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读《秋天》
《秋天》,是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我一直在想,前几篇课文写的是师生情、兄弟情、朋友情、人与自然和谐之情,编者为什么要以这篇诗歌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哪?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景色优美的季节,它象征着喜庆、美好。就像诗的第一节中叙述的那样:“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景象,首先背后站立的是辛辛苦苦劳动的人。其次,丰收除了人们的辛勤劳动,还有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没有和谐,就没有丰收。天人和一的思想,是否在这首诗中隐现哪。也许过于拔高了这首诗。《秋天》一课,似乎就成了第一单元的总结。
我把《秋天》一课分为三个部分:感受秋天、走进秋天——走进秋天的田野、享受秋天的美好。而且这篇课文的第一幅插图,是一个孩子带着小狗拿着树叶在田野里愉快的奔跑。可以说,孩子们是在小狗的带领下感受秋天、走进秋天的。这为这首诗定下了欢快、活泼的基调,学生学起来更会饶有兴趣。
我们常说诗有诗眼。这首诗的诗眼在什么地方?我想,还是在课题。课题秋天具有象征色彩——丰收、喜庆、舒适、愉快。诗的第一部分中“秋天的太阳更红更娇,秋天的空气更甜更好”,为这种色彩定下了基调。红,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象征喜庆的意思;同样,娇此处的解释是美丽可爱;甜,是舒适愉快;好,是合宜妥当。四个更字的连用,就如同新年时放的鞭炮,噼里啪啦响,自然把读者带入秋天的美好、喜庆、丰收中,为下文的叙述做了很好的铺垫。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美好、喜庆?诗人在第二部分为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秋天田野中的丰收与美景图。这是由面到点的叙述(第二部分选取秋天中最具有丰收景象的画面——田野,通过典型意向的叠加,写出秋天田野的丰收、美好。)。作者选取的是秋天田野中最有代表性的物象,如向日葵、苹果、葡萄、玉米、高梁。文字叙述,多运用比喻、拟人、通感、排比,把秋天的物象拟人化了。学生读起来充满童贞、童趣,充满无尽的遐想。教师教学时,抓住物象拟人化的动作(弯腰、嚷、乐、笑),引导学生理解文字中蕴含的独特韵味,体会丰收、美好。这样 ,学生自然和插图中的孩子一起,融入秋的美好与丰收中。第二部分最后一节,诗人把秋风比成梳子、比成发亮的汗珠。表面上看是写秋风,其实是在赞美在田野中辛勤劳作的人们,是他们让田野井井有条、蓬蓬勃勃。这是秋天象征丰收、喜庆的真正原因,也是作者写作的真正目的。由于学生感受到秋天的喜庆、舒适,体验到秋天田野的丰收、美好,所以在诗的最后一部分(又回到整体),诗人发出感慨要享受秋天明丽的阳光,珍藏秋天,秋天的笑容、秋的喜庆,会永远留在孩子们的心里,伴随孩子走过一生。
整首诗叙述自然,由走在秋天起兴,再写秋天田野的丰收、美好进行储兴,最后到享受秋天,对秋天喜爱意犹未尽。本诗层次清晰、节奏明快,寓简单的文字于丰富可感的画面中。我们常说读写一体,从这首诗的表达中,学生第一可以明白为什么写——因为喜爱而写,写什么——写自己经常看到、观察到物象,怎样写——对物象进行逼真的描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此而已。他们会感到自己就是诗人,是天才的诗人。同时这首诗的叙述结构,也非常值得学生学习和模仿。开头总写秋天给人的感觉——美好喜庆,第二部分选取秋天中最具有丰收景象的画面——田野,通过典型意向的叠加,写出秋天田野的丰收、景色的优美。其实这是作者在用诗的主体部分,美好第一部分秋天给人美好、喜庆的感觉,没有斧凿的痕迹。最后一部分深化这种情感,让秋天的美好永远流在学生心中。课后就可以安排这样的练比。
教学这首诗,从解题入手,理解秋天的象征意义,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在进行正确流利的朗读的基础,知道诗歌的意思。随后紧扣诗的关键词:更红更娇、更甜更好,让学生在读诗中从词句中去体会。从哪些词句中去体会,前面的解读已经讲过了,既不在赘述。随后由景及人,感受人们的辛勤劳动,像诗人一样把秋天珍藏起来。课后进行练笔,读写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