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
一、 教学目的:
1 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 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 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 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 教学课时:
四课时
四、 对本单元的整体思考: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文学色彩最为浓厚, 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后。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个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欣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必须要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具体的时间、地点来进行。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作者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后,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累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该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 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 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
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马上就要产生。”
《前》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二) 作者与文体
1.关于苏轼
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苏轼的文章如波澜迭出,变化无穷,无论什么样的题材,在他的笔下都表达得新鲜贴切而又明白晓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用古代散文的笔调写赋,叙事,写景,抒情,说理浑然一体,想象丰富,哲理深邃,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我们的课文所选是他的《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为“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为“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书法:列“苏黄米蔡”之首
(米:米芾。蔡:蔡襄)
元丰5年写的“两赋一词”是:
《前》、《后》、《念奴娇·赤壁之战》
3.关于“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
“赋”着力于铺阵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都是文赋的佳作。
板书课文题目
(三) 教师配乐朗诵全文。
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投影展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 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 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四) 学习第一段
1 抽读第一段,正音。
2 全体朗读一遍。
3 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讨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按照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顺序,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单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 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澄澈、幽美。
(五) 学习第二段
1 抽读第二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 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作者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 作者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哀怨、思慕、啜泣、倾诉)
4 歌是欢乐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作者“力求排遣苦闷”,这个矛盾应该怎样解决?请大家认真思考之后讨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如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考。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考、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 其实,作者的心情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所有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历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后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了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小结两段
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 对于古文,我们一定要做到在熟读的基础上自然成诵。
2 组织朗读。
① 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② 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③ 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④ 学生自读三遍。
3 组织背诵。
① 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根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② 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③ 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情况。
④ 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六) 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写景 抒情
乐 悲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
第三、四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 新课:
全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和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洞箫吹奏的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文章重点便新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全文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一、 二两段大意如下:
第1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幽美境界,为全文定下悠扬和谐的音调。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萧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悲哀,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二)指导学生翻译第三、四、五自然段:
难词难句提示:
(三)概括第3~5自然段大意:
第3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第4段写作者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对生活旷达乐观的态度。
第5段写客人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
(四)鉴赏重点
1.构思精湛、缜密、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
散文贵在以意贯穿全文,本文抒情脉络清晰、明了,由月夜泛舟的舒畅,到怀古伤今的悲咽,再到超脱人生的欢快。整个情绪的转换由喜转悲为乐,线索的起伏形成文章的波澜。作者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文章开始的写景,与作者超然旷达的心境相映成趣,也为下文的抒情,议论奠定了基础,而哲理的简述,则画龙点睛,道明本文的主旨,表达了苏轼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
2.善用比喻,语言优美形象。
作者写上以风物之美,给读者以无尽的艺术享受,如开篇,作者的清风,白露,高山,流水,再加上月色,天光,交织组成了一个“羽化而登仙“的澄清境界,使读者陶醉其中,组者还借助夸张,想象,运用精细的刻画和生动的比喻,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报表县得十分形象,真切,使人如闻其声,几乎也要凄然落泪。
3.“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
《前》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 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五)课堂练习: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前(节选) 苏轼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子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1、下列四组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相与枕藉乎舟中 且夫天地之间
C.抱明月而长终 D.不知东方之既白
而又何羡乎? 目遇之而成色
2、对文中划线的四句话的翻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确实是一代英雄。
B.“哀吾生之须臾”:哀叹我们人生短暂。
C.“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人生的成功与失败是有规律是,不应消极。
D.“不知东方之既白”:不知不觉已经天亮了。
3、对文中“客”与“苏子”的观点转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客人高度称赞了曹操这样的英雄,委婉都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伤感。
B.客人大有“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的苦恼和无可奈何。
C.苏子的思想则较为积极,水长流,月永生,宇宙和人生都是永恒的。
D.苏子还认为,只要投人大自然,能及时捕捉造化的各种美,人生就是幸福快乐的了。
4、对本文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主客对答实际上都是作者一人的化身。客的观点代表了苏轼的生活苦恼,主的观点则代表了苏轼的超脱领悟,
B.本文即是一篇抒情小赋,而就其内涵来说,更是一篇哲理小赋,包含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C.看得出作者苏轼这时对人生的看法还是积极乐观旷达的,是能够融入大自然并享受大自然的。
D.不论是从文体角度还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比较,本文和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很为接近。
(六)作业 :
1.背诵全文;
板书设计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