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电脑”的梦想(节选) 瞿佳》阅读答案
“活电脑”的梦想(节选)瞿佳
①将人的神经系统与电脑连接起来,使电脑成为“活电脑”,这是我们在科幻影片中常见的一幕,也是人类多年的梦想。
②不久前,科学家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以让活的神经细胞与硅片结合在一起的“神经芯片”,这一发明有望在未来实现“活电脑”的梦想,到时候,人工智能工程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③微电极芯片是前两年由科学家发明出来的。人的行动不听大脑指挥,主要是因为脑神经与神经肌肉的信号不通了,微电极芯片相当于一个连接器,可以将两部分神经连接起来。
④植入猴脑或者人脑的微电极芯片,可用微米或者纳米技术加工制作,它通过众多的微电极以及微流体通道,将脑神经信号及某种生化反应信息接收下来,加以深入地分析及处理,以达到对认知能力的提高,也可对诸如周期性神经痛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
⑤那些植入脑内的大脑芯片,能将脑神经信号适时地发射出去,并能接收外部信号,对脑功能做可控的刺激与反应。
⑥现代脑成像技术,已经能够清楚地了解大脑各个部位、区域的作用,因此芯片就可以被准确地安置到遭破坏的中枢神经上,代替被破坏的神经元,进行信号传输工作。大脑思考的信息被芯片接收,并被准确地翻译成操作语言,发送到安装在行动肌肉上的电极上,变成肌肉控制信号,就可以让瘫痪病人按大脑的思维行动。
⑦例如,微电脑芯片植入瘫痪病人脑内后,病人想抬起胳膊,这种想法的脑电波传达到生病脂肪内的电子芯片内,运行电子芯片又向植入在胳膊内的几十个电极发出很多指令,因为每个电极与一组肌肉纤维相连,所以各个电极的电信号刺激各组肌肉纤维,使肌肉纤维发生收缩反应,于是就使胳膊产生运动。
⑧今后,把微电脑芯片植入患者体内的做法会越来越多:把微电脑芯片植入双耳失聪者的耳蜗内,可以使失聪者恢复听力。
⑨近日,欧洲的研究人员成功开发出一种可以让活的神经细胞与硅片完美结合的“神经芯片”,这一发明有望在不久的将来使第一台“活电脑”诞生。
⑩这种芯片被称为“神经芯片”,主要功能是接收神经细胞等发出的电波,而后将这些数据导入计算机进行分析处理。
⑪芯片大小为5×6毫米,每平方毫米大小的硅片安装了16000个电子晶体管和数百个电容器组成的感应器。同时,研究人员利用一种在大脑里发现的特殊蛋白质将神经元粘附在硅片上。
⑫这种特殊蛋白质的作用绝不仅是粘合剂。它能在神经细胞与硅片之间建立一条离子通道,这种神经细胞的电子信号便可以传送到硅芯片上。每个神经细胞至少有一个感应器与之相对应,而每个感应器每秒至少能记录下2000个数据值。在这种芯片上,活的脑细胞和硅电路可以有机地连在一起。
⑬神经芯片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包括制造精确的神经修补物用以治疗神经错乱,又或者利用活神经元开发出真正的人工智能电脑等。科技使生物和机器的界限逐渐模糊,未来将出现有生命的“活电脑”。
11、请筛选、整合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结合文章内容,给“神经芯片”下一个定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上下文,分析一下11和12段两个画横线句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仿照本文第③段的写法,结合下图给“控制飞机的人造脑”作一个诠释。(3分)
杯子上鼠脑细胞台式电脑 F22战斗机
下是电极栅
15、本文结尾说“科技使生物和机器的界限逐渐模糊,未来将出现有生命的“活电脑”,也有人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此你怎么看?请把你的想法(即“活电脑”的发展前景)和看法写出来。(3分)
11、①微电极芯片的功能及作用②神经芯片的特性及作用③“活电脑”的梦想即将变成现实,未来将出现有生命的“活电脑”。点拨:围绕说明的对象和各段的中心句寻找重要信息并加以整合。
12、神经芯片是将神经元粘附在硅片上,使活的脑细胞和硅电路连在一起的具有特殊功能的芯片。
13、这两个画线句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神经芯片”的神奇功能,形象、具体。点拨:看看画线句的语言有什么特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句子内容入手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14、示例:控制飞机的人脑,是把一个电极栅放在一个玻璃器皿的底部,上面覆盖老鼠的脑神经细胞,通过一台电脑与F22战斗机模拟机连接,从而控制飞机的飞行。(意思大体相近即可)点拨:一是看看文章第③段是怎样作诠译的;二是看清图和文字;三是综合说明。
15、提示:展望“活电脑”的发展前景应具体,有实例;有创意;谈看法应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