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铁牛》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捞铁牛》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zidianwang.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宋朝、议论纷纷、和尚、船舱、沉没、绳子”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学习课文《捞铁牛》,板书课题。 “捞”:东西掉到哪里用“捞”这个词呢? 2、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学生提问。(谁捞的铁牛?为什么捞铁牛?怎么捞的?结果怎样?)二、自学生字新词 1、音形难点:潜、陷、尚、论(多音字) 2、组词语 宋( ) 拴( ) 陷( ) 论( ) 送( ) 栓( ) 滔( ) 轮( ) 绳( ) 绑( ) 铲( ) 拖( ) 蝇( ) 梆( ) 产( ) 施( ) 3、理解词义 宋朝:朝代名。由赵匡胤建立。 河中府:地方的名字。因这个地方位于黄河中游而得名。 淤泥:河流、湖泊、池塘等沉积的泥沙。 浮桥:在并排的船上铺上木板造成的桥。本课浮桥的不同点是两头各拴在四只大铁牛上。 议论纷纷:许多人在议论,各说各的看法。议论,对人和事物发表看法。纷纷,言论多而杂乱。 熟悉:知道得清楚。 水性:水的性能,也指游泳的本领。本课指了解这段河的深浅和水流速度,并且游泳本领又很高。 潜水:隐藏在水面以下活动。 水手:在船上负责舱面工作的普通船员。 浮力:物体在流体中受到的向上托的力。即向上浮动的力量。 工程家:能够独立完成某一工程的设计以及指导施工的专门人才。本课指怀丙和尚是机械和水利工程的专家。 和尚:出家到寺庙里修行的男教徒。三、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层次,整体感知课文 1、小声自读课文。 2、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什么内容? 第一自然段:铁牛陷入淤泥。 第二自然段:一个和尚主动提出要叫水把铁牛送回来。 第三自然段:和尚做了准备工作。 第四自然段:请水手铲泥沙到河里拔起铁牛。 第五自然段:水手们划船把铁牛拖上岸边。 第六自然段:和尚用同样方法捞起其余的铁牛。 第七自然段:和尚名叫怀丙。四、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按什么顺序写的?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3、思考课后习题
【教学目的】 1、了解怀丙和尚是怎样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2、练习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重点】 捞铁牛经过,包括准备工作,打捞过程。【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启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教学过程】一、朗读全文 思考: 1、是谁提出要捞铁牛?(板书:怀丙) 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怀丙吗?谁能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一下怀丙的特点?(板书:出色)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要捞铁牛,谁能读一读有关内容? 2、指名读一读有关内容,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被水冲走)三、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怀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捞铁牛的?(人们议论纷纷,可以看出人们束手无策,毫无办法,是在大家感到捞铁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2、追问:从什么地方看出捞铁牛十分困难?(从“笨重”一词可以看出铁牛很重,又沉在河底,不好打捞。从人们对此事“议论纷纷”可以看出大家对捞铁牛没什么好办法。) 3、介绍:据资料记载,每只铁牛重四,五万斤,当时又没有起重机这样的现代化设备,打捞技术又比较落后。 4、怀丙提出用什么方法打捞铁牛呢?反复读怀丙所说的话。(板书:叫水送回) 过渡:怎么叫水把铁牛送回来呢?从这个方法中是否能看出怀丙是一个出色的工程家呢?我们先来看准备工作部分,看看他那些地方做的出色。四、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谁知道做了哪四项准备工作?(摸清地点,两只船并排装满泥沙。并排栓紧搭架,两头拴牢。) 3、齐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出色的准备。五、学习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看打捞过程,打捞铁牛的工作是分几步做的?再看怀丙又有哪些地方做得出色呢?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答:分几步做的? 3、哪些地方出色?船靠什么向上浮?为什么是拖回而不是运回?(板书:打捞) 4、一只铁牛拖回了岸,剩下7只怎么办呢?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打捞第二只铁牛的过程。 小结:和尚叫水把铁牛送回来了,其实是和尚懂得利用水的浮力。六、小结 1、和尚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是因为他在哪个字上动了脑筋?(水) 2、是水冲走了铁牛,又是水把铁牛送了回来,怀丙想出这么出色的办法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才智变害为利,像怀丙这样的工程家在历史上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用科学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作一个有用的、聪明的人才。七、总结全文 1、怀丙是宋朝人,宋朝距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当时他就懂得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说明了什么?从中受到了什么启示? (说明古代人们的聪明才智。我们的前人对世界科学文化做出的贡献。我们这一代更应该爱科学,用科学。) 2、交流其它利用水的浮力的事。【板书设计】 17、捞铁牛 捞铁牛 被水冲走 叫水送回 | 准备──怀丙──打捞
- 回顾·拓展四
-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
- 地震中的父与子
- 五年级语文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教案
- 五年级语文下册《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祖父的园子》优秀教案
- 六年级语文顶碗少年教案
-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教案
- 和时间赛跑三年级语文教案
- 二年级语文古诗《咏柳》的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的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
-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及反思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千人糕》教案
- 二年级语文《千人糕》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千人糕》教案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千人糕》教案
- 二年级语文《彩色的梦》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咏柳》的教案
- 二年级下语文《画杨桃》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我多想去看看》教案
- 二年级语文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
- 小学语文二年级《画杨桃》教案
- 二年级下册语文《亡羊补牢》教案
- 二年级语文《亡羊补牢》教案
- 二年级语文《我是一只小虫子》教案
- 三年级上册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优秀教案
- 三年级语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
- 《祁黄羊》课文解读及相关阅读练习
- 《账单》第二课时教学案例 教案教学设计
- 《牧场之国》研究与分析
-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教学杂谈
- 让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为一体──《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 课堂教学中的动静
- 《凡卡》教学反思
- 《雪儿》教学反思二
-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反思
- 教学设计
- 四年级下册《绿色记事本》教学反思
- 《船长》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中学作文异步推进教学法初探
- 对教师体罚学生的看法
- 本文【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所属专题栏目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惊弓之鸟》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拖延”以后的精彩──《凡卡》教学案例及反思
- 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教学反思
- 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
- 语文总复习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实录
- 中学生对作文产生消极心理的原因及对策_语文论文
- 《小桥流水人家》教学反思
- 小学语文:《蚕妇》课堂实录
- 遭此“尴尬”为哪般──《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反思
- 谈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 单元教学新探
- 《争吵》说课
- 让小学生学会阅读的方式_语文论文
- 女娲补天说课设计(一)
- 春日说课设计
- 《皇帝的新装》教案27
- 《称赞》教学设计
- 六年级语文下册《为人民服务》教学设计
- 积累与运用(四)
- 《青山处处埋忠骨》教学设计4
- 《月亮上的足迹》 阅读题
- 自己去吧最新教案三
-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17课《画杨桃》教学设计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 《孔雀东南飞》探究学案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14
- 《检阅》教学设计
- 《索溪峪的‘野’》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设计三
- 橡皮头铅笔
- [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一年级:《奶奶的白发》教学设计二
- 《练习一》教学设计
- 《充气雨衣》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1
- 初三语文上册《故乡》教学设计
- 《父亲和鸟》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桂花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思维自由飞翔——《女娲造人》课堂实录
- 《田园诗情》教学设计
- 《河中石兽》说课稿
-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