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教案教学 教案设计 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2024-12-13

本阶段活动说明: “难忘小学生活”分成“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成长的足迹”这一板块分三个活动阶段。第一阶段:学习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了解活动建议,明确活动目标,讨论活动方案,并达成“制作‘班级纪念册’”的共识。第二阶段:以制作“班级纪念册”为轴心,把纪念册分为“集体荣誉”同学情深”“师恩难忘”“我爱我家”四个栏目,学生自主合作,制定小组活动计划,确定分工与合作的事项后分小组挖掘素材,多渠道收集资料,并围绕各个栏目分别组织过程性交流。本堂课是在小结前阶段“同学情深”“集体荣誉”活动收获的基础上,继续进行“师恩难忘”这一栏目的制作交流,学生将就活动中的收获和新生成的问题互相点拨,分享经验,共同为本栏目的制作出谋划策。第三阶段:学生展示各自制作加工的文集,小组间交流赏析,探讨活动成果的利用,为下一段活动的展开奠定基础。

[评点] 1、对教材进行科学地二度开发,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在教材中,“成长足迹”版块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班级纪念册”的制作。教师则是在对阅读材料深度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从中理出了方便学生活动的明晰思路。即四个栏目内容“集体荣誉”、“同学情深”、“师恩难忘”、“我爱我家”。 2、敢于将学生活动的过程作为课堂公开教学的展示内容,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我们也听过,看过不少以“综合性学习”为内容的公开教学,几乎都是活动的指导或成果展示。因为对学生过程的指导是极具开放性、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教师如何把握好指导的度,如何灵活自如地应对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设计意图: 1、以制作“成长纪念册”为轴心,以“师恩难忘”为切入口,教材引路,巧妙地将课内外的学习与活动融会贯通,使学生在交流、汇报、探讨中,从不同角度回顾追忆,感受老师的辛勤付出,感受浓浓师情。 (“语文综合性学习”一切均是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来进行的,正如“语文课标”所建议的那样,“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主要指: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2、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和探究活动,彰显语文综合学习的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个体性。(综合性、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趣味性、灵活性) 3、重视有效的小组评价和教师的激励评价、情境评价,保护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帮助学生逐步完善在综合性学习中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策略。 (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中应树立新的评价观,变“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变“终结性评价”为“过程性评价”。) 4、阶段性的回顾和过程性指导相结合,指导学生积累成功的经验,不断深入和充实探究的内容,为确保下阶段活动质量奠定基础。

课时目标: 1、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的小学生活,用心感受老师的辛勤耕耘,在浓浓的师恩中找寻成长的足迹,并以此为动力,继续前进。 2、通过对活动过程的阶段性回顾、个性化汇报展示,使学生体验探究的成就感,培养其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3、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4、承前启后,为下阶段的活动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段时间为了制作好我们的成长记录册,大家都在积极地活动开了。 前两节课,我们就“同学情深”“集体荣誉”两个栏目进行了交流讨论,这两天大家又进行“师恩难忘”材料的搜集活动。今天我们就一起商量商量怎样把这个栏目制作得更好,让我们继续踏着成长的足迹,去感受浓浓的师恩吧! 任务驱动的学习。本节课围绕制作班级纪念册这个任务展开。 二、师恩难忘,活动载情

1、“教诲深深”(评语组)

①交流活动计划,介绍活动过程 生:大家好!我们是TL小组(teacher's love),因为阅读材料中的《作文上的红批注(双圈)》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我们就想:是啊,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用他们的心血为我们写了多少的评语呀!于是我们就进行了一次评语大搜索。大家看,我们小组就是按这份活动计划行动的(出示活动计划,并简要介绍)。

评语小组活动计划

调查搜集途径 调查内容 人员分工 教导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成长记录册》 期末评语 同学保留的作业 作业批语(家庭作业上激励的话);作文批语 同学珍藏的礼物 老师所赠送的礼物、奖品上的话

[评点] 1、重视活动计划的汇报和评价,这是对学生综合性学习起

点的重视。因为计划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 2、计划中还应该包括教师日常教学和平时对学生的口头评价语言。 3、作为一份完整的计划,应该有活动时间和地点的安排。这样便于教师把握好学生活动的进度,并及时进行必要的参与、指导、督促。

②展示评语,讲述师恩 预设: 生1:我们小组搜集到的评语挺多的,为了方便和同学们交流,我们用数码相机把它们都拍下来了,大家看!(生展示材料) 生2(深情讲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的这则评语给我的帮助(鼓励、触动)最大……

③寻求帮助,分类筛选。 预设: 生1:我们打算把这些评语都放进纪念册里,你们觉得怎么样呢? 生2:内容太多了,版面不够。 生3:先进行分类筛选再放进去会合理些。 生4:要挑选出最有代表性的评语,体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给予的关心。 师:“分类筛选”确实是个好主意!大家再分组商量商量,帮TL小组出出主意,看看怎样分类筛选! 生(各小组提建议):可以按“多位老师给一个同学的评语”这个思路来分类筛 选;可以按一位老师给一位同学的评语来分类筛选;还可以按年级来分;……生(TL小组):同学们给我们提了很多好建议,(几个成员商量)那我们就先采用××同学的建议,把蔡老师给大家的评语筛选出来。(现场用课件点击、操作) 生:光蔡老师的评语这么多呀!汤老师你说怎么办? 师:是啊,这么多不可能都放进纪念册,那大家帮他们挑一挑吧!

④以一位老师给一名同学的评语”为例,引导如何精选。 (预设:从学习、生活、赞扬、鼓励等不同角度,各选一则有代表性的评语。) (出示评语,学生从各自的角度发表看法): 老师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脑子如此机灵的你会做出这么不聪明的事,欺负同学,捉弄女生,什么时候你才能不被请到校长室呢?老师期待着。 虽然,课间,你“生龙活虎”,喜动“干戈”,你真是个会让老师生气的学生,但是,老师还是发现了你身上的优点:尊敬老师,聪明机灵,课堂上的你总是那么活跃积极,相信不久的将来老师再也不会接到其他家长的告状电话了,不是吗? 最近一段时间,老师期盼中的你并没有出现,你还是你!涌上为师心头的是一阵阵揪心的酸楚……当我家访时看到你的母亲因为别人的告状而难过失落的样子,为你的学业充满企盼的眼神,不知你心里作何感想?妈妈,老师,同学的爱时刻围绕着你,难道你感受不到吗?我们大家还在期待着一个全新的你! 你的改变真让老师惊喜!后半个学期你字迹清楚端正,作业也基本上能完成,大伙儿也都夸你会帮助同学,大家都对你竖起了大拇指,“有志者,事竟成”,孩子,继续努力! 恭喜你,孩子!当你一次次主动地帮助同学打扫教室时,当你为一道道难题凝神沉思时,当你弯腰拾起地上的纸屑时……作为老师的我,真想为你欢呼!老师能够想像到你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才学会了克制自己,扔掉了“淘气包”的绰号!孩子,好样的! 今天的辩论赛上,你精彩的表现让老师和同学们惊叹,折服!希望你以此为新的起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老师永远是你的支持者,为你加油!为你鼓劲! 1、最好是将几种筛选的方法列举出来,光是以一个为例,可能有些情况会措手不及。 2、注意处理好学生个性化的问题。班级纪念册要尽量避免只是少数学生的展示平台。

⑤小结 师:我们在对评语做进一步的整理筛选的过程中,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成长的道路上老师的关心,鼓励,或表扬,或批评,这都是老师们心血的浇灌呀! 1、如何选择一个有价值的“活动点”,是学生和老师都要精心思考的问题。这个“点”需要具备下列几个条件:(1)与学生学习活动密切相关的,经常性发生的;(2)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有相等的机会接触到的;(3)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4)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的;(5)有利于学生活动中操作的,能过外显的。收集、整理教师的评语,完全符合上述条件,这体现了教师的匠心独运和良好用心。下面的“精彩瞬间(照片组)”、“师恩浓浓(作文组)”,都可以说是很好的“点”。 2、上述流程,均为学生自主活动,活动的主持者是学生,活动的互动交流者是学生。这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展开学习和探究活动,彰显语文综合学习的语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个体性”教学思想。

2、“精彩瞬间”(照片组)

①照片触情,勾起回忆(小组成员一边展示照片,一边分工简要解说) 预设: 生:和老师一起度过了六年的时光,如今即将分别,我们想用照片来留住和老师在一起的美好瞬间,让我们一起进行一次回忆之旅吧!

②生生互动,创意命名:给照片加小标题。 A 小组摆困难,寻求帮助。(出示一张没加标题的照片) 预设: 生:这些照片让我们想起了很多往事,我们想把照片放到纪念册里,于是给照片加了小标题。但是对这张照片,我们想不出特别合适的标题,能帮帮我们吗? a 各小组讨论,加标题。 师:大家讨论讨论吧,然后把你们小组讨论的结果写在纸条上! b 出示各组拟的小标题(贴到黑板上),全班评议。 (评议要点:是否简练,是否符合照片内容,是否令人感受到成长的足迹里老师的付出) B 根据共识,评议修改。(出示另外两张加好标题的照片) 生:谢谢大家。现在我们知道了原来加小标题还有这么多学问呀!看来我们加好的这几张也得好好修改修改!大家有没有什么建议?

③教师小结 师:这些凝练的小标题使一张张照片成为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永远也抹不去的记忆!不仅可以给照片加小标题要讲究,作文的标题也得讲究,一个准确、简洁、有文采的标题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 请记住本站网址:www.zidianwang.com.以便下次访问!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对整篇文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首先是语文学习。无论开展怎样的活动,都必须紧紧围绕语文学习来进行。在这里,教师将由照片展开的回忆、抒情与语文作文拟定标题的学习和训练结合起来,比较巧妙地体现了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性质。当然我们对照片的运用不能仅限于此,还应该将其作用发挥地更加充分一些。

3、“师恩浓浓”(作文组)

①小组三言两语汇报本活动小组的名称、收集材料的途径,作文类型(记叙文、书信、诗歌)等,并表达对提供材料的同学的谢意。 ②欣赏习作。(寻找成长的足迹,感念师恩) (预设)生:这些作文写得很好,同学们能从各自的成长过程中,选取独到的事例,再现老师对的鼓励、教育和关爱,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请大家与我们一起再来感受“师恩浓浓”! A深情诵读习作《老师,我想对你说》。 B片段赏析(2个)。 ③引导评议。 (是否表现出老师的特点,是否表达了作者的情感,选材是否得当) ④教师小结 是啊,老师就是这样用睿智的话语、爱抚的动作,给予我们关心、开导、督促,激起我们心灵的震撼、感激、反思,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成长! 这个环节教师主要从对作文的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来进行交流评价的,这与一般的作文评讲课有什么本质的不同?作为综合性学习,应该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出自己最想拿出来展示的作文。要制作班级纪念册,应该是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展示的,因此指导的过程更多的应是对每一学生而言的,特别是一些能力较弱的,表现较差的学生。

三、评价梳理,加工提升

①教师梳理小结各组的活动成效 (从小组合作的策略、表现主题的角度、收集资料的渠道、加工资料的方法等方面) ②集体讨论如何完善本栏目的加工制作。 预设: a 编写目录。 b 修改文本,文本排版,美工修饰。 c个性创意设计。

四、总结激励 看到同学们今天的精彩呈现,我感受到了你们浓浓的感恩之情。六年来教过你们的所有老师一定倍感欣慰、幸福!但是,今天更让汤老师欣喜的是,你们能够自主合作探究性地开展实践活动,使自己的语文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都得到提高!老师相信在下个板块的活动中,你们一定会完成得更加出色! “语文综合性学习”通过一个个项目来展开,侧重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语文素养,而不是通过获取最后的结论来掌握语文知识。因此在评价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时,应把着力点放在过程上。 一看项目确立和内容设计是否具有学习价值和可探索性。 二看其资源利用是否具有最优性,如“关于爬山虎脚的研究”,可供选择的资料很多,介绍爬山虎生长特点的,介绍爬山虎观赏价值的,等等,学生是否能选出最优的资料进行参考,也应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的一个指标。 三看学习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即看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策略是否科学,如学生研究瀑布诗,把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和现代诗的《瀑布》对比起来分析,就应该充分肯定。 四看学生学习实践是否具有全员参与性和全程体验性,即看是否人人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个个都经历了实践、领悟、探索和创新的全过程。 五看学习结果是否具有深刻性和广阔性,也就是说,学生所提出的见解有没有一定的深度,看问题是否全面,是否有独到之处,所形成的学习成果怎样。 六看学生提出的见解是否符合人类的基本道义和规范,如果所说的内容有违人类的基本道义,思想不健康,应予以正确引导。 七看学习效率是否高,可从综合性学习的时间,所花的精力去分析。

点击显示
【难忘小学生活《成长足迹》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66612/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 教案设计
  • 教学分析
  • 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