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2025-02-12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初步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会认五个生字。 教学重点: 自主学习、探究,了解空气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在我们身边的各个地方,植物、动物的离不开空气。
教学准备: 课件或录象(出现空气在水中、在空中、在物体中、在身体中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 前几课我们学习的都是关于科学的课文,了解了电脑棋手、认识了茅以生,知道了达尔文,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略读课文。
板书课题:空气在哪里
二、读课题,质疑: 齐读课题:注意“哪”字的读音: 板书:那、哪,进行区分。 再读课题:注意语气,质疑:什么句?为什么没有标点? 使学生了解文章题目不加标题的常识。
三、自由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检查。 3.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题目中的问题是谁提出来的? 4.熟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课件出示: 小猴在哪里找空气?找到了吗?它知道了什么? 5.自学感悟。
四、交流汇报: 1.小组交流。 2.合作填写表格: 空气所在肺里 作用供氧气 3.总结:空气究竟在哪里?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1.自愿结合,人数、形式自选。 2.练习朗读。 3.汇报、评议。 六、布置作业:从下列作业中任选一项。 1.调查、了解空气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作用? 2.续写课文。 3.设计关于空气的手抄报。
点击显示
【《空气在哪里》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教案:鸿门宴
《书的世界》教学设计之一
怎样读东坡词
四个太阳 教学设计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长春版《三字经(节选)》教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造成这一奇异景观的原因是?
教师节的礼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72432/
上一篇: 三年级《狐假虎威》教案设计
下一篇: 《冬眠》之想做读写
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