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质疑,激发其求知欲──《桃花心木》教学后记
教学分析
2025-02-07
我用了差不多两节课的时间,终于讲完了《桃花心木》这篇文章,还以为是大功告成了,谁知在临下课的几分钟,我随便说了一句:“你们还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真没想到,同学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比刚才上课时回答老师提出来的问题还要踊跃,有的问:“如果种树人定时定量给桃花心木浇水,后果是什么?”有的问:“在不确定的生活中,想继续生存必须怎么办?”还有的问:“什么是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同学们一连提了十多个问题,有些问题甚至连我也不能马上回答,我只好坦诚地告诉他们:“老师一时也解决不了这些问题,我们课后一起查找资料,共同探讨,好吗?”同学们听了,兴致都来了,恨不得马上去找本课外书来看个究竟。我认为,下课前这几分钟的作用并不比之前这几十分钟的作用少。
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启发学生小到谴词、造句的质疑,大到探究课文中引申的问题,用充足的时间给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还应经常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不同的见解,培养敢于质疑、敢干创新的精神。
点击显示
【引导孩子质疑,激发其求知欲──《桃花心木》教学后记】相关文章
语文也可以实行考级评价制度
清平乐村居教学反思
一石激起千层浪──《和时间赛跑》教学案例
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增效对策
海底世界课堂教学启示
顶碗少年教学实录
初中语文:《朗诵》说课稿
怎样处理好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
《识字8》参考资料
张世鑫、史建筑《兰亭集序》教学评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mip.zidianfy.com/yuwen_97705/
上一篇: 现代文阅读:中考阅读试题:《碣石山草》
下一篇: 《一粒种子》说课稿
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