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学实录及点评
王春燕
一.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
师: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生齐读)
师:课题的后面有个小①,表示这篇文章下面配有注释。这篇课文有很多注释,帮助我们更好地读懂它。昨天你们预习了吗?
生:(齐)预习了。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预习的?
生:我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都画下来了,另外我还读了五六遍。
师:等会儿你要好好展示你的朗读,好不好?
生:好。
师:你呢?
生:我先画出了好词好句,又把自己不认识的字加上了拼音,还找到了一些读不通、读不懂的句子,去查找了它的意思和如何断句。
师:厉害,不愧是师大附小的同学!你们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的前面有个“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中有这样两个问题:(课件出示: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
师:你思考过吗?下面请你快速浏览课文,在关键的语句下面画一画。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学生自学)
【妙哉!全课由“阅读提示”楔入,看似平淡,实乃奇崛!何故?“阅读提示”也是教材,就像课文、就像插图、就像注释、就像各式各样的课后思考题、练习题。可惜,现如今,“教材”一说早已被我们窄化为“课文”二字了。课文要细读,其他教材焉能一扫而过、浮光掠影?比如,此课的“阅读提示”,细读,则至少蕴涵下述信息:其一,课文写了石猴来历和石猴成王的经过,这是主要内容;其二,课文先写石猴来历,后写石猴成王的经过,这是写作顺序;其三,带着这两个问题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便不攻自破;其四,这两个问题表露了编者以“故事情节”为取向的阅读理念。其实,小说的阅读还存在另两种取向,“人物形象”取向和“语言表达”取向。如:“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所体现的就是“人物形象”取向,而“作者是怎样写石猴成王的”则反映了“语言表达”取向。此课教学,正是以“人物形象”取向为经,以“语言表达”取向为纬,构建了一个有别于传统小说教学的新范式。此乃解读本课的不二法门。】
师:石猴是从哪儿来的?谁能用文章中的话告诉大家?
生:(读)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师:你们跟她找的一样吗?简单说,这猴子是从——
生:石头里迸出来的。
师:了解了石猴的出生,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
【四两拨千斤!拨到“人物形象”的感知上来,自是正事!】
生:神奇。
生:奇妙。
生:非同一般。
【神性,乃猴王形象的一个侧面。】
师: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
生:石猴是因为自己有本领,帮助众猴找到了水源,可以使它们有安身之处,众猴就得履行自己的诺言,拜他为王,可以说他是凭着自己的本事成为猴王的。
师:这个本事,说具体一点儿,就是什么?
生:在这里是指他能进到洞里又出来,并能带给大家一个安身之处。
师:回答非常完整。石猴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又能安然无恙地出来,成就了他当王。读到这里,这石猴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句不离“形象”!趁热打铁,点到为止。】
生:石猴给我留下了“勇敢”的印象。
生:石猴勇敢无畏,一心为公。
师:一心为大家。
生:石猴给我的印象是他非常勇敢,而且有自信。
师:同学们,一迸,迸出了一个石猴;一跳,跳出了一位猴王。这猴王的形象已经活灵活现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吴承恩先生是用怎样的语言把它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放声读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感受。(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
【至此,以“故事情节”为取向的阅读模式落下帷幕,闪亮登场的,乃是以“语言表达”为取向的课堂实践,而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教学主线则一以贯之。正所谓,当行则行,当止则止;行所当行,止所当止。】
二、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
师:同学们读书的姿势特别好,读书的声音也特别好听。哪一句话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
生:(读)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师:有同感的请举手。
(生都举手)
师:那我们一起来读读!(课件出示这句话)
(生齐读)
师:读着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石猴在干什么?
生:石猴在山中活蹦乱跳。
生:我好像看见他在山中采树上的果子。
生:他在山中嬉戏玩耍。
生:他在山中自由自在、活蹦乱跳,左走走,右走走,采一朵山花,饮一点涧泉。
师:呵,这花果山就是石猴的什么呀?
生:家!
师:快乐老家!自由天堂!谁再来读这句话?读出他的快乐来,读出他的自由来!
(指名读)
师:谢谢你。同学们,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只此一句,“课眼”也!何等明朗!何等脱俗!“课眼”者,“语文意识”也!“语文意识”,说白了就是关注“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的意识,就是将阅读旨趣由“思想内容”转移到“语言表达”上来的意识。通览全课,以教师的“语文意识”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从而传递课程的“语文意识”,正是其教学脱俗于传统语文的心气所在!“语文意识”实乃本课教学的价值皈依!】
生:我觉得这段文字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师:你能把这个排比句读给大家听吗?
生:(读)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师:刚才这位同学发现了四百多年前的排比句,两个排比句,真了不起!吴承恩先生写石猴,谴词造句非常讲究,里面有很多秘密。你发现一个,我们就按你的发现先走进去看一看。(课件出示第一分句: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同学自己读,你还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读)
生:我发现每句话都是三个字,前一个字是动词,后两个字是名词。
师:真是大发现呀!这几个词全都是写石猴的动作,如果把它读出来,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节奏呢?
【发现什么?构词方式,语言节奏。而这,正是“语文意识”烛照下的“语文发现”!】
生:(读得慢)“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因为猴子在山中快乐地行走着,非常活跃,所以要读得有激情。
师:很有激情很活跃,那你为什么读得像打太极呢?请你再试试。
(生再读)
师:有进步。谁能让石猴的身影在我们眼前跳起来?
(指名读)
师:你的声音很好听,可我怎么也没有听出石猴在山上行走、跳跃,只听到一群小学生非常遵守纪律地坐在教室里!我也来读一读,好不好?
生:好!
(师范读,语速稍快,节奏跳跃。)
师:你们也这样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
师:我看到这位男同学读的时候还带着动作,很有感觉。你来给大家读一读。
(生读,读得轻快、跳跃)
师:这石猴跳起来了!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生齐读)
师:同学们,三个字的短句,有跳跃感,让石猴在字里行间跳起来、动起来!往下读,你还会有发现。自己试试看。(课件出示第二分句: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学生自读第二句)
【其实,语文存在就像一只手,手心是内容,手背是形式;手心是思想情感,手背是语言表达;手心承载人文性,手背体现工具性。他们是一体两面、合二为一的,可谓手心手背都是肉。在这里,语言的跳跃感正好切合了石猴顽劣、活泼的性格特点,内容与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师: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觉得这个是四个字的排比句。
师:这四个字是随便排列的吗?
生:我还发现,前两个字都是一些动物,后面一个字是人和人之间的一些关系。
师:这些动物是石猴的——
生:是石猴的亲戚朋友。(众笑)
师:是哪些动物?
生:狼虫、虎豹、猕猿、獐鹿。
师: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虫”字?这个“虫”,可不是我们玩的毛毛虫,知道是什么吗?
【细!古今词义有差别,点到为止。】
生:昆虫。
师:是长虫,知道是什么了吗?蛇!
(生发出惊讶的声音)
师:这石猴与狼虫——
生:为伴。
师:虎豹——
生:为群。
师:獐鹿——
生:为友。
师:猕猿——
生:为亲。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呀?请你把他读出来。
(指名2生读,读得很有感情。)
师:同学们,往下读,更有意思了!(课件出示第三分句)自己试试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欣喜地)它们就像诗一样,对得非常整齐。
师:一对对子!你们经常诵读古诗文,一定有感觉。我们来对一对。夜对——
生:朝。
师:宿对——
生:游。
师:石崖之下对——
生:峰洞之中。
师:谁能读出这样的石猴?
生:(带着古诗文的韵味读)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众笑声、掌声)
师:你们真是太厉害了,让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如果把这三个分句,连成文中的长句子,你还能读好它吗?自己先试试。
(学生自由练习)
师:谁向我推荐一位?自告奋勇也行。
(指名读)
师:最后一句读得最好。这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要读得跳跃,老师建议你读后吸一口气,再读下面的句子。
(再指名读)(全场掌声)
师:非常非常好!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读这一段好不好?我来起头,你们接着读。
师:(读)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生:(接读)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师:读到这儿,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石猴?拿出笔,在这个句子边上写下批注。
【猴性,乃猴王形象的又一个侧面。不可不点,不可多点。】
(学生默读、批注。)
师:我来了解一下,你写的是——
生:友善。
生:活泼。
生:有亲和力。(众笑)
生:活灵活现。
生:活泼可爱。
师:老师也写一个(师板书:顽皮可爱)。同学们,作者写作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反过来说,正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这就叫经典。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研读第二个问题,读(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结合具体语言现象,渗透“语文意识”,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强大的“内容”惯性,极易将学生的阅读视野撞离“形式”的轨道。故此,“语文意识”需要过来人不断提醒、不断召唤。】
生:(齐读)课文是怎样写“石猴成为猴王”的?
师:请你抓住一两个关键的句子进行研读,用心体会语言的秘密,做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进行交流。
【再次提醒!再次召唤!注意,要研读的,不再是习以为常的“写什么”,而是正在“语文意识”烛照下明朗起来的“怎么写”。所谓语言的秘密,就是怎么遣词造句、怎么谋篇布局、怎么剪材、怎么修辞的秘密,这正是语文课程的独担之任。】
(学生自主研读,同桌讨论)
师:我看同学们都很有收获,谁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不要怕出丑,要勇敢。
生:我找到了这一句:(朗读)“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首先,从这么多的语句中,我感到,吴承恩在写这里的时候用了拟人的手法。猴子是不会说人语的,但是他却把人语用在了猴子身上,他把这个猴子说得活灵活现。再加上“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这里的“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和“跳”字把石猴的动作描写得十分生动。(众掌声)
师:我要拜你为师!(众笑)你姓什么?
生:周。
师:周老师,请坐。(众笑)
师:同学们,你也研读这句话的请举手。好,我们把这句话读一读,再来感受感受。
(生齐读:“连呼了三声……径跳入瀑布泉中。”)
师:刚才他说得非常好,我还想建议你们再读读猴子的语言,读读他说的话,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建议”一说,妙不可言!即便是对语言秘密的研读,也有一个相对集中、突出重点的问题。尽管学生的研读取向不离语言表达,且条分缕析、有理有据,但,这种研读,是散漫的、无界的,东一榔头西一锤。教师的建议,及时将学生的目光拉回到猴王的话语特点上。正所谓,伤其十指,莫如断其一指。】
生:(齐读)“我进去!我进去!”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这猴子非常自信,感到对这件事情很有实力。(众笑)
生:他很有活力,我进去,我就一定能!(掌声)
生:他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我进去,我就一定能出来。我就是猴王了!(众笑,掌声)
师:如果换一种写法,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课件出示,改成:我进去吧!我进去吧!)
【比较,只有比较,才是发现语言秘密的无上秘法!语言的张力在比较中激活,语言的魅力在比较中彰显,语言的生命活力在比较中熠熠生辉!大道至简!】
生:我感到那好像是强人所迫的样子。
师:勉强。
生:我感到他犹豫不决。
生:我感到他是被逼着进去的。(众笑)
生:我感到他没刚才那样自信。
师:所以呀,这话一听就不像是从石猴的嘴里蹦出来的。让我们再读课文里的语句。“连呼了三声……”读!
(生齐读)
师:难怪有一位大师说,一流作品与二流作品之间的区别,往往只差几个字。同学们,像这样描写石猴的语言——短促、重复,文中还有几处,你读一读,再感受感受。
【高品位的“语文意识”,正是在对语言细节的细腻、细密品读中,得到砥砺和提升的。】
(学生跳读课文,感受石猴的语言特点)
师:谁读到了?
生:(读)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
师:同学们,什么是大造化?
生:在这儿指福气和运气。
师:大家都有福气了,不用再受老天之气了。怎么读呢?
(生有感情地齐读此句。)
师:还有吗?
生:(读)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
师:一听又是石猴的语言。
生:(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进来!”
师:请你关注这个“都”字,可以加上动作,试试。
生:都随我进来!进来!(做动作)
师:像不像猴王啊?
生:像!(笑)
师:让我们一起来一遍,加上动作。“石猴却又瞑目蹲身,往里一跳,叫道……”
生:(边做动作边读)“都随我进来!进来!”
师:读到这里,你又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石猴?请你在相关的句子边上写下批注。
【人性,猴王形象的第三个侧面。感悟形象,可谓“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生:我读到了一个有自信、有勇气、毛遂自荐的石猴。
生:我读到了勇敢。
生:我读到了大胆。
师:我们每个人都读到了自己心中的石猴。我也写一个。(师板书:敢作敢为)
三、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
师:(边总结边板书)同学们,读了《猴王出世》,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了自己的猴王形象,他不仅仅是一个猴子,顽皮可爱;他更像一个人,敢作敢为;如果你走进《西游记》,你会更强烈地感受到,他是一位神,他神通广大,神异出众!喜欢这样的猴王,真的不需要理由,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神性、猴性、人性,集于一身,“猴王”形象,神采飞扬。】
师:在这篇经典名著里,语言的珍珠随处可见。请同学在最后一点时间里,再挑选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语言读一读,背一背。(学生自由朗读、背诵)
【感受语言、领悟语言,最终要落实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上。否则,感悟到的东西往往是过眼烟云、转瞬即逝。】
师:同学们,40分钟时间很快就到了,我想,上了这堂课,大家一定发现:读经典,不仅要读懂“写什么”,更要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因为——(课件出示)
生:(齐读)“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
【一语道破,天朗气清!捅破了窗户纸,开启的却是一个本真、绚烂、充满着语文气息的课程世界。想起了徐志摩的诗,“为要寻一颗明星,我冲入这黑茫茫的荒野”,“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芒!”善哉!】
师:希望同学们一生都与经典相伴。下课!(掌声)
语文意识和小说教学的阅读取向
《猴王出世》一课,以其锐意的创新意识、鲜明的课程主张、娴熟的教学艺术、扎实的课堂效果,受到了与会教师的积极评价和普遍首肯。这一课带给我们的课程启示是多方面的,尤其是对课程内容的重新加工和处理上。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说白了就是两件事,第一,“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把握和处理;第二,“怎么教”,即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学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本质的、决定着课程价值的。然而,很不幸,迄今为止,出现问题最多、最严重、又最不为广大语文教师所觉知的,恰恰就是“教什么”的问题。《猴王出世》一课,正是对“教什么”的问题做出了自己独到的思考、展示了自己充满胆略、闪耀智慧的实践。
一.拨云见日,以“语言表达”为取向的本体观
语文课程的本质属性既非工具性,亦非人文性,而是其独一无二的“言语性”。言语性,“是指语文课程所独具的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的特殊属性”(潘新和先生语)。这才是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猴王出世》一课,其彰显的教学主张正是这种以“语言表达”为价值取向的课程本体观。从教学时间的配置比例看,全课四分之一的时间用于梳理故事情节和主要内容,四分之三的时间则是用来品读、咀嚼、领悟、积累课文的语言和表达范式。从教学语言的意图指向看,诸如:
“猴王的形象已经活灵活现地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吴承恩先生是用怎样的语言把它写出来的呢?”
“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作者写作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非常短促、跳跃、有节奏。反过来说,正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了一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这就叫经典。”
“难怪有一位大师说,一流作品与二流作品之间的区别,往往只差几个字。同学们,像这样描写石猴的语言――短促、重复,文中还有几处,你读一读,再感受感受。”
“上了这堂课,大家一定发现:读经典,不仅要读懂‘写什么’,更要去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因为——‘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于大多数人却是个秘密。”
这些教学语言,是教师的“语文意识”在课堂实践中的一种自觉表现,它们的意图是语言表达,它们的指向是语言表达,它们的回馈也是语言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目标、教学意图、教学的价值取向大多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用语上。
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则是学生的学习表现,他们悟到的是什么呢?是语言节奏和人物特点的有机统一,是语言表达的准确、细腻和传神,是“怎么写”、“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对多数人来说的语言秘密。
二.独辟蹊径,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文体观
从教材的“阅读提示”看,其对小说这一文体的阅读取向定位于“故事情节”上。自然,这一定位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毕竟,小说能够吸引人读下去的首先在于它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但,这一取向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语文课上成了“情节分析课”,语文本体的落实往往成了空中楼阁、天方夜谭。《猴王出世》一课,贯穿始终的不是情节分析,而是对猴王这个人物形象的感悟、解读。从“了解大意,初步感受猴王形象”,到“细读语言,深入感悟猴王形象”,最后在“总结提升,整体把握猴王形象”上收官,其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文体观明明朗朗、一以贯之。
以“人物形象”为基本取向的文体观,符合小说创作的主要意图,符合小说阅读的根本原则。文学即人学,以叙事为主的小说更是以写人为中心。情节叙述、环境描写,无不以刻画和塑造人物形象为旨归。抓住了“人物形象”这个纲,就能有效举起小说阅读的所有目。《猴王出世》一课,对猴王这个人物形象的解读,可谓独辟蹊径、独具慧眼。对人物形象的特性把握,教师抓住了不可思议的神性、活泼顽劣的猴性和敢作敢为的人性,三性合一,形成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对神性的解读,立足于石猴的来历叙述;对猴性的分析,立足于石猴的动作刻画;对人性的把握,立足于石猴的话语描写。总之,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取舍有度、主次分明,不枝蔓、不板滞,灵动而不失稳重,细腻而不失大气。
三.对症下药,以“唤醒意会”为取向的主体观
在学生的课程经验中,“语文意识”是一位沉睡的魔法师。沉睡是因为被催眠,被谁催眠?被自己的常态阅读催眠,被平时的常态课堂催眠。常态阅读,注意力的分配往往在文本内容上,形象、情节、环境、情绪、细节等等,学生透过语言这面镜子,看见的是纷纭繁杂的大千世界,是语言所指向、所表现的那个对象性存在,而语言这面镜子本身,则往往熟视无睹、习焉不察,即通常所谓的“得意忘言”;常态课堂,因了本体意识的失落、课程理念的滞后,往往将教材内容、课文内容当做教学内容,以为读懂、读深、读透了文本内容,就是完成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殊不知这个任、那个务,往往是替人作嫁、自食苦果。
其实,语文学习必须同时睁大两只眼睛,一只眼睛注视思想内容,一只眼睛聚焦语言形式,得意又得言。但是,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眼龙”,睁大了注视内容的眼,死闭着本该聚焦语言形式的目。怎么让学生睁大这只眼?靠学生的自得自悟恐怕为时已晚,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我们这些过来人结合具体文本、具体语言、具体情境,在语言表达处、在文本秘妙处、在遣词造句处、在谋篇布局处时时唤醒、常常提示,庶几方能使学生双目炯炯、切实受用。
《猴王出世》一课,正是在唤醒意会中实践着自己的课程主体观。师生的平等,在人格、在制度、在权利。毕竟,在知识、经验、能力、学养、智慧上,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必须“教师”。诚如潘新和先生所言:“读多少书,读出了什么,读出了多少自己的发现和创造,永远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智慧水准和教学效果的潜规则。”
读什么?读什么更有价值?怎么读?怎么读更有成效?这些,是《猴王出世》一课中教师在不断唤醒学生去警觉、去思考、去感悟、去发现的问题。
“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这是“读什么、读什么更有价值”的意识唤醒和提示。
“如果换一种写法,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呢”,这是“怎么读、怎么读更有成效”的意识唤醒和提示。
学生的“语文意识”,正是在教师这个过来人、个中人的一次又一次唤醒、提示、传递、激活、启示、引领中,得到了切实的感悟、澄明的觉醒。
此乃语文之幸!此乃学生之幸!此乃教师自己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