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翻译 语文 练习题 考前练习 高二语文下学期周考试卷

高二语文下学期周考试卷

考前练习   2024-12-02

【高二语文下学期周考试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箭镞(zú) 膻味(shàn) 两栖(qī) 卷帙浩繁(zhì)

B.瞥见(piē) 秸秆(jiē) 憎恶(zēnɡ) 玲珑剔透(tī)

C.鬈发(juǎn) 脚踝(huái) 掺和(chān) 花翎帽子(línɡ)

D.鲑鱼(ɡuī) 船舷(xián) 堵塞(sāi) 面露愠色(yù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宅邸 惊惶 颤巍巍 喋喋不休

B.蹒跚 赝品 矮礅礅 高朋满座

C.踯躅 飓风 肺痨病 美伦美奂

D.痉孪 屠戮 妊娠纹 万籁俱寂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李和老张都是胜利汽修厂的工人,它俩平常不怎么来往,这次老李纡尊降贵,邀请老张一起观看近期热映的电影《老炮儿》。

B.土耳其总统对欧盟处理难民问题的方式提出了批评,他认为欧盟熟视无睹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并未真正向难民打开大门。

C.在校友见面会上,现就读于华盛顿大学的郑力鹏同学正告学弟学妹们不要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应多参与公益,努力追求人的终极幸福感。

D.阅兵式上,随着“向右看”的口令,英姿飒爽的白求恩方队的女队员们一齐向右方敬军礼,看上去一点儿也不比男兵缺气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俄罗斯领导人在与美国打交道时和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打交道一样轻松,俄罗斯领导人不会轻易改变立场。

B.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北京、上海等几个超大城市,饱受交通拥堵和雾霾的困扰,都在调整经济增长模式,把污染严重的工厂迁移到其他地区。

C.以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秦宣太后为原型的古装剧《芈月传》,创造了东方卫视自建台以来的最高收视记录,该剧的成功靠的是郑晓龙团队的辛勤付出取得的。

D. 要彻底消除恐怖主义威胁,西方大国必须改变现有策略,增强政治平衡格局,清除极端思想,不让恐怖主义有滋生的土壤。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绪论,也称序言,是指著作前的概述部分,用于说明作者撰写著作的目的、过程、资料来源,并扼要地说明书中所阐述的观点或结论,使读者先得到一个总概念。

B.《项脊轩志》的作者归有光是清代著名的散文家,著作有《震川文集》等。他的散文素以平淡自然、不事雕琢见称,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C.《长亭送别》选自王实甫创作的《西厢记》,《西厢记》曲词雅致,意境优美,被称为“杂剧之冠”,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戏剧作品之一。

D.《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表达了庄子的人生态度,充分体现了庄子散文寓说理于寓言和重言中的特点,富有现实主义色彩。

6.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书法的发生,要追溯到人们对于语言的态度。中华民族对语言背后意蕴的重视,远远超过语言本身。 这种叙述清楚地表明了中国书法的一个特征:它与汉语的使用密切相关。

①人们很快发现书面语言的外形——视觉图形是一个很好的中介。

②于是,在运用语义来表达的同时,对书写的结果——字的外形加以更多的注意。

③因此人们总是在语义之外去寻找帮助表达那些“言外之意”的手段。

④长此以往,人们的视觉、书写、心理渐渐汇合成一种有关联的整体,书法便在这种关注、融合中诞生。

⑤也就是说,文字、语言的视觉图形能够帮助表达语言本身不能传达的很多东西。

⑥这里其实隐含着对语言的不满——“言不尽意”。

A.①⑤⑥③②④ B.②④⑥③①⑤

C.⑥③②④①⑤ D.⑥③①⑤②④

7.仿照下面的示例,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似。(4分)

如果说生命是一首诗,那么时间是白纸,记录着人生的喜与悲;如果说生命是一艘船,那么时间是河水,承载着人生的重与轻; ;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劝:规劝。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穷发:不毛之地。

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数然:急迫的样子。

D.若夫乘天地之正 乘:顺应。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谨拜表以闻

B.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C.汤之问棘也是已 不知老之将至

D.而征一国者 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去今之墓而葬焉

C.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D.襟三江而带五湖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9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1.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悟言一室之内

B.引以为流觞曲水

C.圣人不凝滞于物

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相传彭祖高寿,因此在中国文化里,彭祖就成了长寿的代名词。

B.这两段文字在句法上骈、散兼行,既整齐又灵动;引孔子之语抒发胸臆,表达了对“修短随化”的无奈和感叹。

C.正因为人生、自然是美的、有价值的,它们的消亡才让人痛苦。《兰亭集序》所表达的“痛”“悲”的背后,是对短暂生命的珍惜,对人生、自然的热爱和执着。

D.文章对“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思想的批判加剧了人生的幻灭感,使得“悲”成为一代代人无法抗拒的宿命。

1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三、现代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6分)

让民族文化基因植根于青少年之心

王伟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多次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他还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恩格斯论证过家庭的本质——“父亲、子女、兄弟、姐妹等称谓,并不是简单的荣誉称号,而是一种负有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的称呼,这种义务的总和便构成这些民族的社会制度的实质部分。”中华民族尤其注重家庭,在传统社会伦理中,不论是三纲、五常,抑或六纪、十义,姑且不论其封建糟粕,就其中蕴含的传统社会“家庭至上”的理念而言,至今仍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液当中。这种观念也影响了传统社会制度和社会道德的建构,比如魏晋时提出的“以孝治天下”,在社会道德评判中把父慈子孝、夫义妻顺、兄弟和睦等作为重要的标准。在中华文明的进化中,这种“家庭至上”的理念逐渐上升为家国情怀。《大学》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国家、社会、家庭、个人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庭成为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建设的中转站。家风正,则民风纯;家风正,则政风清。

中华民族素有重视家庭教育传承的优良传统,留下了十分丰富、意义深远的家训。家训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传说中的伏羲、黄帝之时,就有类似家训的“教”“戒”等。西周时期,周公因留驻京城辅佐成王,遂让其子伯禽前往鲁国就封。伯禽临行之际,周公以自己“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躬身实践为例,反复叮嘱伯禽不能“以国骄人”。这大概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家训。两汉时期,儒学独尊,士大夫非常注重家风、家教,但大多只留下一言半语,比较零碎,不成系统。到了南北朝时期,颜之推撰著《颜氏家训》开家训著述之先河。此后,自隋唐宋至元明清,家训著作大量出现,影响较大的有宋司马光《温公家范》、袁采《袁氏世范》,清朱用纯《治家格言》、张英《聪训斋语》等。清代甚至出现了家训性质的家书之作,有代表性者如曾国藩家书,其中包含很多家训内容,后人专门将之摘抄出来,编为《曾文正公家训》。与此同时,家训著述也越来越社会化,从士大夫之门走入寻常百姓之家,很多家庭、家族都形成了自己的家训,保存于众多家谱之中。家训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前人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和中华民族辉煌发展史中的价值取向,蕴含着宝贵的思想精华。

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编纂的《中华家训精编100则》得到了中央文明办的高度重视。该书从古代名家、现当代革命家、仁人志士的家训或者家训性质的文献中精挑细选,按照修身、励志、治学、诚信、廉正、仁爱、孝慈、教子、和敬、处世10个部类进行编排,每个部类10则,辅以注释、译文、评析等,并配以图画、书法作品,文字简短凝练,内容深入浅出,形式图文并茂。编纂该书是挖掘传统文化精髓的一种探索,也是连接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尝试,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提供了范本,有助于把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融入现代人的价值理念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相信《中华家训精编100则》能够起到这样的效果。

(本文节选自作者为《中华家训精编100则》所作序)

14.下列对序文各段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1段:编纂《中华家训精编100则》的现实背景。

B.第2段:从家庭的本质出发论述中华民族尤其注重家庭的特点。

C.第3段:中华民族家训文化的发展过程。

D.第4段:《中华家训精编100则》的编纂特点及成书意义。

1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认为,无论是家庭观念中的糟粕,还是精华,至今仍融入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

B.“家风正,则政风清”的说法反映了家庭观念和爱国情怀之间的联系,说明家庭是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建设的中转站。

C.中国的家训文化具有源远流长、不成系统及社会化的特点,蕴含宝贵的思想精华。

D.清代,每个家庭、家族都有自己的保存于家谱之中的家训。

(二)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6—18题。(9分)

橘 子

[日] 芥川龙之介

冬天的一个夜晚,天色阴沉,我坐在二等客车的角落里,呆呆地等待开车的笛声。车里的电灯早已亮了,难得的是,车厢里除我以外没有别的乘客。朝窗外一看,昏暗的站台上,也不见一个送行的人,只有关在笼子里的一只小狗,不时地嗷嗷哀叫几声。这片景色同我当时的心境怪吻合的。我脑子里有说不出的疲劳和倦怠,就像这沉沉欲雪的天空那么阴郁。

不久,发车的笛声响了。我略觉舒展,将头靠在后面的窗框上,漫不经心地期待着眼前的车站慢慢地往后退去。但是车子还未移动,却听见检票口那边传来一阵低齿木屐的吧嗒吧嗒声;霎时,随着列车员的谩骂,我坐的二等车厢的门咯嗒一声拉开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慌里慌张地走了进来。同时,火车使劲颠簸了一下,并缓缓地开动了。我好容易松了口气,点上烟卷,这才无精打采地抬起眼皮,瞥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姑娘的脸。

那是个地道的乡下姑娘。没有油性的头发挽成银杏髻,红得刺目的双颊上横着一道道皲裂的痕迹。一条肮脏的淡绿色毛线围巾一直耷拉到放着一个大包袱的膝头上,捧着包袱的满是冻疮的手里,小心翼翼地紧紧攥着一张红色的三等车票。我不喜欢姑娘那张俗气的脸相,那身邋遢的服装也使我不快。更让我生气的是,她竟蠢到连二等车和三等车都分不清楚。因此,点上烟卷之后,也是有意要忘掉姑娘这个人,我就把大衣兜里的晚报随便摊在膝盖上。

在灯光映照下,我溜了一眼晚报,上面刊登的净是人世间一些平凡的事情,媾和问题啦,新婚夫妇啦,渎职事件啦,讣闻等等,索然无味的消息都解不了闷儿。然而,这期间,我不得不始终意识到那姑娘正端坐在我面前,脸上的神气俨然是这卑俗的现实的人格化。这个乡下姑娘,还有这份满是平凡消息的晚报——这不是象征又是什么呢?不是这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的象征,又是什么呢?我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懒,就将还没读完的晚报撇在一边,又把头靠在窗框上,像死人一般阖上眼睛,打起盹儿来。

过了几分钟,我觉得受到了骚扰,不由得四下里打量了一下。姑娘不知什么时候竟从对面的座位挪到我身边来了,并且一个劲儿地想打开车窗。但笨重的玻璃窗好像不大好打开。她那皲裂的腮帮子就更红了,一阵阵吸鼻涕的声音,随着微微的喘息声,不停地传进我的耳际。这当然足以引起我几分同情。我不明白这姑娘为什么特地要把关着的车窗打开。不,我只能认为,她这不过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我依然怀着悻悻的情绪,但愿她永远也打不开,冷眼望着姑娘用那双生着冻疮的手拼命要打开玻璃窗的情景。不久,火车发出凄厉的声响冲进隧道;与此同时,姑娘想要打开的那扇窗终于咯噔一声落了下来。她把头伸到窗外,目不转睛地盯着火车前进的方向,一任划破黑暗刮来的风吹拂她那挽着银杏髻的鬓发。

一会儿火车已经安然钻出隧道,正在经过夹在满是枯草的山岭当中那疲敝的镇郊的道岔。道岔附近,寒伧的茅草屋顶和瓦房顶鳞次栉比。这当儿,我看见了在那寂寥的道岔的栅栏后边,三个红脸蛋的男孩子并肩站在一起。他们个个都很矮,仿佛是给阴沉的天空压的。穿的衣服,颜色跟镇郊那片景物一样凄惨。他们抬头望着火车经过,一齐举起手,扯起小小的喉咙拼命尖声喊着,听不懂喊的是什么意思。这一瞬间,从窗口探出半截身子的那个姑娘伸开生着冻疮的手,使劲地左右摆动,给温煦的阳光映照成令人喜爱的金色的五六个橘子,忽然从窗口朝送火车的孩子们头上落下去。我不由得屏住气,顿时恍然大悟。姑娘大概是前去当女佣,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从窗口扔出去,以犒劳特地到道岔来给她送行的弟弟们。

苍茫的暮色笼罩着镇郊的道岔,像小鸟般叫着的三个孩子,以及朝他们头上丢下来的橘子那鲜艳的颜色——这一切一切,转瞬间就从车窗外掠过去了。但是这情景却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使我几乎透不过气来。我意识到自己由衷地产生了一股莫名其妙的喜悦心情。我昂然仰起头,像看另一个人似地定睛望着那个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姑娘已回到我对面的座位上,淡绿色的毛线围巾仍旧裹着她那满是皲裂的双颊,捧着大包袱的手里紧紧攥着那张三等车票。

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 (本文有删改)

16.“橘子”象征着 。(1分)

17.小说以第一人称来讲述故事,有何好处?请结合小说简要说明。(3分)

18.结合小说,分析文中画线处场景描写的功能。(5分)

四、默写(共5分)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5小题,每小题1分)

(1)恨相见得迟, 。(王实甫《长亭送别》)

(2)安能以身之察察, ?(《渔父》)

(3)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 ,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司马迁《报任安书》)

(4)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

(5)酌贪泉而觉爽, 。(王勃《滕王阁序》)

(6)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五、作文(共4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你的女友已改名玛丽,你怎能送她一首《菩萨蛮》[1]?”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一篇散文中这样问。

专栏作家刘洪波评论说,“每个句子的后面,都有意义的汪洋大海”。余光中的这句话令你联想到的“意义”是什么?请提炼出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性的文章。

[1]《菩萨蛮》,词牌名。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观点明确;③不少于600字。

点击显示
【高二语文下学期周考试卷】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80671/
考前练习推荐
热门考前练习推荐
  • 课后练习
  • 暑假作业
  • 寒假作业
  • 家庭作业
  • 考前练习
  • 总复习
  • 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