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赛宁的农村诗
就文学各体裁对人的精神陶冶而言,诗是居首位的。读一首好诗,心情会受到震撼而久久难以平静。震撼力不仅仅来源于思想、意境、形象,也来自于诗所特有的节奏、韵律和声调。优秀诗人的诗作正是把握了这些环节,才成为闪光的珠玑而恒久流传。就这一点来说,俄罗斯诗人叶赛宁是很为人称道的。叶赛宁才华横溢而英年早逝。其死因(是自杀还是他杀)至今争论不休;也许是一个不解之谜。然而,对这位“神童”诗人的天赋,人们却一致交口称赞。
叶赛宁(1895~1925)自称“最后一个乡村诗人”。由对农村生活的兴趣发而为诗、进而自诩或被称为“诗人”者大有人在,但能对田园爱得像叶赛宁那样执著、深沉,直至把它融入自己人的血液和生命,甚至构成一种“农民情结”者,却不多见。
叶赛宁出身普通农民家庭,整个童年时代都是在农村度过的,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浓厚的感情。他的绝大部分诗篇都渗透着淳朴的乡土气息,表达了对故乡大自然和土地的无比爱恋。他把自己的诗看成对农村生活和农民哺养他的恩情的回报。他说自己是“在蛙声的合奏中成长为一个诗人”,认为,农村的日常事物是他创作的动力和灵感:“……也歌唱火炉、庭院、公鸡/你喂养的褐色奶牛的乳汁/滴进了笔尖/滋润着我的诗。”这个俄罗斯腹地梁赞省农民的儿子,一接触到那里的一切,诗情就如泉水一般喷涌而出,珍珠一般灵光四射:白桦树“穿着白色的裙子/正用弯弯的月梳/抚理她的绿色的发辫。”“在白菜地的畦垅上/流动着红色的水浪/那是小小的枫树苗儿/正在吸吮母亲绿色的乳房。”从篱笆上的牵牛花,散乱的谷草堆,到小屋内木制的挂钟,在叶赛宁的笔下都得到了诗意的表达。阳光也非如通常的所见所感,她的“铁铧犁开了游动的乌云,”或“切开蔚蓝的水/望一眼河上也叫人心醉”;满天的星光,是“牧人的泪滴点点”。就连黑暗也勾起他奇妙的联想:“像蓝色的天鹅/又从树林中浮出”。
叶赛宁田园诗的美,归根结底,源于对农民深切的爱和对劳动的尊重。他坚信“只要有一双勤劳能干的手/就会有喷香的乳汁”、“带馅面包的芳香”这个“牲口糟里的真理”。
叶赛宁的诗并没有回避沙皇时代农民的贫困和疾苦,尽管他很难放弃对宗法制农村的那一片温情,正是这一点让忧郁伴随他短促的一生,使他在毫不含乎地声言拥护十月革命的同时,始终无法从对“钢铁部队”的犹疑和彷徨态度中解脱出来。他承认自己“不是新人”,因为──“我的一条腿仍然留在过去/为要追上钢铁的大军/又跌跌撞撞地迈出了另一条腿”。这给了我们一个不高大的叶赛宁;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叶赛宁。他不懂得的东西太多,但他不懂得掩饰。这却是那些懂得很多的人所无法比拟的。
今天,当我们思考这位天才诗人的遗产有什么意义的时候,有两个方面是值得注意的。其一,在叶赛宁的诗中,对俄罗斯农村的爱和祖国的爱始终紧密地连在一起;大地母亲和祖国母亲是同义语。浓郁的感情,很难区别出哪是对他的祖国的,哪是对他的心爱的农村的:“我告别了故乡的小屋/丢下了蓝色的罗斯/当三星高照/池塘边的桦树林/会消融老母亲的情思”。在组诗《沙甘奈啊,沙甘奈!》中,叶赛宁写的是对一位波斯姑娘的爱情,可想的却是故乡的姑娘。和她谈情说爱时,脑子里浮现的是“梁赞的沃野千里”、“月光下流动的麦浪”。他坦诚地向异国的情侣表白:“爱情要的是整体/不能分割/你我要在一起/同爱我们的祖国。”其二,温柔的抒情。叶赛宁是世界抒情诗人中的佼佼者之一。但他的抒情不是洪钟大吕式的叫喊和冗繁的议论,而是深沉精美的浅唱低吟,这就是所谓“叶赛宁风格”。他善于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在色彩的运用方面更见独到。他描写农村,并不是将她作为一幅赏心悦目的旖旎画卷,而是要雕塑她的灵魂。这就不难理解,叶赛宁为什么在银色、黄色、绿色、红色……诸色之中,让蓝色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主色。在他的诗文里,天空、山峦、海湾、星辰是蓝色的,这符合或接近它们的自然色彩。但许多很难说是或根本不是蓝色、或者无色可言的事物(天鹅、白杨、风等),甚至包括“五月”、“六月”、“俄罗斯”、“幸福”这类抽象的时空概念和伦理概念,也被涂上蓝色,这就有悖于常理了。不过,常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须知,对诗人来说,色彩的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它所象征的内涵──叶赛宁在众色中偏爱蓝色,乃是着眼于它代表安谧和宁静。就表达乡村诗人的审美追求来说,还有比蓝色更恰当的颜色了吗?
叶赛宁是俄罗斯和前苏联深孚众望、最有才华的诗人之一。他三十岁英年早逝,使俄苏诗坛的一种风格遭到了摧折。这是令人惋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