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稻秧脱险记》教后记一
《小稻秧脱险记》是一篇非常有童趣的文章,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曾经上过这篇课文,为此,在没上课前,我就上网查阅了相关资料,准备自己在上课时好借鉴。通过两节课的教学,我的感受颇深,现将有关片段与反思记录如下。
片段一: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童话中的三个主要角色,他们是谁呢?
生(齐):杂草、小稻秧、喷雾器大夫。
师:在这三个角色中,你最喜欢谁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纷纷举手。(通过调查,近三分之二的学生喜欢喷雾器大夫,近三分之一的学生喜欢小稻秧,还有五个男同学喜欢杂草。)对于学生的选择,我没有进行评价,因为我想,学生喜欢下稻秧和喷雾器大夫都是很正常的,和我的想法一样。不过,有五个男同学均选择了杂草,我倒有些不解也没有想到,因为这五个男同学平时表现都挺不错的,并且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也挺强的,可今天他们为什么会选择杂草呢?为了了解他们的想法,我进行了以下的学习。
师:我也是杂草。看了这个调查,只有五个男同学喜欢我,我杂草心里很不服气:居然有这么多人不喜欢我。哼!你们凭什么不喜欢我?(学生笑)
生:你对小稻秧太凶了。
师:我怎么不觉得啊?你们几棵杂草有没有对小稻秧凶啊?(我问五个男同学)
杂草生:我们也没有。
生:你还抢小稻秧的营养。
师:我们也没有啊。
……
师:看来,你们没有足够充分的理由,所以说服不了我杂草。想要说服我吗?我建议你们认真读读课文的1~2自然段再想办法来说服我。
生自读课文。
师:书读好了,找到办法了吗?我觉得你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办法来说服我:可以和好朋友自己通过生动的朗读来让我明白我做错了什么;可以几个同学合作把这两段的情景表演出来,说服我;也可以直接用自己语言来和我辩论,说清不喜欢我的原因。需要再准备一下吗?
(学生兴致勃勃地找好朋友一起准备朗读、表演、辩论。)
(学生交流朗读、表演情况,师生共同评议,并相机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中描写小稻秧和杂草的语句,在表演的基础上理解词语“团团围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的意思。)
师:听了你们生动的朗读,看了你们精彩的表演,我终于明白了:杂草这样欺负人,简直就是强盗,怪不得大家都不喜欢它!老师再也不愿意做凶恶霸道的杂草了。我被你们说服了!你们几个还喜欢杂草吗?(我又问刚才的几个男同学)
杂草:我们也被说服了,我们也不喜欢杂草了。(我会心地笑了)
反思: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然而,我们面对的都是有差异的全体学生,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宗旨。学生因受遗传特质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导致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性格倾向,依据智能多元化理论,人的智能倾向各不相同,因此,学生学习活动是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所以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节课上,当学生中有部分学生喜欢杂草时,我并没有当场将他们的个性体验进行无情的打击,而是通过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与学生的读书活动中纠正自己的一些价值观错误的现象,因此我在创设学习情景后,把学习的主动权、学习的时间交给了学生,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对同一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学生在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和同学一起研究、讨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伙伴,可以说,可以读,可以演,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多向信息交流的活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相互探讨、争论、交流,学生蕴藏的智力得到充分的挖掘,思维的火花得到碰撞和闪光,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真情流露”中展现自己的才能。这样的学习是轻松快乐的学习,是学生用自己的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所以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个性得以张扬,还充分享受到了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在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中,那几位学生的价值观潜移默化被感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