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11月份月考模拟试题
一、 知识积累。(36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mù)______集 故弄(xuán)______虚 蹊(qiāo) (jū)______理力争
2、下面一段话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压力,一些锁碎,让我们身不由己。而当你站在险峰远远地望去,所有蜿蜒的葱笼挺拔的山峰和丛丛簇簇开在石缝间的绚烂,都将是一种令人振愤的希望。所有走过的路,仅管布满荆棘,而生命本真的意义,却永远无法停下,也无法回顾,只有坦然沉着。
错别字
改 正
3.默写。(13分)
(1)工欲善其事, 。
(2) ,不如退而织网
(3)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
(4)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
(5)杜甫《春望》中,表达战乱中诗人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千古名句是:
, 。
(6)杜牧在《泊秦淮》中“ , 。”表现了在国运衰微的时候,那些官僚豪绅不以国事为念,反而聚集在酒楼中欣赏亡国之音的醉生梦死的生活 。
(7)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就是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垂暮之年不忘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梦境,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8)毛泽东在《七律长征》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反衬出红军战士敢于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的诗句是: , 。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为了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合作,祖国大陆将进一步采取15项惠及台湾同胞的政策措
施。
B.在阅读文学名著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
谛。
C.这篇报道列举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人生是无法回头再来的,然而做每件事都要细心谨慎。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朝鲜发射卫星的举动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美国、日本、韩国纷纷表示朝鲜是在向国际社会发起新的挑衅。
B、近日,中国与菲律宾舰船在南沙黄岩岛海域对峙事件一波三折,远未结束,两国都坚持对方舰船先离开。
C、受利益驱动,地沟油上餐桌、旧皮鞋熬制老酸奶、毒豆芽等食品安全事件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D、2月23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竟否认“南京大屠杀”事件存在,对此,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6.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清风拂过,细纱在空中荡开,又滑下来。②这雨丝,是漓江之畔的苗女刚刚从碧水中拎起的那缕柔柔细细的纱。③然后悄悄洒向扁舟,洒向村落,洒向群山。④她伸展开手臂,轻轻地把细纱挂向云端。⑤春雨如丝。
A.⑤①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⑤②④①③ D.⑤①④②③
7.亲爱的同学们,自从 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以来,书香渐渐弥漫整个校园。现在,学校决定组织一次“读书节”汇报演出活动,请你作为节目主持人,说一段开场白。(50字以上)(3分)
8.《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散文集,原名《_________》,共十篇。(1分)
①、请写出其中的两个篇 名(课内学过的除外)(2分)
②、请简介一下其中的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3分)
二、阅读理解(39分)
(一)阅读诗歌,完成9-10题。 (6分)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9、 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10、 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4分)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11-14题。 (10分)
詹懋举以工为师
万历末,詹懋举为颍州守,偶召木工,詹适弹琴,工立户外,矫首画指,若议其善否者。呼问之曰:“颇善此乎?”曰:“然。”使之弹,工即鼓前曲一过①,甚妙。詹大惊异,诘所自。工曰:“家在西郭外,曾见一老人,贸薪入城,薪担头常囊琴,因请观之,闻其弹,心复悦之,遂受学耳。”詹予以金,不受,曰:“某,木工也,受工之直而已。”又曰:“公琴皆下材,工有琴,即老人所贻,今以献公。”果良琴也。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选自清朝王士祯《池北偶记》)
【注】①一过:一遍 。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为颍州守 为: ⑵工即鼓前曲一过 鼓:
⑶受工之直而已 直: ⑷颇善此乎 善:
12.选出与“詹予以金”中的“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吾欲辱之,何以也 C.以丛草为林 D.可以为师矣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詹乃从之学,一时琴师莫能及。
14.谈谈给你的启示。(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3分)
梯子
周粲
年轻的爸爸和他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
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
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
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让我来吧!”
爸爸看了看他九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也好,让你来就让你来。”
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
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
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
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
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了,你再下来。”
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不好听的。
爸爸说:“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就像游泳时跳进水里去一样,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抱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边。儿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就开花。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儿子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
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
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
但是儿子显然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然而他还是不敢违抗命令。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
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
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爸爸喊了:“一……二……三!”
咬紧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扑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
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方。他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
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骗我?”
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
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笑着搂住爸爸,不住地吻爸爸的双颊。
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
15.请用一句话概括的内容和主题。(2分)
。
16.请用文中的词语,填写出儿子表情变化的过程。(2分)
笑——→——→——→笑
17.下面两个描写句的意思是什么?它们分别表现了儿子脸上怎样的神情?(4分)
①儿子的脸像一个还没熟透的橘子。
。
②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
。
18.“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为什么“比刚才还要疑惑”?(2分)
。
19.两个爸爸,两种教育,你赞赏哪一种?简要说说理由。(3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0分)
不南飞的大雁
林清玄
在加拿大温哥华,朋友带我到海边的公园看大雁。
大雁的身躯巨大出乎我的意料,大约有白鹅的四倍。那么多身体庞大的雁聚在一起,场面令我十分震慑。
朋友买了一些饼干、薯片、杂食,准备在草地上喂食大雁,大雁立刻站起来,围绕在我们身边。那些大雁似有灵性,呀呀叫着向我们乞食。
朋友一面把饼干丢到空中,一面说:“从前到夏天快结束时,大雁就准备南飞了,它们会在南方避寒,一直到隔年的春天才飞回来,不过,这里的大雁早就不南飞了。”
为什么大雁不再南飞呢?
朋友告诉我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在这海边喂食大雁,起先,只有两三只大雁,到现在有数百只大雁了,数目还在增加中。冬天的时候,它们躲在建筑物里避寒,有人喂食,就飞出来吃,冬天也就那样过了。
朋友感叹地说:“总有一天,全温哥华的大雁都不会再南飞了,候鸟变成留鸟,再过几代,大雁的子孙会失去长途飞翔的能力,然后再过几代,子孙们甚至完全不知道有南飞这一回事了。”
我抓了一把薯片丢到空中, 大雁咻咻地过来抢食。我心里百感交集,我们这样喂食大雁,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如果为了一时的娱乐,而使雁无法飞行、不再南飞,实在是令人不安的。
已经移民到加拿大十七年的朋友说,自己的处境与大雁很相像,真怕子孙完全不知道有南飞这一回事,因此常常带孩子来喂大雁,让他们了解,温哥华虽好,终非我们的故乡。
“你的孩子呢?”
“现在都在高雄的佛光山参加夏令营呢!”朋友开怀地笑着。
我们把东西喂完了,往回走的时候,大雁还一路紧紧跟随,一直走到汽车旁边,大雁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不南飞的大雁,除了体积巨大,与广场上的鸽子又有什么不同呢?一路上我都在想着。
20.“我心里百感交集,我们这样喂食大雁,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说说作者百感交集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不南飞的大雁,除了体积巨大,与广场上的鸽子又有什么不同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朋友为什么说“自己的处境与大雁很相似”?他说“真怕子孙完全不知道有南飞这一回事”,对此他有哪些做法?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从文章的表面来看,作者从大雁不南飞的现象写到其内在的原因,但是作者真正的写作动因是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加以分析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了此文你想对“还一路紧紧跟随,一直走到汽车旁边,大雁才依依不舍地离去”,的大雁说些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55分)
2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作文。
(1)在你成长的历程中,一定有一个“你”触动过你的心灵,在成长路上陪伴你走过。“你”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本书、一段经历、一处风景、一种社会现象或问题……请以“一路上有你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5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请以“善待 ( 亲人、生命、自己……)”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全。②除诗歌外,体裁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50字
题目
八年级语文月考参考答案
1-3.略 4.A 5.C 6.C 7.略 8.略
9.“惊”字,写出诗人因看到刚刚长出的草芽而吃惊,写出了诗人见到春色来临的新奇、惊讶、欣喜的感情。
10.拟人手法。把春雪描绘得美好而有灵性,充满活力,富有情趣。
11.担任或当 弹奏 通“值”,价值 善于或擅长
12、C
13.詹懋举于是跟从他学琴,当时的琴师没有人能赶上他。(乃、莫)
14、学问不分贵贱,虚心好学方能不断进步,不断学习才能超越自我。
或者: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要认识自己的不足;
15.通过爸爸要儿子跳梯子的故事,揭示了人与人之间还是可信任的道理。(答案中能答出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信任的的意思即可)
16惊愕 疑惑
17.(1)描写儿子又黄又青的脸色。写出了儿子的惊恐神情。
(2)儿子的面色恢复红润,笑容灿烂。写出了儿子高兴的神情。
18.原来只是奇怪,没有摔屁股;现在是感到困惑:爸爸为什么骗我?
19.提示:故事里的爸爸是教育孩子不要轻易信任别人,文中的爸爸是教育孩子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两种教育,赞赏哪一种都行,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能综合分析更好。言之有理,文句通顺,就应该给满分。
20.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作者因这样喂食大雁,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而矛盾。
21.为大雁失去了南飞的天性而伤感。
22.因为朋友也长期 旅居加拿大,难以飞回祖国,所以跟不再南飞的大雁相似。朋友让子孙回故乡参加夏令营来感受祖国的文化,使子孙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
23.从已经移民到加拿大十七年的朋友所说的:“自己的处境与大雁很相像,真怕子孙完全不知道有南飞这一回事,因此常常带孩子来喂大雁,让他们了解,温哥华虽好,终非我们的故乡”中可以看出作者真正的写作动因是告诉海外的游子时刻不要忘记祖国。
24.提示:从不可“乐不思蜀”的角度来谈不应该把“根本”丢失。或接受他人经常性的救济和帮助,只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穷困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25.评分参考中考作文要求,建议切入分为3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