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课后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2-14
《月光曲》一文的难点是月光曲的曲子内容的描述和贝多芬为什么给盲姑娘又弹了一曲的原因。我在教学时,决定先从贝多芬的《月光曲》的内容入手,理解《月光曲》的内容并使学生理解这是一首即兴创作的曲子。由此引发学生的疑问:是什么给了贝多芬创作的激情,使他即兴创作出了《月光曲》。曲子的内容比较难懂,通过朗读可以使使学生理解,但为什么给盲姑娘弹这首曲子却变得不容易理解了。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思路:
这是一个穷人(同情)。
这是一个爱音乐的穷人(感动弹了一曲)。
这是一个爱音乐懂音乐的穷人(激动又弹一曲)。
通过引导,学生明白了贝多芬不仅是为同情穷苦人而弹琴,更为能遇到这样一个虽穷但又喜爱音乐、更懂音乐的盲姑娘而激动,激动之下,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曲子。这样学生就理解得比较深了。
在讲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由于对学生音乐素养估计不足,学生对音乐的内容理解太困难,音乐调子的高低,声音的轻重,节奏的缓急,通过朗读内容不宜感受到,因此这一部分我以讲授为主,通过范读使学生对月光曲内容有更真切的感受。比较欣喜的是,学生的朗读在我设计的齐读、小组读、尤其是赛读等形式下,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朗读很有感情。
回顾这次授课过程,我觉得备课不仅要理解教材,更要精于设计,通过设计来一步一步把难点解决。本课我在解决贝多芬给姑娘弹《月光曲》的原因时,通过三个步骤的问题设计,使难点得以顺利解决。精巧的设计,不仅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更广阔、更有深度。
点击显示
【《月光曲》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山中访友》教学实录及课文原文
《葡萄沟》教学随笔
负荆请罪教学反思
新教材,新教法_语文论文
既要春风化“语”,更要疾风骤“语”──《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片断及反思
以“情”代讲──《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科学合理化的写作指导程序初探_语文论文
《小松树和大松树》教学反思
长江之歌评课稿
《再见了,亲人》课堂实录及评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93137/
上一篇: 打电话课堂教学实录
下一篇: 文句衔接题解题指津(教师中心稿)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