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5-02-10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8分)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①六七岁时,从师读。师贫甚,炊不得米。林知之,亟②归,以袜实米,满之,负以致师。师怒,谓其窃,却弗受。林归以告母,母笑曰:“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③之礼?”即呼备④,赍⑤米一石致之塾,师乃受。
[注]①林琴南孝廉纾(shū):林纾,字琴南,福建阂县(今福州人)。近代文学家,尤以翻译外国小说名世。孝廉,明清时对举人的称呼。②亟:急忙。③束修:本指十条干肉,后来通常指学生拜师或亲友之间赠送的礼物。④呼备:叫人准备。
⑤赍(jī):携带。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⑴从师读( ) ⑵以袜实米( )⑶负以致师(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若心固善,然此岂束修之礼?
20.林琴南为什么急忙回家取米送给老师?从中看出林琴南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语文网
18.⑴跟从(跟) ⑵装满(装) ⑶背(背着)
19.你的心地是善良的,但这能作为送给老师的礼物吗?(或“你的想法本来是好的,但这能作为学生拜师的礼物吗?”)20.因为他得知老师没有米煮饭,想帮助老师。(或“因为他得知老师家很穷,没有米煮饭”。)这件事反映了林琴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译文:阂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林纾(字琴南,当时是孝廉,即举人)六七岁的时候,跟随老师读书。老师非常贫困,做饭没有米。林纾知道后,急忙回家,用袜子装米,装满了,背着送给老师。老师大怒,说这是他偷来的,推辞不接受。林纾回来后告诉了母亲,母亲笑着说:“你的心意虽然是好的,但是这样的方式(袜子装米)难道是学生赠送老师礼物的礼节吗?”随即让人准备,林纾携带者一石米送到私塾,老师于是接受了。
点击显示
【“阂县林琴南孝廉纾六七岁时”阅读答案及翻译】相关文章
《颜回好学》阅读答案
《苏武牧羊》阅读答案
《金 陵 驿 》阅读附答案
《薛谭学讴》阅读答案
《岳阳楼记》和《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9分)陈康肃公善射,...
“前赤壁赋”赏析
《赵将括母》阅读答案翻译译文中考语文试题练习
《邹忌讽齐王纳谏》阅读题练习答案
义犬阅读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67639/
下一篇: 杨衔之《洛阳伽蓝记》阅读答案附译文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