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备战2013中考语文: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七)

备战2013中考语文: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七)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2024-12-02

(九十一)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 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 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今者臣来 臣:我 B.方北面而持其驾 北面:向着北方;面向北方C.我欲之楚 之:往,去 D.吾用多 用:用处

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为现代汉语。(2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不超过30字,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D 2.马虽然跑得快,但是这条路并不是去楚国的。3.略。

(九十二)范仲淹苦读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馇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高能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3分)

2.如果将这则短文中的材料作为论据,可以证明一个什么观点?(2分)

3.本文记叙的中心是 . (2分)

答案:1. 有时夜里看书头昏疲倦了,就用冷水浇面。2.勤奋出成果。3.范仲淹家庭条件虽然很差,但经过勤奋学习,最终成了胸怀天下的大学问家。

(九十三)破缸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既了其中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如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选出与"君将哀而生之乎"句中"生"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光持石击瓮,破之 B、择其善者而从之C、比先苦其心志 D、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2、翻译句子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这篇短文赞扬了儿时的司马光的哪些优秀品质?

(九十四)魏文侯守信1、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饮酒了,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1、选出与"公将焉之"中"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吾欲之南海 B、辍耕之垄上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至之市而忘操之

2、翻译句子(1)公将焉之 (2)岂可不一会期哉?(3)身自罢之。

3、归纳这个小故事的主题思想

(九十五)宋人掘井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1、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宋之丁氏家无井 B、有闻而传之者C、国人道之 D、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A、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 ) B、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C、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D、苛政猛于虎也( )

3、翻译下列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是 .假如,本来就是错误的话,不加分析,却一传十,十传百地传下去,这种做法,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为 .

点击显示
【备战2013中考语文: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七)】相关文章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6928/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推荐
  • 说明文阅读及答案
  • 记叙文阅读及答案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 阅读技巧
  • 诗词阅读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