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练习题 考前练习 2016届高三语文下册3月调研试题(有答案)

2016届高三语文下册3月调研试题(有答案)

考前练习   2025-01-27

高中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小编准备了高三语文下册3月调研试题,希望你喜欢。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挨近(āi) 逮捕(di) 绊脚石(bn) 好逸恶劳(wū)

B.恫吓(dng) 妩媚(fǔ) 我们俩(liǎ) 逡巡不前(qūn)

C.急遽(j) 迷惘(wǎng) 颤巍巍(chn) 乘人之危(chng)

D.轻蔑(m) 中风(zhng) 处方药(chǔ) 缠绵悱恻(fě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上海世博会于10月31日在美丽的黄浦江畔落下了帷幕,它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经典,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永久印记,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B.这些校长、院长与系主任,基本都是博士生导师,可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到底是要指导学生怎么养成扎实而严肃的学风,还是想教会学生浮夸与浮躁的作派呢?!

C.近来,绿豆、大蒜等少数农产品价格不正常上涨,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它们在居民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毕竟有限,只需保证供应、稳定预期,对违法行为依法进行查处,防止引起联锁反应即可。

D.今年的苹果价格变换莫测。前段时间栖霞苹果市场一路飘红,但最近刚刚开始的落价,还是令栖霞当地果农疑惑:是赶紧出手还是在手里捂一下?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每次和好友小聚,海阔天空地畅谈之后,他总觉得自己又有了新的力量,不再畏于独自在异乡闯荡。

B.有的时候在杭州一天跑好几个地方,显得特别忙,但都是办些鸡零狗碎的事,夜里躺在床上我会问自己:今天干什么了?

C.午后她就忙开了,做了一桌子的菜,但孩子们一个个打电话回来说没空,到了晚间,她一个人在餐桌边吃独食。

D.美国《国防新闻》有关中国新战略导弹报道的大量内容主要源于台湾军方的说法,他们炒作此新闻不外乎是军中反华势力一贯的做法,也是在为进一步推动对台军售敲边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一个不太大的空间里,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十几颗甚至上百颗恒星聚成的恒星集团称为星团。

B.树懒是一种哺乳动物,头小而圆,毛粗而长,耳朵很小,尾巴短,外形略像猴,灰褐色,毛上常附有绿藻,很像树皮。

C.现在,当我通读全书,十几年来陆续印刻在脑海中的记忆被清晰地唤醒,并连成一片,重温了自己从一个音乐教育专业的研究生成长为一个研究者的学术经历。

D.可以这样说,一个写不好对话的小说家是写不出杰出的长篇的,而对话的能力恰恰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小说家是否优异的关键因素所在。

5.请根据下面李清照这首小令中的划线句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60字。(3分)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

□□□□□□□□□□□□□□□□□□□□□□□□□□□□□□

6.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亚运会在设立之初只有不到10个项目,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比赛项目和参赛人数都成倍增长,一举超越了同级别的非洲运动会和泛美运动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更是亚运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9704名运动员超过了上届多哈亚运会,42个比赛项目更达到北京奥运会的1.5倍。

亚运会臃肿的身材给赛事主办方出了不少难题。2006年多哈亚运会期间,由于运动员报名的数量超出预期,运动员村床位紧张,组委会不得不紧急调用多条游轮,提供给部分代表团作为临时居所。

专业人士分析,亚运赛事规模过大,不仅稀释了金牌的含金量,还会大幅增加举办城市的财政支出和接待压力。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或城市尚能应对,但一些不够富裕的举办国或地区就难以承受。

按照亚奥理事会的设想,从2014年仁川亚运会开始,项目设置采取28个奥运项目+X的模式,最多不超过35项。X,是指带有亚洲色彩的非奥运项目。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文中横线处各补充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得体,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一路上,小和尚不时地对老和尚埋怨:坐在禅房里念经多舒服,为什么非要千里迢迢里出来化缘呢?

走到江边,小和尚见几条逆水而游的鱼,就开始借题发挥:这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费力,多辛苦。

可他们正在享受快乐呢!老和尚说。

明明是辛苦,怎么会是快乐呢?小和尚嘟囔着。

① !老和尚说。

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一种更大的快乐吗?小和尚反驳说。

你看见那片黄叶了吗?老和尚指着漂流在江面上的一片黄叶说, ② !

①□□□□□□□□□□□□□□□

②□□□□□□□□□□□□□□□

二、现代文阅读(共3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2分)

直到今天,很多文学史论著作还喜欢把屈原说成是爱国诗人。这也就是把一个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爱国?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是为了捍卫滋生自己生命的土地、文化和政权形式,当然合情合理,但是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我们不应该混淆概念。在后世看来,当时真正与国家贴得比较近的,反倒是秦国,因为正是它将统一中国,产生严格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形成梁启超所说的中国之中国。我们怎么可以把中国在统一过程中遇到的对峙性诉求,反而说成是爱国呢?

有人也许会辩解,这只是反映了楚国当时当地的观念。但是,把屈原说成是爱国的是现代人。现代人怎么可以不知道,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

寻常老百姓比他们好得多,每年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包粽子、划龙舟的时候,完全不分地域。不管是当时被楚国侵略过的地方,还是把楚国灭亡的地方,都在纪念。当年的国界,早就被诗句打通,根本不存在政治爱恨了。老百姓比文化人更懂得:文化无界,文化无价。

在诸多同类著作中,我独独推崇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那一部《中国文学史》对屈原的分析。正是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落脚点应该是文学。

我的说法可能会更彻底一点:那些日子,中国终于走到了应该有个性文学的高点上了,因此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派出一个叫屈原的人去领受各种心理磨炼。让他切身体验一系列矛盾和分裂,然后再以自己的生命把这些悖论冶炼为美,向世间呈示出一个最高坐标: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什么是第一等级的诗人。

简单说来,这是一种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

抽去任何一级台阶,就无法抵达目标,不管那些台阶对攀援者造成了多大的劳累和痛苦。即便是小人诽谤、同僚侧目、世人疑惑,也不可缺少。

甚至,对他自沉汨罗江,也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郭沫若认为,屈原是看到秦国军队攻破楚国首都郢,才悲愤自杀的,是殉国难。我觉得这恐怕与实际情况有一点出入。屈原自沉是在郢都攻破之前好几年,时间不太对。还有一些人认为是楚国朝廷中那些奸臣贼子不想让屈原活着,把他逼死的。在宽泛的意义上这样说说也未尝不可,但一定要编织出一个谋杀故事,却没有具体证据。

我认为,他作出自沉的选择有更深刻的因素。当然有对现实的悲愤,但也有对生命的感悟,对自然的皈服。在弥漫着巫风神话传统的山水间,投江是一种凄美的祭祀仪式。他投江后,民众把原来祭祀东君的日子转移到他的名下,前面说过的包粽子、划龙舟这样的活动,正是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节选自余秋雨《寻觅中华》,有改动)

8.下列关于屈原爱国诗人身份界定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这是把政治概念放到了文学定位前面,是以政治来框范文化,让文化成为政治的衍生的错误做法。

B.虽然屈原站在当时楚国的立场上反对秦国,但这里所谓的国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既然,此国非爱国之国,爱国诗人一说显然也是站不住脚的。

C.现代人把屈原称为爱国诗人,却忽略了作为诗人的屈原早已不是当时当地的了这一事实,走入了文化研究的误区。

D.端午节老百姓对屈原的纪念,不以楚国为界,正是屈原超越国界的明证。屈原的确是一个爱国者,但屈原作为一个诗人的意义却超越了一个普通的爱国者。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由于对屈原的分析与作者所持观点一致,所以在众多文学史中独独受到了作者的推崇。

B.屈原人生中所经历的任何磨练,对于他成为第一个站在个性文学的高点上的诗人,都是必不可少的。

C.屈原自沉汨罗江,原因众说纷纭,但无论是殉难说还是逼死说都缺乏足够有力的史实支撑,因此,对于屈原自沉汨罗江,大可不必投以过多的政治化理解和市井式悲哀。

D.老百姓在端午节以包粽子划龙舟这些方式来表示对屈原的纪念,正和屈原以投江这样的祭祀仪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最后选择达成了一致。

10.你如何理解文章第四节中的彻底二字?(3分)

11.海德格尔说,一个人对于自己生命的形成、处境、病衰都是无法控制的,唯一能控制的,就是如何结束生命。请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屈原自沉行为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20分)

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余华

阳光从没有一丝裂隙一点小洞的窗玻璃外面窜了进来,几乎窜到我扔在椅子里的裤管上,那时我赤膊躺在被窝里,右手正在挖右眼角上的眼垢。而此刻我的左眼正闲着,所以就打发它去看那裤子。这时有一丝阳光来到了裤管上,那一点跳跃的光亮看上去像一只金色的跳蚤。于是我身上痒了起来,便让那闲着的左手去搔,可左手马上就顾不过来了,只能再让右手去帮忙。

有人在敲门了。

起先我还以为是在敲邻居的门,可那声音却分明是直冲我来。于是我惊讶起来。我想谁会来敲我的门呢?大概是敲错门了。我就不去答理,继续搔痒。

这时那门像是要倒塌似地剧响起来。我知道现在外面那人不是用手而是用脚了,随即还来不及容我考虑对策,那门便沉重地跌倒在地,发出的剧响将我的身体弹了几下。

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来到床前,怒气冲冲地朝我吼道:你的朋友快死了,你还在睡觉。

这个人我从未见过。我对他说:你是不是找错地方了?他坚定地回答:绝对不会错。

他的坚定使我疑惑起来,疑惑自己昨夜是否睡错了地方。我赶紧从床上跳起来,跑到门外去看门牌号码。可我的门牌此刻却躺在屋内。我又重新跑进来,在那倒在地上的门上找了门牌。上面写着虹桥新村26号3室我问他:这是不是你刚才踢倒的门?

他说:是的。这就没错了。我对他说:你肯定是找错地方了。

现在我的坚定使他疑惑了。他朝我瞧了一阵,然后问:你是不是叫余华?我说:是的,可我不认识你。

他听后马上又怒气冲冲地朝我吼了起来:你的朋友快死了!但是我从来就没有什么朋友。我也吼了起来。

可他是你的朋友,你休想赖掉。他朝我逼近一步,像是要把我一口吞了。可是他是谁呢?他说出了一个我从未听到过的名字。

我从来就不认识这个人。我马上喊了起来。

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市民。他伸出像我小腿那么粗的胳膊,想来揪我的头发。我赶紧缩到床角落里,气急败坏地朝他喊:我不是小市民,我的书籍可以证明。如果你再叫我一声小市民,我就要请你滚出去了。他的手突然往下一摆伸进了我的被窝。我整个人被他从被窝里提了出来,他将我扔到地上。他说:快点穿衣服,否则我就这么揪着你去了。我知道跟这家伙再争辩下去是毫无意义的,于是我就说:既然一个快死的人想见我,我当然是乐意去的。

此刻屋外的西北风正呼呼地起劲叫唤着。

街上的西北风像是吹两片树叶似地把我和大汉吹到了朋友的屋门口。我看到屋门口堆满了花圈。大汉转过脸来无限悲伤地说:你的朋友死了。

我还来不及细想这结果是值得高兴还是值得发愁,就听到了一片嘹亮的哭声。大汉将我推入这哭声中。

于是一群悲痛欲绝的男女围了上来,他们用一种令人感动不已的体贴口气对我说:你要想得开一点。

而此时我也只能装作悲伤的样子点着头了。

一个老态龙钟的女人走了上来,眼泪汪汪地抓着我的手说:我的儿子死了。

我告诉她:我知道了,我很悲伤,因为这太突然了。我本来还想说自己昨天还和她儿子一起看太阳。

她于是痛哭起来,开始用我的手擦她的眼泪。她那混浊又滚烫的泪水在我手上一塌胡涂地涂了开来。我想抽回自己的手,可她抓得太紧了。哭了一阵她对我说: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可他死了。现在你就是我的儿子了。

我使劲将手抽了回来,装作要擦自己的眼泪。我根本没有眼泪。然后我告诉他:其实很久以来我一直把你当成自己的母亲。

然后她牵着我的手来到一个房间的门前,她对我说:你进去陪陪我儿子吧。我推开门走了进去。死人躺在床上,身上盖着一块白布。旁边有一把椅子,像是为我准备的,于是我就坐了上去。

我在死者身旁坐了很久,然后才掀开那白布去看看死者的模样。我看到了一张惨白的脸,这张脸是我从未见到过的。我随即将白布重又盖上,心里想:这就是我的朋友。我就这样坐在这个刚才看了一眼但又顷刻遗忘的死人身旁。

(有删节)

12.请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情节。(2分)

13.文章开头写我在床上的种种,这对后文叙事有什么作用?(4分)

14.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①既然一个快死的人想见我,我当然是乐意去的。

②街上的西北风像是吹两片树叶似地把我和大汉吹到了朋友的屋门口。

15.许多评论常常将余华和卡夫卡联系在一起。请结合文本,谈谈本文与卡夫卡《骑桶者》之间的相同点。(6分)

16.文章的标题为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有人认为以我的朋友为题更能够体现小说的旨意。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3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18分)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明年秋,也先大入寇,王振挟帝亲征。谦与尚书邝埜极谏,不听。埜从治兵,留谦理部事。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郕王监国,命群臣议战守。侍讲徐珵言星象有变,当南迁。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谦请王檄取两京、河南备操军,山东及南京沿海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军,亟赴京师。以次经画部署,人心稍安。即迁本部尚书。

初,大臣忧国无主,太子方幼,寇且至,请皇太后立郕王。王惊谢至再。谦扬言曰:臣等诚忧国家,非为私计。王乃受命。九月,景帝立,谦入对,慷慨泣奏曰:寇得志,要留大驾,势必轻中国,长驱而南。请饬诸边守臣协力防遏。京营兵械且尽,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缮器甲。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軏、张仪、雷通分兵守九门要地,列营郭外。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竑参之。徙附郭居民入城。通州积粮,令官军自诣关支,以赢米为之直,毋弃以资敌。文臣如轩輗者,宜用为巡抚。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宜用为将帅。至军旅之事,臣身当之,不效则治臣罪。帝深纳之。

谦既死,而亨党陈汝言代为兵部尚书。未一年败,赃累巨万。帝召大臣入视,愀然曰: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亨俯首不能对。俄有边警,帝忧形于色。恭顺侯吴瑾侍,进曰:使于谦在,当不令寇至此。帝为默然。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命谦口数其罪 数:清算 B.王惊谢至再 谢:拒绝

C.以赢米为之直 直:通值,代价 D.上下无固志 固:坚定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 洎牧以谗诛

B.武臣如石亨、杨洪、柳溥者 曩者辱赐书

C.不效则治臣罪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D.帝忧形于色 士大夫请于当道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谦由于口才出众,在高煦投降一事中表现出色,深得皇帝赞赏,班师回朝后得到了和其他大臣一样的赏赐。

B.皇帝在土木堡被俘后,京师上下大为震惊,有人主张南迁,于谦以宋王朝南渡为例,严厉加以驳斥,他的主张得到了当时监国的郕王的认可。

C.景帝即位之后,于谦奏议积极备战,认为应该招募民兵制造武器,据守要地迁民入城,文臣武将各司其职,以应对必然长驱南下的敌寇。景帝完全接纳了他的意见。

D.陈汝言战败之后,皇帝念及于谦,痛惜不已,认为如果于谦尚在,情势必然不至于如此不堪。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

(2)于谦被遇景泰朝,死无余资,汝言抑何多也!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6分)

解连环孤雁

[明]张炎①

楚江空晚。怅离群万里,恍然惊散。自顾影、却下寒塘,正沙净草枯,水平天远。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料因循误了,残毡拥雪,故人心眼。

谁怜旅愁荏苒。谩长门②夜悄,锦筝弹怨。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暮雨相呼,怕蓦地、玉关重见。未羞他、双燕归来,画帘半卷。

【注释】①张炎(1248-1319)南宋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前半生在贵族家庭中度过。宋亡以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落拓而终。②长门:汉武帝时,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冷宫。

22.孔行素《至正直记》载:张炎尝赋孤雁词,有云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人皆称之曰张孤雁。其中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一句该怎么理解?(2分)

23.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将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24.孔子认为周礼集夏商两代之大成,从上述选段中,你能看出他为推行恢复周礼做出了怎样的努力?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韩愈《师说》)

(2) ,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3)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4)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论语选读》)

(5)银瓶乍破水浆迸, , ,四弦一声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父母在,不按揭。

在年轻人房贷首付超过六成要靠父母帮助的当下,有人适时地提出这条新时代格言。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答案:

1.答案:C。A好逸恶劳(w) B妩媚(wǔ) D轻蔑(mi)

2.答案:A。B 作派做派 C联锁连锁D变换莫测变幻莫测

3.答案:C。

A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B鸡零狗碎:比喻事物零零碎碎,不成片段,也比喻无关紧要的琐碎事物。

C吃独食:有东西自己一个人吃,不给别人;比喻独占利益,不让别人分享。

D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从旁助势。(暗带些许贬义)

4.答案:A

B项语序有误,应将毛粗而长放在灰褐色前。

C项成分缺失,在重温前加上我。

D项杂糅,去掉所在二字。

5.参考答案:船中人急切地挥动船桨,想要绕出重重的藕花。就在这时,藕花从中突然窜起了一群受惊的鸥鹭,急急地拍动翅膀飞远了。

6.参考答案:亚运会身材臃肿需瘦身,亚洲特色仍将保持。

7.参考答案:

①它们享受的是奋斗的快乐!

②只有死去的东西,才会随波逐流,才会享受这种安逸和舒适啊!

8.答案:D 屈原的确是一个爱国者不当。

9.答案:A.作者推崇的是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屈原的分析。

10.参考答案:章培恒、骆玉明对屈原的分析认为,是政治上的障碍,指引了文学的通道。也就是说,屈原有美好的政治主张,但参加政治活动时表过于理想化、情感化和自信,缺少周旋能力,难于与环境协调。这一切,在造成人生悲剧的同时也造就了优秀文学。而作者认为,屈原所承受的各种磨练,是一种通向辉煌的必要程序,抽去任何一级台阶,就无法抵达目标。在作者看来,屈原之所以成为了一个第一等的诗人,正是因为他经历了诸多磨难。

11.答案:政治失意,造成了屈原的人生悲剧,却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对所处的环境与个体的政治命运无能为力,但他选择了投江这样一种祭祀仪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自觉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皈依。在这个意义上,自沉汨罗江是屈原作为生命句号的最好的方式。而这一方式的选择,更成就了诗人的伟大。

12.参考答案:在一个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我莫名地被人强行拖去见一个根本不认识的将死的朋友,并为已死的他守灵。

13.参考答案:文章开篇写我在床上挖眼垢搔痒,表明在故事发生的时刻,我正处在无聊而平静的状态之中,为后文写彪形大汉突然闯入,我被拉到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的葬礼上做铺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给全文创设了荒诞的叙事基调。

14.参考答案:①虽然我根本不认识这个所谓的朋友,但是迫于彪形大汉的压力,为避免受到伤害,我决定放弃反抗,跟着彪形大汉去看那个快要死了的朋友。②参考答案: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出了西北风风势之大,暗示了我的身不由己。

15.参考答案:卡夫卡的《骑桶者》通过写主人公骑着木桶去借煤遭拒,最后被煤店老板娘的围裙扇起,浮升到冰山区域永远消失的故事。小说虚构了一个骑着木桶飞翔的形象,深刻思考了人与社会的不通融性这一主题。

余华的《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显示出一种卡夫卡式的荒诞与诡异,小说主人公在一个西北风呼啸的中午步步退让,以致最后被人强行拖去为一个素不相识朋友守灵,并去充当死者母亲的孝子。荒诞不经的行为道出了一种心理体验的真实,即人生在世的不由自主和无可奈何的尴尬境遇。

两部作品都是在虚构辑的世界里描绘人类生活的一切活动及其逼真的细节,以荒诞来再现虚构意义的本质:一种想象的艺术,一种心灵的真实。

16.参考答案: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做标题更为合适。以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为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便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将小说荒诞情节的推进,放在了一个真实可信的背景之下,使得小说的荒诞意味更为浓重。而以我的朋友为题,则适合写人物为主的作品,显然与本文的旨意不符。

17.答案:A 数:列举(数吕师猛叔侄为逆)

18.答案:C 连词,就

A以:凭借的身份;因为 B者:用在列举人名后,类于这些人用于时间词后,表示的时候D于:在;向

19.答案:D陈汝言并非战败,而是所干的坏事败露。

20.答案:谦厉声曰: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21.(1)答案: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

(2)答案:于谦在景泰帝朝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多?

22.参考答案:该句是说雁群飞行能排成一字或人,而孤雁单飞排不成字,故说写不成书信,只能成一点,带回一点相思。

23.参考答案:词作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词人身世飘零之感与家国之痛。全词紧扣一孤字展开描写,烘托渲染,以物喻人,将咏物与抒情合而为一,通过对孤雁的描绘,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感尽蕴含在对孤雁这一形象的描绘中。

24.参考答案:孔子将自己直接系于文王之后,以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自居,将之视为是受命于天的一种责任,并终其一生都在为此努力,在他晚年的哀叹中,虽然饱含了理想不得以实现而年老体衰的悲凉,却鲜明反映了他对周礼的无限思慕与尊崇。

25.答案:

(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梧桐更兼细雨 怎一个愁字了得

(4)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5)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

26.

【参考译文】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七岁的时候,有个和尚惊奇于他的相貌,说:这是将来救世的宰相呀。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了进士。

宣德初年,于谦被任命为御史。奏对的时候,他声音洪亮,语言流畅,使皇帝很用心听。顾佐任都御使,对下属很严厉,只有对于谦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胜过自己。护从皇帝驻扎在乐安时,高煦出来投降,皇帝让于谦口头数说他的罪行。于谦义正词严,声色俱厉。高煦伏在地上战保,自称罪该万死。皇帝很高兴。班师回朝北京,给于谦赏赐和各大臣一样。

正统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野极力劝谏,不听。邝野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待到英宗在上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监国,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肯定了他的说法,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按照次序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于谦立即被升为兵部尚书。

当初,大臣担忧国家没有君主,太子年幼,敌寇将至,请皇太后立郕王为皇帝。郕王一再害怕地推辞。于谦大声说:我们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不是为个人打算。郕王于是受命。九月,郕玉即帝位为景帝,于谦进去回答问话,情绪激昂地哭着说:敌寇得意,留住了皇上。必然轻视中国,长驱南下。请命令各边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京营士兵的器械快要用完了,需要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制造器械盔甲。派遣都督孙镗、卫颖、张辄、张仪、雷通分兵据守九门重要的地方,军队驻扎在外城的外面。都御史杨善。给事中王囗亦参与这些事,迁徙外城附近的居民进入城内。储存在通州的粮食,令官军自己去支领,用装足的米作为代价,不把粮食留给敌人。文臣像轩倪这样的人,应该用为巡抚。武臣像石亨、杨洪、柳博这样的,应该用为将帅。至于军队里面的事情,我自己承担,没有成效就判我的罪。对他的意见,皇帝全都认真地接纳了。

于谦死后,由石亨的党羽陈汝言任兵部尚书。不到一年,陈汝言所干的坏事败露,贪赃累计巨万。皇帝召大臣进去看,变了脸色说:于谦在景泰帝朝受重用,死时没有多余的钱财,陈汝言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石亨低着头不能回答。不久边境有警,皇帝满面愁容。恭顺侯吴瑾在旁边侍候,进谏说:如果于谦在,一定不会让敌人这样。皇帝无言以对。

高三语文下册3月调研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点击显示
【2016届高三语文下册3月调研试题(有答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70250/
考前练习推荐
热门考前练习推荐
  • 课后练习
  • 暑假作业
  • 寒假作业
  • 家庭作业
  • 考前练习
  • 总复习
  •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