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该何去何从?——访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家声
中国教师报编者按:在人类历史中,文化、文明是通过教育这种社会遗传方式延续下来的,因此可以说,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传统文化也是重要的教育材料。然而,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学校教育却对传统文化避重就轻。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面对传统文化的失落,应当如何在现代教育中加以拯救?为此,我们访问了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李家声。
爱国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觉得更多地应该体现为热爱祖国的文化。
中国教师报: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人开始质疑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有人认为那些老古董的东西,已经腐朽、过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不如丢了算了。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李家声:文化是很重要的,这是一个民族的安身立命之本。你必须得承认,中华文化,或者说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上惟一仍在传承的古文明。四大古文明,为什么只有我们的中华文明能够传承下来呢?就从这点看,足以说明它的价值,足以说明它“好”了。如果它不好,它就一定会被淘汰,因为历史是有义但无情的。经过了历史的淘洗和检验,我们的文化实在是太美了。就像我刚刚给学生讲完的唐诗宋词,只要你有相当的文化程度,它就像美酒一样,沾唇即醉,你想说我不受它影响都不可能。所以说,它是很吸引人的。这么好的东西,你能抛弃它吗?
人们常说,要灭一个民族,先灭其文化。那么反过来,只要一个民族的文化不灭,它就有希望。我们可以以史为鉴。比如说满清,一个少数民族,为什么能够统治中华二百多年?原因就是他们认可了中华文化。反之,太平天国,按理说,推翻满清应该说是自明末以来大家盼望已久的一件事,可是最后,为什么却很短命呢?而且像曾国藩这样的知识分子,反而去镇压他呢?就是因为他不认可中华文化。从他的所作所为,我们就能够看出,谁要是和文化逆着干,必是没有好结果的。我们这个民族,这么大的面积,有统一的语言,统一的文字,是什么把人们凝聚在一起?应该说是我们的文化,这是多不容易啊。你看看欧洲,那是多少种语言啊,从这可以看到我们强大的凝聚力。我们怎能抛弃它呢?
有很多事情往往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我经常到世界各地去,有时候跳出了我们这个文化圈子,再回头看,也是一个佐证。比如去美国的华人,他们到了美国,是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生活,可是,他们到了美国之后,最感到不足的就是文化。这些人是有比较的,这些人他们能在美国混出来,都是精英啊。他们比较之后,发现那里文化不行,不如我们的中华文化,因而更加倍地珍惜我们的文化了。美国很多华人社区,他们的心非常地齐,一有闲暇时间,大家都聚在一起,看看书法,读读中文报纸什么的。我有一个朋友在美国,当他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了“洋鬼子”了,自己晚上常常落泪。所以说一旦离开之后,才会更加感到珍贵。再比如,马来西亚的华人,他们把中华文化保存得那么好,看得那么珍贵,是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文化的“好”。
当然,当代的西方文化中,有很多好的东西,而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确有一些跟不上形势的东西,有一些局限的东西。对于西方文化中的好东西,我们应该吸收。不能视而不见,闭着眼睛,说“不好就是不好”,这是狭隘的。但如果你说我们的文化就是不行了,要抛弃它,我觉得还没到那个时候。我们也不能因为过多地看到我们的文化中束缚人的东西,又看到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东西,就觉得我们文化不值得珍视了,这是一个片面的想法。
好在这个倾向不是那么重,一些有深度的知识分子,还是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大声疾呼着。再有一个,请大家相信,咱们的文化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所以我们既忧虑也不必为它忧虑。历史往往是一段直线,未来就是今时之延长,“过去”是我们现在这段时间的往前延长。我认为我们不是五千年的文明,而是近万年的文明,汉字差不多就有一万年的历史,我可以考证,一万年,我们的文化都没有断,将来能断吗?所以我们不用过于忧虑。不过,我们发现问题,还是能解决为好。不然会受损失,就像文化大革命,虽然我们挺过来了,但是损失却是很大的,难以弥补的。
我们经常说到爱国,而且往往把这个看作是第一位的,然而爱国有时候太抽象了,或者说太宽泛了。爱国是一种情感,爱国体现在什么地方,我觉得更多地应该体现为热爱祖国的文化。
我们在中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讲“四书五经”。
中国教师报:目前,我们的学校教育里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很是不够,所以有些地方出现了复古的“私塾”。您认为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就是给孩子讲“四书五经”吗?
李家声:我们在中学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是给孩子讲“四书五经”。我觉得我们现在有些地方搞传统文化教育,有点流于形式了。他们看到传统文化的危机,所以就让孩子们穿上古时候的衣服,让老师穿上长衫。我觉得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了。难道我穿着西装革履,就不能讲传统文化了吗?有些地方让学生读经,摇头晃脑的,也没有必要。《论语》是要读,但也不是非要从两三岁的孩子就开始。两三岁的孩子可以熏染,比如,告诉孩子,“你要是不明白就问啊”,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小孩子一听,噢,这句话是这么个意思。要是你告诉他“吾道一贯之,忠恕而已”。小孩子能懂吗?就是大学生,甚至研究生,也不一定能读懂。
所以,我觉得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不要去追求形式,毕竟我们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了,孩子们要学的东西很多。
中国教师报:那您觉得在学校中该如何进行这种传统文化教育?
李家声:我们可以看看一些学校的做法。比如,北师大二附中,就对传统文化极为重视,在校园里营造了很好的文化氛围。他们校园里经常播放的是古曲、古乐,把古代先贤的语录贴在校园里,还有各种文学社团,比如进行古诗词朗诵、古诗词写作,这就形成了一种氛围。我觉得他们做得就很好。把这些事情做好了,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国教师报:有些老师担心在学校开展了传统文化教育,会不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李家声:其实不会的。我能够理解这些老师的担心,因为老师在学校的工作都是高考指挥棒在起作用。其实这些事情和高考并不矛盾,学生的文化素养好了,就会提升道德标准,也会提升对人生价值的认识,做事会更加认真,各方面的优秀品质都会得到提升。刚才提到的北师大二附中的文科试验班,是全市高考成绩最棒的,考上北大的学生数也是最多的。这就证明在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与“升学率”并不矛盾。
首先不要让孩子对文化没了兴趣,这是最主要的。
中国教师报:在学校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们的态度怎么样?他们会欢迎吗?
李家声:我觉得只要老师讲得好,孩子还是很喜欢的。就拿我们北京四中的孩子来看,他们还是很珍爱我们的文化的。其实只要你爱国,没有不喜欢这种文化的。关键在于不要把传统文化理解得太偏狭了,应该多让孩子看到它的博大精深,以及美的特质。比如有一次,我在我们学校高二开了一个讲座——“汉字与文化”,应该说是挺枯燥的东西,后来讲着讲着,我发现外面天都黑了,我一看表,原定在四点半结束的讲座,已经超时了很久。于是我说,不讲了,到此打住吧。没想到,孩子们都不愿意,在底下嚷嚷“别介,李老师,您讲”。可见,孩子们还是喜欢的,只看我们怎么教了。
中国教师报:那么如何让孩子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
李家声:首先不要让孩子对文化没了兴趣。这是最主要的。现在学校的很多做法,是让孩子没了兴趣。
中国教师报:您觉得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反而让孩子没了兴趣呢?
李家声:我觉得是因为急功近利,浮躁。其实整个社会都是如此,我们教师也不例外。我最近作为评审员参与了“多媒体教育”的评审工作,结果我发现怎么好多人的东西都一样呢?后来才知道,原来网上都有,你要哪节课的都有,甚至年终总结都不必写,网上也有。你说多浮躁啊。
教书这种工作是骗不了人的。老师靠浮躁得到的东西,一定感染不了学生。这一点有的老师不懂啊。我刚讲完《琵琶行》,那里面的琵琶女“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为什么呢?我们看真正融入感情的演员,出来一句话没说,往那儿一站,那种眼神,观众已经被他感染了。他一定要有自己的深深的体悟和领悟,感情的投入。这也难怪,有的老师就是在网上,这一点,那一点,相当丰富,大拼盘,多好啊,可这种很浅的东西,学生决不买账。谁也骗不了人。你肤浅的东西,绝对感染不了人;而深的东西出来,不说话,大家都会感觉到。
中国教师报:您是语文老师,您认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如何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李家声:多展示这种文化的“美”的特质,尤其是教语文的老师,我们的教学大纲就说了,“语文,是交际工具,具有人文性”。人文性,更多的就是文化性。
首先,教材中,经典的东西,必不可少,绝对不能冲掉。现在有些人认为,冲掉,不要它。甚至有人都认为不必学语文了,有这功夫,学英文吧。现在这样的论调都出现了。这是不对的,有些文章是一定要留的。我们以前的教材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从《诗经》到龚自珍(龚自珍应该说是古典文学最后一位大家),都应该让学生知道。
你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个东西“好”,如果他们认识不到这个东西的“好”,他们肯定要自己去找东西。现在很多东西很令人迷惑,就说这网络,大家都沉浸进去,孩子也沉浸进去了,尤其是网络游戏。一些少年,因沉迷网络而迷茫,甚至自杀,很是让人痛心。从我当老师这个角度说,就是老师的问题,你没拿最美好的东西吸引住他,他就要自己找个东西。我是从老师的角度来说,也许犯了众怒。你看看现在的语文课,你不信问问学生,最不愿意上的就是语文课。这是多荒唐的事情。应该最吸引学生的就是语文课了。当然也不怨老师,就是那么多问题,不能让老师专注的做这些事情。比如一些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教学的管理,弊端太大了。咱们也当过学生,语文课就是要大量的读优秀的作品,读得多美啊!可是现在的语文课呢,一节课,就光让学生选ABCD了。刚才我上课的时候,还很激动,中国唐宋时期,是世界上最辉煌的时期,李杜韩柳,这些大文学家,谁让他做ABCD的选择了?把孩子那点兴趣都磨没了,好像现在不这么做就不是合格的老师。包括我们四中,都有这样的苗头了。所以我刚才对学生说,你们就认认真真地读文章,只要你自信,我是认真读文章了,我读懂了,上课认真听了,什么作业都可以不做。有些作业太磨孩子了。当然之所以有的老师、有的学校这么做,是因为高考指挥棒在那儿呢。以前有位专家来四中说:“教育是双刃剑。”我当时听了极不以为然,怎么能把教育都看成是双刃剑呢?现在回过头来看,的确如此啊。而且负面作用,太大了。四中的孩子很有思想,他们说,他们小学说是六年,实际上,六年级一年都没干什么,就在那里整天磨呢,准备考初中;初中又有一年是在那儿磨呢,这个“磨”不起好作用,它把孩子的兴趣都磨没了。
刚才说了教材要选择那些能够体现我们文化中具有美的特质的一些经典的东西,再者就是,作为语文教师要有这方面的素养,不但能够把这些美的东西讲出来,而且要开掘其美质,把美的东西给学生,引发学生对我们文化的热爱。他热爱了,自己就会去传承。所以老师要在教材中,给孩子挖掘一些文化中的闪光点。比如讲到司马光,你可以给学生讲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然后不仅仅停留在这个故事上,继续告诉学生,就是这个司马光,后来当了宰相了,而且是宋朝的宰相,宋朝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古语说:“汉看将,宋看相。”从小时候砸缸就看出来,这孩子很有出息,后来果真如此。如果老师知道的多,就给学生讲讲,司马光这么有出息,他是怎么刻苦读书的,多么勤奋的工作,写资治通鉴,小孩子不懂,你可以把大书抱来,你看现在铅印都要这么多,他一边当宰相,还一边写了这么大部头的一部书,多了不起。现在人们都失眠,他是怕自己睡着,于是睡的警枕,就是一个圆木,只要一动,就醒了,唯恐完不成。你能讲出这么些东西,孩子自然就会爱听。再有,你在讲到屈原的时候,可以结合我们的生活,聊聊端午节的故事等等。凡是教材提到的这些闪光点,你都不要局限在教材中,现在有些老师,就是那点教材,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可以去挖掘一下,教材里有很多东西。
再有,我觉得我们要把很大的事情,渗透到很细小的方面去做,教学的每个环节都是如此。你比如汉字,现在教师都喜欢弄个笔记本电脑,梆梆梆,就敲出来了,学生感觉不到融入你情感的字,这就是一种欠缺。老师每写一个字,字中都含蕴着对文化的情感,学生是能够感觉到的。所以,教师要好好地用手写字,要让学生也好好地用手写字。再比如讲古典诗歌,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你应该能写出点诗来。
所以,我们的老师有必要加强自身在这方面的学养,只有自己的学养丰厚了,才能积极对孩子进行渗透。
我觉得作为教师,还是应该对传统文化加深认识,然后传承它。
中国教师报:教师该如何提高自己的传统文化素养?
李家声: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么的博大,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大量的阅读,只要感兴趣,能够读进去就行。读进去之后你就会发现,你会渴望开掘了,会渴望扩展,会渴望深挖。为什么在大学要写一篇论文呢,实际上就是这个目的,让你向深处开掘一下。
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好,很多老师都没有认识到,好就好在,先学。教师是个求知的职业,因而在文化方面应该积极地求知,不但要求知,还要达升。我给青年教师讲,我从教30多年,我的体会就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教师来讲最重要的不是“教”,现在人们错误的把所有力量都放在“教”上了。整天,区里的、市里的教研,都在那儿听课,公开课,怎么教,错了,经验歪了。什么叫做“先生”啊,就像孔子说的那样,我就比你们大几岁,我先学了,所以教师定位的应该在“求知”上。一个知识很深广的老师,不受学生欢迎?我想不太可能。
中国教师报:您能具体谈谈吗?
李家声:我觉得教师多阅读一些传统文化的著作,对自身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比如《论语》,我觉得它就应该是我们国人,乃至于东方人的《圣经》,就其对人自身的指导作用和对社会的和谐作用来说,我觉得没准还高于《圣经》呢,因为它没有那么多的宗教性,对于社会的和谐有着极大的作用。我自己也研究《论语》,《论语》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在30年前,我就说,《论语》就是一本讲“和谐”的书。读读《论语》,这对自身提高人文素养是大有益处的。首先就是个人和谐,包括你的思想和你的行为,怎么和谐,你的生活怎么和谐,你的家庭怎么和谐,人与人的情感怎么和谐……论语都说了。第二是人群的和谐,像我们语文教研组怎么和谐,一个学校怎么和谐……如果一个校长,让老师都有这方面的素养,你的学校保证和谐,你这个校长就好当极了。第三,往大里说,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乃至世界和谐。
举个例子来说吧,《论语》开篇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一句,强调了学习的重要,学习应该作为人生的第一需要,因此我就理解,你要学知、要提升自我,这样你才能和谐,没有这些,是不行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实际上说的是要交际,要友人,要和别人相友爱,这样就可以促进人群的和谐。“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说要加强修养。《论语》谈的都是具体的事情,尤其是这句话,“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的是要包容,要能够容人。如果人人都不能容人的话,不就乱了吗?要能够换位思考,这不就和谐了吗?
再有,孔子说:“吾道一贯之。”
究竟是什么呢?孔子没说,孔子的弟子,由子说了:“忠恕而已。”所谓“忠”,从古文字来说,什么叫“忠”,就是尽心尽力为别人,不是为自己,为自己就不叫“忠”了,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道德标准,就是舍己为人。孔子也提出了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就是待人如己,“己欲达而达人,己欲利而利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都是基本的道德标准。所谓“恕”,就是宽容,一个“恕”字,提出了容他,能容别人,包括容别人不同的见解,这是最高的哲学境界了。就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孔子思想多么的先进,拿到现在也是最先进的。
因而,我觉得作为教师,还是应该对传统文化加深认识,然后传承它。我们靠这种文化的养育,我们也要回报这种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有回报的义务,也有传承的使命。
李家声
1950年3月生,北京市人,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中学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第四中学语文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教科院兼职教研员,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在《中小学教材教学》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语文教学、古代文学研究论文多篇,参加多种文学理论著作的编写工作。多次参加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工作并为负责人。编写的《北京四中高中文言文辅助教材》在全国影响很大。有多种著作出版,如《中学古文知识故事集》、《科川集较注》等,尤其是50万字的专著《诗经全译全评》,可见辛勤付出与收获。主编、编写了多种中学教学参考书籍,为中学教育教学作出了贡献。
文章出处:中国教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