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核舟记》赏析

《核舟记》赏析

教案设计   2024-11-28

魏学的《核舟记》,是一篇内容简明、充实,艺术性相当高的文章。作者通过描绘一个小小的核舟,说明了我国古代艺术家制作的工艺美术品达到了令人惊奇的艺术高度。文章的一些写法,很值得我们仔细体味和学习。

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把雕刻在核舟上的景物如实地反映出来,使读者能领会其刻工的精奇。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作者就一面说明桃核或核舟的体积之小,一面着力叙说核舟上雕刻的东西之多。试看,文章一开头就说,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记核舟的时候,就先说,“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在篇末又说,“计其(指核舟)长曾不盈寸”。这都是提醒读者不要忘记核舟是那样小。那么,在那样小的桃核上,刻了哪些东西呢?作者不但逐一地陆续地写了出来,而且最后还加以统计,说有五个人,有八扇窗,有箬篷、楫、炉、壶、手卷、念珠各一;还有刻的对联、题名、篆文图章,共计三十四个字。桃核是那样小,上面刻的东西是这么多;两相对比,读者已经可以推断这个核舟大概雕刻得相当不错。

但是文章如果只反映上面这一点,那就很不够。因为读者看了,或许会认为核舟上刻的东西虽多,大概都是写意的,象征性的,没有什么稀奇。所以作者在记人和器物、文字的同时,不能不着力描绘其情态、形状,以示刻工之精奇。例如,文章记船篷两旁共有八扇窗,同时写这些窗都能开能闭;右面的四扇窗,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面的四扇窗,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并说字的凹处还涂了石青。对于苏东坡,则记他“峨冠而多髯”。对于佛印,则记他“袒胸露乳”。记念珠,则说它“珠可历历数也”。记舟尾居右的舟子,则记他“椎髻仰面……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记居左的舟子,就记他“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船头船尾那五个人,王叔远刻得栩栩如生,文章也细致地、用力地把他们描绘下来。记制作者的题名,说那些字细得像蚊子腿,可是一钩一画,极其清晰。又说,在题名之下,还刻了篆文图章,涂了红色。这样写,读者也就不难想像核舟的刻工细致精奇到何等程度了。

王叔远大概是一个富有雅趣的人。他刻“大苏泛赤壁”,就从《赤壁赋》中摘取“山高月小”等脍炙人口的警句,组成对联,刻在篷窗上。他在船背上刻制作者的姓名,在姓名之下,又刻了自己的图章,而且用篆文,涂红色。又如船窗上的字用石青,题名的字用黑,图章的字用红,这都能显示出王叔远的雅趣和他对艺术创作的一丝不苟的认真精神。文章把这些特点都仔细地记下来,就更能使读者领会核舟具有的浓厚艺术风趣。

就文字来说,《核舟记》写得精练简洁,而对船上的那些情景,都能用文字说得清清楚楚。例如记船头、船尾五个人的位置以及他们的手足的姿势,写得多么有条有理,多么清楚。在用字造语方面,例如“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简直把核舟上的那几个人都写活了。《核舟记》不仅把船上的人和器物、文字的数目记下来,同时对他们的情况还作了不少的描述,可是作者所用的字,不过四百三十多个。作者把船尾上的两个舟子,刻画得十分生动,却只用了64个字,文笔何等干净利落!

《核舟记》的结构完整,层次清楚。第1段,先介绍和赞扬奇巧人王叔远的技艺,并说王叔远赠给他一个核舟。第2段到第5段,接着第1段的末句,记核舟本身以及舟上的全部情景。其中第2段记核舟的大小和形状,第3段记船头苏东坡、黄鲁直、佛印三个人的姿态和活动,第4段记船尾两个舟子的姿态和活动。3、4两段都以记人为主,作者写得特别用力气。第5段记王叔远在船背上所刻的题名。第6段,对核舟上所有的人和器物、文字作一番统计,再一次告诉读者,小小的核舟上,刻了这么多的东西。然后很自然地用了一句赞叹的话──“嘻,技亦灵怪矣哉!”结束全文。文章的层次很清楚,而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却又很紧密。各段的次序为什么这样排,它的理由相当明显。

《核舟记》作者所运用的一些写作技巧,比较容易探索,因此也就不难学习。

课本对这篇文章已经适当地加了注释,这里再补充几条。

1、盖大苏泛赤壁云从核舟上的人和景物来看,无疑是刻的“大苏泛赤壁”,而且大苏也确有两游赤壁的事。可是文章为什么又不做完全肯定的语气,而说“盖大苏泛赤壁云”呢?(这句话约略相当于现代汉语“大概是人们所说的苏东坡泛舟赤壁”。)这可能是因为大苏泛舟赤壁虽然确有其事,但是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陪同,后者只是一种传说。至于王叔远用这个传说作为雕刻的题材,则完全无损于艺术品的完美。

2、左臂挂念珠倚之“倚”是靠着的意思。“之”是代词,指“左膝”。对这句话,有的读者也许会问:它说的是“左臂靠着左膝”呢,还是“念珠靠着左膝”呢?仔细想来,这句话如果改为现代语,就是“挂着念珠的左臂,靠着左膝”。所以应以前说为是,尽管事实上念珠也会靠在左膝上。

3、其船背稍夷“船背”一词,现行语文课本加了注解。有的旧课本把它注为“船底”,这大概是把“背”字理解为“正面”“背面”的“背”,认为“船背”就是船的“背面”,也就是“船底”,这是错误的。“背”字在这里应当解作“上面”。动物的背向上,所以上面也叫“背”。“船背”的“背”同“驴背”“鹤背”“鹏背”的“背”意思一样。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两句诗:“夜雨滴船背,风浪打船头。”(语出《舟中夜雨》。)夜雨只能滴在船的上面,决不能滴在船底,这是很清楚的。

4、技亦灵怪矣哉古人称鬼神曰“灵”,称妖物曰“怪”。文章用“灵怪”二字赞扬王叔远的奇技,意思是说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奇技,简直不是世人所能具有的,只有鬼神妖物才能办得到。“灵怪”二字,含有成语“鬼斧神工”的意思。“技亦灵怪矣哉!”用现代汉语来说,大致等于“技能的精湛,也真可谓‘鬼斧神工’了啊!”

点击显示
【《核舟记》赏析】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61429/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