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法指导
课后练习
2025-02-05
1、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并突出“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三句话。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读时应注意这一点。第三段要读得层次分明,威王政令部分要突出“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三语;叙进谏情形部分,要突出“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三语。第四段叙纳谏结果,“皆朝于齐”要重读。末句是史家的评论,当用赞美的语气读。
2、自行翻译,不一定要笔译,把弄不清楚的问题作好记录,请教同学或老师。
3、逐段自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他认真地思索这个问题,举一反三,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第二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王,他见威王后,没有单刀直入地向齐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身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第三段:纳谏的举措。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广开言路,区分情况,给予奖赏。第四段:纳谏的效果。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点击显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学法指导】相关文章
最新16年初一暑假语文作业布置
中奖以后
2015年假期百分百高二语文作业答案
2010-2011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永嘉县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12月月考试题及答案
穿越维也纳森林习题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卷(二)
2010年中考语文复习之语言运用:名句名篇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课文译文合集(鄂教版)
异想天开的孩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60918/
上一篇: 《〈孟子〉两章》近几年相关中考试题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