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设问 充分讨论 激活思维──《将相和》教学片段
教学分析
2025-02-08
在教学《将相和》中的“渑池之会”,我抓住学生爱分胜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问,并让学生围绕问题充分展开讨论,激活了学生思维,创造思维的火花在课堂上不断闪现,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我首先设问: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在渑池之会上,赵王和秦王究竟谁战胜了谁?这个问题挑起了学生思维的矛盾,课堂里一下子像炸开了油锅,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说战成了平局,有的说秦王战胜了赵王,有的说赵王战胜了秦王。面对这种争论不休的局面,我没有一锤定音,而是让学生细读课文,分小组进行讨论。变争论为讨论,结果学生意见得到了统一,大家都认为在渑池之会上是赵王战胜了秦王。紧接着,我又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争着发言。一生说:“课本上说秦王没占到便宜,我推想一定是赵王占到了便宜,所以我认为是赵王战胜了秦王。”一生说:“赵王为秦王鼓了瑟,秦王也为赵王击了缶,但秦国是大国、强国,赵国是小国、弱国,因此可以说是赵王胜了秦王。”一生说:“赵王鼓瑟是秦王让他做的,而秦王击缶是蔺相如让他做的,从这个角度说,也是赵王胜了秦王。”还有一生说:“我是从乐器的声音听出来的,瑟的声音优雅动听,缶的声音像敲罐子的声音,所以我觉得赵王战胜了秦王。”
这个教学片段的特点在于:设问抓住了教材要点,又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启发性强。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较浓,老师仅说了三句话,而其余都是学生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答问。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最后的回答令人耳目一新。
点击显示
【精心设问 充分讨论 激活思维──《将相和》教学片段】相关文章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反思
创造融洽师生关系,构建和谐音乐课堂
小学语文:《鸟儿的侦察报告》课堂实录
《落花生》教案反思
《珍珠鸟》教学设计四
《开天辟地》何谓神话
《鸬鹚》课堂实录及评析
文本阅读反蹼归真
在动脑、动手、动口中积极实践新课标
香港,璀璨的明珠教学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89217/
上一篇: 《外国诗两首》作者简介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