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一节语文课的时间、空间是固定的,对每个教师都一样,但不同的教师上的课,效率、效果是不完全一样
的。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采取班级教学的形式,学生的语文能力得法于课内,所以课内也就十分宝贵、重要。
怎样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成效?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充分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与人文教育的结
合,其综合性非常强。关于这一点,我已撰文阐述,在此不再重复。
第二,课堂教学应该立体化,多功能,一箭数雕,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情操陶冶于一
炉。比如初中教材有《晋祠》,我在教这篇课文时起始阶段就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首先请每一位学生用响亮
的完整语句介绍一处名胜古迹,学生从上海小刀会故址讲到西藏布达拉宫,从杭州的西湖讲到长白山的天池。
这个环节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一)传递信息,扩大视野——一个同学讲一处名胜,几十个同学就讲几十处
,相互进行了知识传授;(二)培养说的能力;(三)发展智力——当学生站起来讲杭州“柳浪闻莺”、“三
潭印月”的时候,自然会唤起记忆,展开想象;(四)陶冶情操——让学生知道中国数千年文化平铺在中国大
地上,名胜古迹无处不在。这个环节只用了一分半钟时间,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盎然。于是我顺势引
导他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拿出一本厚厚的《中国名胜词典》,说山西名胜的第一个辞条就是晋祠,让学生打开
练习本听写。听写完之后,又齐读一遍,校对一下。这样做,试图达到下面几个目的:(一)激发求知欲,在
教学全过程中不断调动求知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学习;(二)培养听写的能力,
我是用记录速度读的;(三)检查阅读的准确度——让学生听写之后,每一句再用号码标出来,然后以浏览速
度对照课文,看哪一句可以跟哪一段对应。有个学生说数字不对,课文说晋祠离太原40里,而词典说离太原25
公里。究竟哪个说法对呢?我让学生再仔细读,学生们说都对,因为课文说晋祠在太原西40里,词典说在太原
西南25公里,那个学生是漏看了一个“南”字。于是我总结说:“漏看一个字,就差十里路,真是‘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呀!”学生因而切实感到阅读要准确,不能粗心;(四)锻炼比较思维的能力,让学生区别词典
与一般文章的写法有何异同;(五)激发民族自豪感,让学生知道在那么早的年代,我国就建造了那么高超的
建筑物。这样,“一箭数雕”,两节课学完,百分之八十时间都是学生在学,读、写、听、说,老师只起指导
作用。
举《晋祠》的例子,旨在说明几个问题。第一,课的出发点要搞清楚,是从教出发,还是从学出发,不能
弄错了。施教之功在于引导,点拨,启发,开窍,而不是自己在讲台上讲个没完,占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所
以课堂教学一定要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第二,建立有效的联系网。课堂教学是有结构的,传统的结构是单向
型的,直线往复,即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问,老师答。这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也有不小的缺陷,导致有些
学生只习惯于当听众,而不积极主动思考。所以要转变为辐射型的、网络式的,让教师的教作用于每个学生,
每个学生的反应再作用于教师。同时还要注意“兵教兵”,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教的主
导作用和学生学的主动性。学生一旦主动了,教师就会跟着长学问。有一次我教《白杨礼赞》,一个女生突然
举着手说:“我想不通,白杨树不成材,楠木是贵重的木材,茅盾为什么赞扬白杨树,贬低楠木?我是个小孩
,人微言轻,但有的大作家也说白杨树是不好看的!”说着,她从课桌中拿出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说文
中写白杨树“叶子硬得像金属,枝条也不美”。我虽然以“象征手法,景随情移”向她作了解释,但这个问题
是我备课时从没有想到的,这促使我更进一步的思考,以弥补备课的不足。
第三点,课一定要有鲜明的节奏。语文课最怕上成模糊一片,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有很强的目的性,
至少一堂课的起始、高潮、结尾三个段落要清晰明了。课的起始阶段不能疲疲沓沓,要如爆竹鸣响,如京剧中
的“亮相”,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这一点应根据情况进行灵活设计。我教《藤野先生》,开始就使用了直观
教具,先问“朝花夕拾”的含义,让学生明白这本散文集是回忆性的;然后拿出鲁迅在厦门大学时的照片和东
渡日本时的照片,让学生观看。学生看惯了鲁迅的标准像,还没见过他年青时的照片,所以感到惊奇,注意力
马上就集中了,而我也就不用介绍时代背景了。教《孔乙己》时,我开头就制造了两个悬念。第一个悬念是:
我告诉学生,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也无不被这个苦人儿的形象所感动。据鲁迅先生
的朋友回忆,鲁迅在世的时候,对他创作的小说最喜欢的是《孔乙己》(学生没有这个知识,一听耳朵就竖起
来了);鲁迅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它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读后请大
家回答。接着,我又推出另一个悬念: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
剧,而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悲剧。悲剧一般是使人泪下,而我们读了《孔乙己》以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
是内心感到一阵阵的痛楚,这究竟是命运的悲剧、主人公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悲剧?因为这个悲剧是在人们
的笑声中进行的。这样,学生带着悬念去学,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完之后回答说:它既是社会(清末下层知
识分子)悲剧,也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一个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还不肯脱掉长衫的下层知识分子的性格
悲剧。所以,我觉得在课的起始阶段,一定要花一点功夫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课启动完毕之后,即进入阅读分析、训练学生读写听说能力的阶段。这个阶段,必须把握好课的高潮。上
一堂课就和写一篇文章一样,好课应该是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篇优美的散文,其中有老师的智慧,学生的闪光点
,有读写听说的结合。同时,课一定要有节奏,要有张有驰,张驰结合,起伏有致,疏密有节。有时训练密度
要很大,有时要缓解一点,这是基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生理状态。青少年的自控力是不可能45分钟始终全神贯
注的,老师要意识到这一点,要有节奏的、一浪推一浪的组织教学内容。教学一定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胸中有书”就是胸中要有教材,有教学目的,有教学大纲,对教材要烂熟于心;“目中有人”,就是要明
白老师只是导演而不是演员,要让学生多表演、多训练。我常跟青年教师讲,45分钟要全把握好是不容易的,
但可先上好一刻钟的课,组织一个高潮,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
课的结尾当然也不能松懈。语文教师天天要跟学生见面,因此不能“毕其功于一课”,要想着今天的课应
撒一个求知的种子,为明天做伏笔;有些问题可以暂且搁置,也可以留着问题下课讲,也可通过讨论逐步解决
。我教《藤野先生》,采用的是在多个环节让学生质疑的办法。因为这篇课文学生比较生疏,所以我就让学生
多提问。学生问了许多问题,其中有的问题问得非常好。例如一个学生说:课文第一句话就有语病,“东京也
无非是这样”,“也”字是连接性的关联词,前面没有句子,怎么能用“也”呢?我没有立即回答,而让学生
思考、讨论,使他们明白“也”字含有许多潜台词:鲁迅先生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但到东京
一看,那里的留学生醉生梦死,所以说“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把握课的节奏,还必须注意速度的问题。十九世纪蒸汽机时代、二十世纪内燃机时代已经结束了,而今是
信息时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了。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和时代,适应经济建设,所以语文课必须训练学生思维的
敏捷性。在教《春》的时候,我就采用了“面上开花”的办法,让学生讲一讲有关“春”的美言佳句,一分钟
之内,学生说出了“万象更新”、“大地回春”、“春回大地”、“春雨霏霏”、“万紫千红总是春”等语句
,既活跃了气氛,又锻炼了思维的敏捷,扩大了思维的容量。
第四,课要讲究容量。提高效率,必须有容量作保证,才能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情操
陶冶于一炉。提高容量的关键,在于讲和练的角度要准、方式要活。《七根火柴》描写无名战士牺牲前的那段
文字十分感人,我的教案第一次是想这样提问学生:无名战士牺牲前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是怎样的?但我马
上感到,这样的提问苍白无力,角度太糟了,于是划掉,改成:无名战士临死前说了哪些话?有哪些动作?表
现了怎样的思想?可是这样的提法也不行,我立刻又把它否定了。我想起了许多音乐作品的主旋律一出现,就
能打动听众的心,震撼人们的心灵。于是我重新思考,调整了提问的角度: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的话语是
什么?最后的动作是什么?与常人比有什么不同?反映了他怎样的心灵?当两个“最后”的字眼一出现,学生
的感情立刻就调动起来了。所以,同样一个问题角度的选择至关重要,一定要想法拨动学生的心弦,使语言和
思想双管齐下。
第五,要有时代活水流淌。学生跟教材的距离很大,古文好比是天书,外国文学距离也很大,即使是现代
文学,也多是三十年代的。教师应精心备课,缩短学生与教材的距离,想方设法把现实生活引进去,使课堂教
学中有时代的活水流淌,课文不管是古的还是洋的,一律拿来为我所用。比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跟
我们所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相差很远。我教这篇课文,特意放在国庆节一过以后就教,采用对比的手法,让学
生回想一下:1900年中华民族是怎样的情况?从1840年以后中国遭受到多少屈辱?无数志士仁人前仆后继,寻
求救国的道路,康有为、梁启超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梁启超变法失败,逃亡日本,仍念念不忘国家的强盛,
写了《少年中国说》,表达爱国情怀。用今日国庆的欢乐去映衬昔日的苦难,学生很快就能把近代的爱国思想
与今日的爱国思想联结起来,意识到《少年中国说》尽管有时代局限、阶级局限,但它毕竟“有一颗中国心”
;过去的人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今天的青少年呢?教过去的文章,如有时代活水流淌,学生就会感奋,学习
语文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当然,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不仅仅是教学技巧问题,还与教学观念有关。教文要符合育人的大目标,
老师要站在育人的时代的制高点上,时刻想着培养的是明日的建设者,是21世纪的人,所以要以语言训练和思
维训练为核心,让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千万不能搞机械训练。另外,老师要学而不厌,打好功底,做一个知识
的富有者。一个功底深厚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自己回想起来,在初中时遇到一位擅长教现代文学
的老师,高中时碰见一位擅长教古代诗词的老师,使我打下了语文的“幼功”,为后来改行教语文奠定了基础。
语文教学难是很难,但其乐无穷。我从22岁登讲台到今年66周岁,44年的教坛生涯,我觉得教语文使我生
命的价值更实在了。我能有机会涉猎祖国语言文字的宝库,和那么多的文人学者对话,受他们的熏陶感染,这
是人生一大幸事。虽然岁月无情,我已是“黄昏”之年,但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却是“齐鲁青未了”。我觉得
教师的价值是在学生身上体现的,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青年教师们只要珍惜青春、刻苦钻研、努力学习,就一定会有才人出、能人出,有成批的语文教育家出现,不
仅在国内有名,而且要把汉语教学打向世界,使得世界各民族像学英语一样,将来能学我们的语言。这是我的
想法,在我们这一辈可能是奢望,但在下一辈,在年青同志身上,是能逐步实现的。我以一个教育战线老兵的
身份,向同志们致以殷切的希望:不要成为教书匠,要成为教育家,成为语文教育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