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诗里的苏州
课后练习
2025-02-20
刘禹锡在苏州做过三年刺史,关于苏州的诗是很多的。
临走时有《别苏州》二首,其二云:“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从来送客处,今日自魂销。”那时离开苏州,是走水路出阊门,大概是经由枫桥寒山寺再往西往北吧。历来寒山寺最为许多诗人吟咏,这与其来苏离苏必经的地理位置有关吧(到枫桥等于到了苏州,离枫桥等于离了苏州)。
关于灵岩山,刘禹锡有诗二首,其题目(实际上是小序了)比诗还长:“馆娃宫在旧郡西南砚石山前,瞰姑苏台,傍有采香径,梁天监中置佛寺曰灵岩,即故宫也。信为绝境,因赋二章”。这里透露的消息似说灵岩山本是砚石山,后来有了灵岩寺,才山以寺名,不知是否如此。诗二首如下:“宫馆贮娇娃,当时意大夸。艳倾吴国尽,笑入楚王家。”“月殿移椒壁,天花代舜华。唯馀采香径,一带绕山斜。”这诗似不是描写灵岩景色,而是咏史抒情。这“笑入楚王家”一句,不知是指怎样的历史事实。而“采香径”不用“泾”字而用“径”,似不是指河道,而是说山路了。也未知究竟怎样。
除了灵岩山,自然还有虎丘。有关的诗不少,其中有一首《发苏州后登虎丘寺望海楼》“独宿望海楼,夜深珍木冷。僧房已闭户,山月方出岭。碧池涵剑彩,宝刹摇星影。却忆郡斋中,虚眠此时景。”这望海楼,《全唐诗》上有注“一作望梅楼”。但无论望海楼,望梅楼,现在的虎丘似都没有。只有冷香阁,冷香,应和梅有关,或许会有渊源关系。而刘禹锡另诗《虎丘寺路宴》有二句“徘徊北楼上,海江穷一顾”,则似望海楼是北楼,不是今冷香阁的位置。不知这望海楼原来应在山上何处了。
以上各诗,都有“考古”作用,可以让人读出当时的灵岩山,当时的虎丘等等,或许有同好会感兴趣的。
点击显示
【刘禹锡诗里的苏州】相关文章
《在山的那边》学习步骤
《那树》能力训练与素质培养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概念总复习
古代诗歌分类(按内容)
盐城市2007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Word版)
精编四年级小学生语文暑假作业卷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人生寓言》教案
白露的诗句 《白露为霜》颜粲
《汤姆·索亚历险记》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苏教版七年级上期末(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88254/
上一篇: 《地下森林断想》重难点讲解
下一篇: 《我用残损的手掌》同步练习
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