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教学分析
2025-03-29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敢于破除迷信、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然而,要使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精神,为生活在今日中国的儿童所深深感动和理解,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根据本文的特点和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我觉得本科教学比较成功的地方是:一是把握要求,设计教法。学生在接受学习任务前,我就明确宣布:学习21课,要了解伽利略通过哪些步骤成功地得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个结论。由于要求明确,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我又针对本文的特点,别出心裁地把“习题训练法”和“情境提示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课后的习题为纲,充分利用形象,创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二是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变化,我时而发问,时而实物演示,时而板演图示,时而自读课文,时而分角色表演,时而巩固练习,教学方法新颖、多变,充分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盎然中爱学、乐学,情绪高昂,学习效率很高造具体生动场景的方法,使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点击显示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激发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质量_语文论文
《说木叶》教学实录
《寓言四则》课堂实录
《木兰从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伤仲永》文学常识
听话 说话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反思2
小学高年级快乐作文的教学研究
《理想》教学案例
"小微",请你敞开你的心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94889/
上一篇: 一堂美的旅行课──《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下一篇: 《她是我的朋友》教学札记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