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贵在读书
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腹有诗书课自雅。
下校到洪山高中,听了一节龚光正老师的《 死水》 ,他整节课都是以指导学生诵读为主。诵读主要分了五个层次:第一遍诵读,了解诗歌大意。学生在诵读中领会了现代新格律诗的几个主要特点,并让学生结合作者与背景了解了《死水》最为流行的三种象征意义。接着龚老师讲了一段过渡语:“作品一旦产生并能流传久远,必定有它永恒的价值。它可以穿越时空,让不同时代的读者在阅读文本中融人自己的知识、经验、个性,产生新的体验,获得新的启迪。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作品的意义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的,‘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这样,伟大的作品才能历久弥新。巴尔扎克曾说:‘真正懂诗的人,他会把诗人在诗中提供的一星半点拿到自己心中来发展。’请同学们把自己作为读诗的主体,试着从审美的角度来读这首诗。”第二遍从审美的角度诵读。引导学生从课文词句中领会到诗中是怎样以美写丑,使丑达到极致的。前两遍诵读基本上是就文本本身进行的。第三遍从哲理的角度诵读。引导学生从以美写丑,倍增其丑出发,认识到丑的东西很多时候是以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大美的外表有时包裹着大丑,这种现象与本质的错位正是《死水》 揭示的哲理内涵。第四遍从人生的角度诵读,引导学生联系到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商品社会里,有的人丢失了梦想与诗意,正如英国诗人艾略特用“荒原”来象征现代西方人的精神世界一样,“死水”何尝不是我们部分人精神的写照?因此,建设绿树红花、芳馨永驻的精神家园是何其重要。第五遍,总体体验诵读。给我的感觉是,听这节课,让人如坐春风。
后来我又单独去听了龚老师的几次课,他的每节课都很好。我与他交谈,知道他是个很爱读书的人,他的书架上有很多书,包括接受美学方面的理论书籍。这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我觉得语文教师的首要素质应该是:好读书,会读书,多读书,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
可是近些年来,中学语文教师的读书现状却不容乐观。大多数人认为是课业负担太重及竞争压力太大使语文教师读书难、读书少。然而,读书,是教书人的根本,客观原因又怎能使我们轻易“忘本”呢。这种令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前景堪忧的现状,应该是客观和主观原因交互作用造成的。
一、应试教学和学校以学生毕业成绩好坏作为评价教师的主要标准,造成了教师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许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考试信息的捕捉和考题解法的研究上,从而忽略了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领导引进教师时,听说某某连续教了好多年高三就觉得这个老师是人才。就我所知,连续教了好多年高三的老师,好些已不适应非毕业班教学了。他们把怎么解高考题作为教学目的已成了定势思维,那些长期教高三的教师,到非毕业年级教学被学生评为不称职的现象,已不是个别的了。
二、课程改革的宣传过于强调学生主体和教学方法,使得中学语文教师把精力和才智大都用在了对名师教法的仿效上,忽略了自身的读书学习。一个胸无诗书的人才会人云亦云,才会在新东西面前无所措手足;他很难知道新课标的改革并不是革命,而应该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扬弃。
再说我们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这对语文教师的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龚老师在《死水》 一课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理解文本,可算得以学生为主体。他在课堂上敏锐地判断学生的表述是否正确,及时纠正学生的思路偏向,并作出精当的引导和点评。他依据文本,用先进的美学理论引导学生从哲理和人生等方面来解读文本,对文本进行再创造。这绝对比有些专家津津乐道的“愚公何必移山,不如搬家”之类的学生创造思维和文本延伸高明许多。试想,一个连文本都没有独到的解读的老师,教学怎么能体现新课改精神?一个没有深厚语文功底的教师,怎么能够把握教学规律,怎么不会在万花筒样的语文教学改革面前迷失自我?因此,从真正意义上的以学生为主体这一角度看,课程改革更需要饱读诗书的语文教师。
三、各种媒体以及网络文化充斥生活,挤占了读书时间;同时媒体网络也能使不须读书即可了解书的大意,使中学语文教师懒得读书。
四、满足于做教书匠和有一个固定的工作,而不愿意读书提高自己。教师是一个主要靠说话来感染学生的工作。语文老师多读书,就如“登东山”和“登泰山”一样,登上语文的更高点,看到的风景不同,人生境界不一样,上课就会左右逢源,课就会上得生动而有内涵。这会让学生爱你一辈子。
湖北省名师程良众与我交谈时说:“一个爱读书,书读得好的语文老师,教书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一个不爱读书的老师,再好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就我所知,那些全国著名的中学语文教师,都是酷爱读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