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故园》导学案4
肖 邦 故 园(NO.4)
课 前 预 习
一、关于肖邦
肖邦(1810 - 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对波兰的民间音乐十分熟悉和喜爱。6岁就开始学习钢琴,7岁学习作曲,8岁便在音乐会上登台演出,16岁时进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到20岁已是华沙很有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30年,肖邦到法国首都巴黎,与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柏辽兹、李斯特等来往密切。这期间,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方面,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很多名曲就是在这时写成的。肖邦在巴黎的岁月,也是他的祖国波兰遭受沙皇俄国蹂躏的年代,所以,肖邦这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反映了他对被侵占的故国家园的怀念,对民族独立的渴望和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思乡情,亡国恨,时常在他的作品里流露出来。当沙俄授予他“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时,肖邦严辞拒绝,表现出一个爱国艺术家的高尚人格和民族气节。1849年,肖邦病逝于巴黎。临终前,他嘱咐亲人把他的心脏运回波兰,以安慰他那颗赤子之心。
肖邦的创作以钢琴作品为主,还涉猎各种舞曲、幻想曲、叙事曲、谐谑曲、前奏曲、练习曲、奏鸣曲等。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树一帜的浪漫抒情风格,激昂雄壮、气势磅礴的旋律,色彩丰富的和声,为欧洲的浪漫主义音乐增添了夺目的光彩,被称为“浪漫主义的钢琴诗人”。
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音乐家,波兰自1927年起,每五年在首都华沙举行一次“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这是国际上水平最高、影响最大的钢琴比赛之一。
肖邦是一个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浪漫主义音乐家,他对于波兰的意义非同一般,他的头像被印在波兰纸币上,他是波兰民族精神的象征,现在他的故居也成为了波兰人们朝拜的圣地以及每一个去华沙的游客必去瞻仰的景观。
二、语言训练
1.词语积累
马厩 掳掠 富丽堂皇 养尊处优 庇护 夙愿 通衢大道
不容置疑 烙印 荒诞不经 瘠薄 粉妆玉琢 缱绻 命途多舛
浮想联翩 坚韧 坚忍 寥寥无几 有条不紊 婆娑 玲珑剔透 雪橇
2.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马厩( )夙愿( ) 通衢大道( ) 茕茕孑立 ( )( )
瘠薄( ) 缱绻( )( )命运多舛( ) 天籁( ) 簌簌( )
3.词语解释
养尊处优 夙愿
茕茕孑立 缱绻
命途多舛 经年
荒诞不经
4.选词填空
①贵族老爷们养尊处优的生活场所已消失得无影无踪,惟独留下一座 的小屋,一幢小小的房宇。(简朴 俭朴)
②它也 了自己的艰难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谁也记不得什么人曾经在这里出生。
(渡过 度过)
③它一直保留了下来,不意竟在伶仃孤苦之中一跃而成了波兰人民所能 的最珍贵的古迹之一。(享有 享受)
④他的作品 为欧洲的音乐增辉, 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异彩。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 的组成部分。(不仅 而且 / 既 又 )(不容置疑不容置喙)
⑤但肖邦对这出生之地怀有无限的眷恋之情,经常跟他心爱的妹妹卢德维卡一起 故里。
(探望 看望)
⑥甚至在他去巴黎之前的几个星期,他还 从首都来到这里,跟故园告别。(专程 专诚)
⑦人们有时会由于事情多,工作忙,任务完成得 ,或由于一些打算落空而发愁;有时又会在频繁的工作中碰到某些 从事或令人不安的现象,因而思想上产生了疑虑。
(不尽人意 不尽如人意 草率 轻率)
文 本 探 究
(提示;下面的问题尽量用文本原句简要回答,以训练信息筛选能力)
1.肖邦故园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
2.肖邦故园有哪些特点?它与肖邦的音乐创作有哪些联系?
3.祖国与肖邦的音乐有哪些联系?
4.作者是怎样将肖邦故园的四季与其音乐结合起来的?(请按照示例填表)并思考将两者结合起来写有什么作用?
春 季 | 夏 季 | 秋 季 | 冬 季 | |
景 物 | 嫩黄色的栗树新叶 | |||
引发 联想 所用 修辞 | 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嫩的翅膀(比喻) | |||
呈现 音乐 特征 | 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
5.人们为什么会怀着景仰的心情,来朝拜肖邦故居这座圣地?
6.作者为什么不以肖邦故居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