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A版《语文乐园五》教学设计
1.通过读记词语、读写词语,进一步巩固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阅读成语故事《望梅止渴》,了解成语的含义。 3.自主学习《塞下曲》,理解诗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4.学习写读后感。 搜集成语故事。 4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词语超市” 1.自由读“词语超市”中的词语。 2.指名读,检查是否读正确。 3.讨论交流。 4.书写第二组词语。提醒要注意哪些字,怎样才能写正确,写美观。 5.抄写“词语超市”中的第二组词语。二、教学“金钥匙” 1.自由读题。思考:你从这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2.指名答思考题。 3.拓展。(1)回忆《昆虫迷》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几种常见的开头方法和特点。①“开门见山法”,即文章一开头就直接扣住题目。这样简洁,避免离题,便于自然展开文章的内容。②“介绍背景法”,即说明情况和背景,让读者容易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很快把读者带入到文章当中。③“提出问题法”,即文章一开始就提出问题,可以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④“倒叙引入法”,这种方法会在读者心中造成强烈的悬念,激发阅读下文的欲望。⑤“古诗名言引入法”,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等,可以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作用。(3)小结:开头是文章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开头,往往能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能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为正文作铺垫。希望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的作品都有很精彩的开头。
第二课时一、教学“成语故事” 1.自由读故事。 2.交流。(1)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曹操采用什么办法使部队按时到达目的地?(3)小组内讲一讲自己搜集的成语故事。二、教学“古诗诵读” 1.导入:今天我们要诵读的《塞下曲》描写的是塞外守边将士出击前的情景。 2.读诗题:塞(sài)下曲。古代边塞军歌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斗生活的。 3.介绍诗人卢纶和他的《塞下曲》组诗。卢纶,唐代诗人。大历十大才子之一,边塞诗写得很有气势。卢纶写的《塞下曲》一组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军营生活。此为第三首,描写匈奴兵利用夜色逃跑被唐军发现时追击的情形。 4.初读古诗。 5.自由读,多读几遍,自悟诗意。 6.说说你理解了哪些地方,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月黑:没有月光。单于(chányú):匈奴的首领。这里指入侵者的最高统帅。遁:逃走。将(jiàng):率领。轻骑(jì):轻装的骑兵。逐:追赶。月亮被云遮掩,一片漆黑,宿雁惊起,飞得高高。在这月黑风高的夜晚,敌军首领偷偷地逃跑了。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骑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下来,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7.再读古诗,体会诗境。你从诗中读出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古诗。 8.分小组赛读。 9.背诵古诗。 10.推荐阅读卢纶《塞下曲》其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第三课时一、读题,明确习作要求这次习作的任务是学习写读后感。二、习作指导(一)了解读后感。 1.什么是读后感?(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就是读后感,也叫读书笔记——读后感是读书笔记的一种。) 2.写读后感有什么作用?(写读后感,可以对某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赞同,或批评。写读后感还可以加深自己对原文的理解。) 3.小结:读后感的基础是“读”,只有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思考,深入地感悟,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到文章的思想感情,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才能有感而发写好读后感。平时阅读文章或书籍时,在文旁圈点批注,随时记下瞬间的思考与感受,遇到相关的资料随时积累下来,有助于写好读后感。(二)指导写读后感。 1.以读《昆虫迷》或《小女孩儿和小海豹》为例指导。(1)回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说说自己的体会。①读了文章你得到了哪些知识?②文章什么地方最感人?原因是什么?③文章中什么最值得学习?怎样学习?④读了课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收获? 2.小结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紧扣原文,抓住重点;联系实际,情感真实;叙议结合,以“感”为主。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不能只“读”不“感”,一味地抄写原文,没有什么体会,也不能只“感”不“读”,离开文章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通常情况下,应在“读”的基础上侧重于写自己的感受,所谈的感受和体会不但对自己有意义,对别人也应该有启迪。三、欣赏例文四、相互交流,开启思路五、学生练写读后感
第四课时
一、回忆本次习作的要求二、出示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讲评讲评要点:1.紧扣原文,抓住重点。从原文引发感想、体会,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者几点上来发表议论。2.联系实际,具有真情实感,不说大话、空话、套话。3.叙议结合,以“感”为主。三、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四、学生修改自己的初稿,教师相机指导五、誊写习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