择。三次对比暗示出朴实、纯真、本色的重要,告诫读者不能被表面的热闹、贵重、华丽所迷惑。这是值得深思的。这部分可以看成是故事的发展。
小王子在回家的途中被两个哥哥迫害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在这部分,国王的大儿子和二儿子再次出现。他们作恶多端,狠毒残忍的本性也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表现出来。而小王子顾及亲情的善良、对兄长不设防的善良、对得到的宝物不吝啬的善良也充分地展示出来。这部分可以看成是故事的高潮。
小王子得救并获得幸福生活是文章的第四部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中国的古训。这个故事也通过离奇的情节诠释了这种观点。故事以大团圆结束。小王子的善良本性在这部分得到进一步的展现。他得救后没有自己走到父亲面前邀功请赏,揭露哥哥,而是随着事情的自然发展,由别人把事情的真相向父亲做了说明。这部分可以看成是故事的结局。
三、主要写作特点
全文故事曲折,一环紧扣一环。在这离奇的故事中表达了作者劝善的宗旨。故事情节曲折,却脉络清晰。全文基本按照小王子的活动展开,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文中的形象鲜明生动。狐狸先知先觉,神通广大,没有一个这样无所不能的形象,小王子的任务就无法完成。国王权力无边,想要啥就非得得到啥,但是他只是一个提示性人物:他提出看守金苹果,就派三个儿子轮流去看守;他提出要金鸟,三个儿子就轮番去寻找金鸟;最后的结局也由他了结,因为别人没有这个权利。但他对小王子的看法不够准确,恰恰是他认为不行的人,完成了他的心愿,实现了他的理想。这说明他自己也是比较愚蠢的。小王子除了善良外,还具有缺少心计的单纯,不善动脑,凭一时冲动办事。正因为有不少缺点,也才使这个人物更具真实性。
文章语言流畅自然,通俗易懂,具有口语的特点,适合口头讲述。
四、关于“想一想 做一做” 中的难点问题
本课第三题是一道向课外延伸的有思考力度的题目:
你喜欢课文中的狐狸吗?请说说理由。讲几个以狐狸为主角的童话或寓言故事,看看其中的狐狸都有哪些相同或不同的特点。
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是告诉学生童话中的动物形象不是固定的正面或反面形象,而是作者根据作品表现中心的需要给某一动物以一定的角色定位。很多童话中的狐狸都是反面形象,是狡猾的。而狡猾的意思,用褒义词表达就是聪明,有智慧。这篇童话中的狐狸则是神通广大又富有同情心的正面形象。这需要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童话中的形象。
五、教学建议
1.要先由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再对课文进行分析。
2.可以采取学生讨论的方式学习本课,小王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他带走金宫公主、金马、金鸟对吗?大儿子和二儿子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没能找到金鸟?狐狸为什么要帮助王子?国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等等,这些问题最好要由学生自己去解决,而且提倡发表不同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
3.可以再选择一篇格林的童话,进行比较阅读,以扩大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认识格林童话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