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范文
篇1雷锋范文
市陆城第一初级中学座落在长江与清江的交汇处,学校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学雷锋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力倡导“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形成了一种文明、奉献、勤奋、进取的新风尚。
一、教师塑造师德,服务学生建功业。
1、班子成员带头,形成德育亮点。
学校班子成员有八名,班子成员政治坚定,团结协作,凝聚力、战斗力强,在群众中威信高。全体老师以班子成员为榜样,强化自身素质,净化自身灵魂,为人师表,用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从而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广大教师用实际行动塑师魂,树形象,真情奉献学生,竭诚服务学生,热情鼓励学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特别是XX年2月以退休教师名字命名的张伏珍工作室成立以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积极加入张伏珍工作室,成为工作室志愿者,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全体教师人人争当青年志愿者,每天上班时间或业余时间通过当面谈心或网上qq聊天等,对青少年进行学业辅导、心理辅导等,为该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认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新的德育亮点。张伏珍老师也在XX年被评为宜昌市学雷锋标兵。
2、张伏珍老师以身示范,发挥余热。
张伏珍老师1941年7月出生,84年入党,中学高级教师。工作中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先后被宜都市、宜昌市教育局表彰为师德模范、模范共产党员。1996年张老师从宜都市陆城一中光荣退休,但她退而不休。XX年2月27日,张老师捐款1万元设立“张伏珍贫困助学基金”,陆城一中全体党员教师也捐款2600多元。XX年9月15日,陆城一中张伏珍工作室正式挂牌,张老师被学校聘为德育副校长。XX年张伏珍老师又为学校捐书400本。
陆城一中张伏珍工作室由张伏珍老师“领衔”为学生进行“把脉问诊”,同时吸纳了本校刘晓莉、杨菊、袁军伟等优秀教师和社会人士共20多名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张伏珍工作室工作内容主要有德育指导、作文辅导、助贫帮困、心理咨询等。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有一天,张伏珍老师在工作室接待了八年级一个叫小王的学生,进来时,张老师发现她的眼睛也有些异样,她告诉我:“我真想与爸爸妈妈打一架后去死。”当时,张老师大吃一惊,简直不相信这话会出自一个少年之口。她心中一定隐藏着深深的痛楚,于是,张老师走上前,拉着她让她坐下,这时,她又说:“我恨我父母,是他们害了我,让我留下了永远的残疾。后来,他们见我成了这个样子,对我不再抱希望了,又生下了一个弟弟,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对我要么漠不关心,要么非打即骂。在学校,我受尽了别人的白眼,我恨死了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把我弄成了这个样子,是他们毁了我一生的幸福。”说着说着,她流下了痛苦的泪水。张老师的心也被震撼了,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她竟经历了人生中那么多的痛苦,张老师强按住将要涌出的眼泪,用纸巾擦干她的泪水,继续倾听她的诉说:“爸爸妈妈偏爱弟弟,要把我送回湖南老家读初中,是我以死相抗才让我留下的,现在,我真想去死。”
从此以后,张老师家里又多了一个孩子,张老师和她一起读《感动中学生的一百个人物》,一起走进《无手画家谢坤山》的心灵世界,在一起谈理想、谈人生、谈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无话不说,仿佛成了一对忘年交。学校的志愿者教师也加入到对她帮扶之中,每天轮流到她家去与她谈心、辅导功课。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个忧郁的孩子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又融入了集体之中。
3、志愿者奉献爱心,和谐校园已经形成。
张伏珍工作室设有专门办公室。有心理信箱,有专门供学生查阅资料的电脑。每天白天,张老师及其志愿者采取主动找问题学生交谈或学生上门咨询的办法进行,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加强交流,消除误会,增进团结,建立和谐学习生活氛围。张老师不在校期间,其他10多名志愿者教师轮流到张伏珍德育工作室值班,继续为同学们服务。每天晚上7点半到9点半,张伏珍和青年志愿者就轮流在网上和学生聊天,以解决学生学习、心理、师生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正常的义务教育,不让每个学生失学,“张伏珍贫困助学基金”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张老师和学校最贫困的“留守子女”结成帮扶小组。在张老师的带动下,学校在职的93名教师也结对帮扶“留守子女”。全体教师从学习上、生活上、精神上关心帮助“留守子女”,使在外打工的父母能够安心工作。
“张伏珍贫困助学基金”目前已30多人提供了10000多元的资助,使学校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且被关爱的“留守子女”学习稳定,生活有人关心,家长在外放心。通过学生当面或网上找“知心奶奶” 张伏珍和志愿者教师交心谈心,师生之间交流更加密切,师生之间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心理更加健康。
二、学生助残帮困,奉献社会树新风。
1、学校学雷锋活动蔚然成风。
学雷锋已由老师要我学向我要学雷锋转变;由学雷锋行动向学雷锋精神转变;由单纯学雷锋向综合学雷锋转变。每天清晨,校门口,弯腰,“老师好!”一曲童声小合唱,令老师精神为之一振。校园里,弯腰,捡起,废纸飞到了垃圾筐。一个个美丽的身影,令老师们为之动容。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勤学、善学,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已在陆城一中形成。
2、校外德育基地学雷锋形成制度。
学校将所在的东风社区托老中心、宜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市陆逊广场、文峰公园等作为学生校外活动基地,每学期都要开展多次活动。同时,学校青年志愿者还经常深入社区进行环保、法律、征兵等各种宣传活动。
3、校内外学雷锋典型不断涌现。
几年来,在学校团组织的组织下,青年志愿者注册工作蓬勃开展,目前已有注册青年志愿者近千人,组织青年志愿者小分队23个。每年人均活动时间已达20小时,涌现了一批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有10多学生受到处级表彰,有4名学生被共青团宜都市委授予学雷锋先进个人、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学校也被共青团宜都市委表彰为学雷锋先进集体。
总之,宜都市陆城一中大力弘扬雷锋精神,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力开展,初步形成了教师服务学生建功业、学生服务社会树新风的新局面。
篇2雷锋范文
学习雷锋方永刚事迹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下午好!首先非常感谢教研党总支给我一次宝贵的机会,能站在这个舞台的中央,与大家一起来分享学习方永刚事迹的心得体会。
方永刚,一个十分普通的名字,却在2007年的春天响彻神州大地,成了全党全军学习的楷模,更赢得了世人广泛的关注与尊重,甚至拥有了大批的粉丝团,俗称“钢丝”。我不是钢丝一族,却也深深地被方永刚坚定的信仰、钢铁的意志与笃实的行动所折服。或许,这才是方永刚真正的魅力所在。方永刚从一个贫寒的农家子弟成长为博士、教授的艰苦经历,恰好见证了共和国不断拨乱反正、谋求富强民主的伟大历程。这是一个个人的人生传奇,更是一个走向大国崛起的民主、开放的本意。方永刚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给我们提供了多少珍贵的学术成果,而在于他自身所投射出的品格的光芒,反映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的本色。
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我想,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答案肯定不是唯一的。这是一个关于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对于共产党组织本身的认同问题,带有强烈的时代内容。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在我们700xxxx万共产党员当中,有不少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不乏“为一顶官帽而来,捞几分好处而去”的想法,无法体现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而方永刚,正是用他的信仰、本色与激情,用他时刻保持冲锋的姿势、战斗的状态,用他对党感恩的浓浓深情,诠释了真正的共产党人的时代命题。 诚如罗曼·罗兰所言:“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我们学习方永刚,正是在于学习他对党高度忠诚的宝贵品格,始终保持与真理同行,把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使命,作为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乐趣。
我们学习方永刚,在于他牢固坚守科学信仰。信仰,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一种非凡的创造力量。
在市场原则渗透社会秩序的今天,有人曾说:“这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或者说,这是一个充满了各种信仰的时代”。方永刚的回答是:“没有科学信仰的人是不幸的人,我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之于共产党员,如同人生的长明灯;科学信仰之于任何需要信仰的人,则是一种可以传递、可以倍增、可以扎根的力量。
我们学习方永刚,在于他情系群众,扎根于群众。群众是我们的力量之源,生命之本。“一滴水之所以能够奔向大海,是因为融入了江河,一棵树之所以能够枝繁叶茂,是因为植根于沃土,”这是方永刚的切身体会。理论必须植根于群众,理论工作者的价值也在群众之中。
我们学习方永刚,在于他真正地实践与笃行。方永刚是一个真正的行动者,用三尺讲坛与三尺伏案,开拓了一片广阔的天地,在这片天地中,彰显着一个“真”字。那就是矢志不渝追求真理,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信、真心传播、真诚实践。而大力弘扬党的创新理论的无穷魅力,基础是学习,核心是信仰,关键是践行。黑格尔曾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党的创新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加以印证,加以运用,加以发展。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
我们学习方永刚,在于他钢铁般的意志与乐观的斗争精神。在医院手术脑袋钻孔整整108天不能动弹的日子里,仍然心系党的事业,继续正常的学习与研究。我们无法想像他所承受的痛苦,却能体会到他的乐观与坚强。正如他引用赫胥黎的名言“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我们学习方永刚,在于他对于事业如火的激情。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事业,更需要有对事业的激情和献身精神,这种激情来自于对事业的热爱。车尔尼雪夫斯基断言,“一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我们看到,在边防,在海岛,在农村,在社区,处处留下了方永刚传播真理的身影,并且乐此不疲,成了永不消逝的“永刚广播电台”。他写道:“如果有一天生命之钟停摆了,我愿意把它定格在我的岗位上,让有限的生命为太阳底下最壮丽的事业而燃烧!”
我们学习方永刚,也要学习他的爱心与甘坐冷板凳的恒心。爱,是人类最伟大的语言,是世界最美的音符。博大的爱,是对于国家、民族、家乡与事业的爱,是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的爱。“为什么我的眼里噙满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城市的浮华背后,我们可以选择宁静。在纷绕的利益面前,我们可以选择淡泊。我们也许只能立足大地,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选择仰望星空。
篇3雷锋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 同学们,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哪一个不知道叔叔的英名!他的名字就叫――雷锋。
雷锋叔叔他助人为乐,毫不利已。
有一次,雷锋因肚子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点药回来,见本溪路小学的大楼正在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一连干了好几个小时。这就是雷锋。
在一次出差换车时,雷锋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的火车票和钱丢了,他就用自己的津贴费给大嫂买了一张去吉林的火车票。人们因此留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这就是雷锋。
他"偷"着为战友的亲人寄钱,为灾区人民寄上几年来的全部存款。有人说他是"傻子",雷锋却说他甘愿做革命的"傻子"。这就是雷锋。
雷锋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事还真是太多了。
如今,雷锋精神在感化着人们,在我们中间就有不少革命的"傻子"。雷锋已经离开我们有40多年了,可是他的精神却与时俱进,永放光芒。
交警,他们日夜站在马路上,经受风雨的考验,经受冰霜的折磨,不管是寒冷的严冬,还是炎热的盛夏,他们总是那样站在那里;不管是亲朋好友还是普通老百姓,他们总是铁面无私,秉公处理。他们为了这个事业付出了太多太多,牺牲的也太多太多了,不管前路有多艰辛,他们毅然决定这么做。我们伟大的交警不正是雷锋的传人吗?
老师,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不知批改过多少作业,不知少休息了多少个夜晚。在他们的教导下,我们懂得了怎样做一个有抱负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不知道有多少人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付出了全部,回报的也总是别人的快乐。他们正如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们辛勤的圆丁不正是雷锋的传人吗?
解放军战士,他们守卫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用生命砌起共和国的长城。冲锋陷阵,是排头兵;抗洪抢险,是排头兵;舍己救人,还是排头兵……几天几夜都未曾合眼,他们无怨言;与亲人聚少离多,他们无怨言;无私为人民,为祖国奉献,他们无怨言……他们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解放军战士不正是雷锋的传人吗? 雷锋已成为人们完善人格净化灵魂的楷模。
正是因为有人交警、老师、解放军战士和青少年这些人,我们的社会才更安定、繁荣,民族才更团结友爱,朝着文明迈进的脚步才更稳健,我们的国家也才更强大,未来也才更加充满希望与活力。
不管是交警也好,老师也好,解放军战士也好,青少年也好,他们都具有雷锋这种"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这说明了雷锋并非高不可攀,人人可以学雷锋,人人也可以成为雷锋,雷锋精神是无时不在的:"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雷锋精神也是无处不在的,雷锋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彰显,雷锋精神在那里闪耀着光芒。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可是人为什么活着?生命的意义在哪里?雷锋以自己的行动为我们做了世界上最精彩的回答。同学们,请允许我以雷锋的这句话作为这次演讲的结束语吧: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同学们,让我们像雷锋那样,在平凡的生活中,干出一翻不平凡的事吧!
篇4雷锋范文
xx市义工联盟会是2008年1月在xx市民政局注册成立的社会团体,主要服务领域有助老、赛会服务、关注青少年儿童等。成立六年来组织服务对象涉及我市各乡镇,并且打造了一批"寻爱计划"关爱青少年活动、"同乐夕阳"助老活动等精品公益项目,并成立了"xx义工水电服务队"、"xx义工保健服务队"、"xx义工健康医疗咨询服务队"等专业化义工服务队。
xx义工"寻爱计划"项目,最初目的旨在通过义工的志愿行动以及外界资金帮助我市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后项目拓展留守儿童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栋梁工程走访、青少年维权等系列活动。"寻爱计划"项目自2009年正式运行,截止到2014年11月,该项目共资助贫困学生40余人、关爱留守儿童覆盖我市十余乡镇,累计募集使用爱心资金(含物品)近十万元。该项目多次荣获宣城市及xx市各级表彰。
xx义工"同乐夕阳"项目旨在通过社会爱心资源及xx义工的志愿服务改善我市农村敬老院孤寡老人及城市空巢老人、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生活条件及精神面貌,同时通过该项目号召全社会更多人来"尊老 敬老 爱老 养老".
"同乐夕阳" 项目有xx市义工联盟会在2008年发起,项目主要活动包括:服务老人志愿活动(例如帮助老人清洗被褥、理发、修脚、体检、水电维修等)、传统佳节联欢活动(例如为老人包饺子、做年饭、送文艺演出、赠送保健品等)、冬季送温暖活动(例如为老人送毛毯、御寒鞋服等),"怡养家园"—关注计生特殊困难家庭等。 该项目累计募集社会爱心资金(含物品价值)十万余元,投入志愿服务超五千余人次,活动足迹遍布我市各乡镇及街道办事处。此项目也被省地市各级媒体广泛报道。
六年来,参与xx市义工联盟会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人次已超2万余人次,义工组织及义工会员多次受到省地市各级表彰,并涌现了一批诸如"安徽好人"石海燕、"安徽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桂清泉、"xx市十大杰出青年"黄勇、"xx助人为乐好人"甘五一等义工服务"明星".
篇5雷锋范文
曾被中央军委授予学习雷锋模范班称号的新疆军区某装甲团装步营一连四班,长期坚持与时俱进学雷锋,使这项活动常学常新,久盛不衰。30年来,该班先后收到表扬信、感谢信294封,锦旗(匾)48面;28次被军、地各级表彰为爱民模范班、学雷锋先进集体;有32人被上级评为雷锋标兵、双拥先进个人;9人出席过全国全军和自治区双先双拥和双学表彰会;四班还3次荣立集体二等功,24次荣立集体三等功。
学雷锋标兵该谁当?
去年底,四班战士小王被上级表彰为学雷锋标兵,并荣立三等功。至此,一场围绕小王该不该当标兵的讨论画上句号。小王脑瓜活、点子多,遇事有主见。他发现战士学雷锋不是捐款捐物,就是扫马路、清垃圾,一直在低层次徘徊,感到很不以为然。入伍前,他是家乡有名的打瓜司令,有过硬的种植技术。入伍后,他发现驻地农作物单一、收益低下时,便走村串户把种打瓜的技术传授给乡民。一年下来,20多家种植户全部脱贫,瓜农纷纷登门给他请功。年底,班里评选学雷锋标兵时,多数人想评小王,但少数人认为,小王智力帮困不带有普遍性,让他当学雷锋标兵,大家不好学。而大多数人则认为,现在是信息化社会,以流汗多少、消耗体力大小论英雄早已过时,小王智力帮困顺应时代潮流,而且效果非常明显,论贡献在大家之上,让他当学雷锋标兵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通过讨论,大家理解了雷锋精神的真正内涵,知道该怎么学雷锋。随后,他们打破长期一贯制的做法,取消强性捐款捐物的硬指标,改变拼体力、打疲劳战的老套路,由单一型向多样型转变,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变,不断丰富学雷锋的内涵。
艰苦奋斗就是过苦日子吗?
在一连荣誉室,摆放着理发箱、修理箱、工具箱和节约箱四件传家宝。这是四班刚进新疆时,老前辈们留下的。补鞋机摇得转,理发推子会使唤,修理工具常操练,走路经常低头看,是四班学雷锋的形象比喻。一次,四班有名战士穿了一件补丁衣服上街办事,路上惹出了不少笑话,羞得他抬不起头。回到班里,这名战士气不打一处来,非要把四件宝扔了不可。这件事,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一场艰苦奋斗是不是过苦日子的大讨论。经过激烈争论后,大家最后达成共识,艰苦奋斗是我军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但艰苦奋斗并不是当苦行僧,过苦日子。经过这件事,全班对雷锋精神有了新认识,知道该怎么工作和生活。随之,各种禁锢和限制被取消,存款和衣物归还本人,班里还买来电熨斗、烫衣架,供战士熨烫衣物。战士们既会享受生活,又懂得珍惜生活,变得更加勤快和节俭。
他们把四件宝擦拭一新,重新放回荣誉室,每逢星期天、节假日便带着四件宝外出开展各种服务活动。 本职岗位能有作为吗?
篇6雷锋范文
市陆城第一初级中学座落在长江与清江的交汇处,学校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推动学雷锋活动的蓬勃开展,大力倡导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精神,形成了一种文明、奉献、勤奋、进取的新风尚。
一、教师塑造师德,服务学生建功业。
1、班子成员带头,形成德育亮点。
学校班子成员有八名,班子成员政治坚定,团结协作,凝聚力、战斗力强,在群众中威信高。全体老师以班子成员为榜样,强化自身素质,净化自身灵魂,为人师表,用人格的魅力去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从而达到理想的育人效果。广大教师用实际行动塑师魂,树形象,真情奉献学生,竭诚服务学生,热情鼓励学生,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特别是xx年2月以退休教师名字命名的张伏珍工作室成立以来,班子成员身先士卒,积极加入张伏珍工作室,成为工作室志愿者,起到了火车头的作用。全体教师人人争当青年志愿者,每天上班时间或业余时间通过当面谈心或网上qq聊天等,对青少年进行学业辅导、心理辅导等,为该校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的认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新的德育亮点。张伏珍老师也在xx年被评为宜昌市学雷锋标兵。
2、张伏珍老师以身示范,发挥余热。
陆城一中张伏珍工作室由张伏珍老师领衔为学生进行把脉问诊,同时吸纳了本校刘晓莉、杨菊、袁军伟等优秀教师和社会人士共20多名作为志愿者参与其中。张伏珍工作室工作内容主要有德育指导、作文辅导、助贫帮困、心理咨询等。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形成。
有一天,张伏珍老师在工作室接待了八年级一个叫小王的学生,进来时,张老师发现她的眼睛也有些异样,她告诉我:我真想与爸爸妈妈打一架后去死。当时,张老师大吃一惊,简直不相信这话会出自一个少年之口。她心中一定隐藏着深深的痛楚,于是,张老师走上前,拉着她让她坐下,这时,她又说:我恨我父母,是他们害了我,让我留下了永远的残疾。后来,他们见我成了这个样子,对我不再抱希望了,又生下了一个弟弟,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对我要么漠不关心,要么非打即骂。在学校,我受尽了别人的白眼,我恨死了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把我弄成了这个样子,是他们毁了我一生的幸福。说着说着,她流下了痛苦的泪水。张老师的心也被震撼了,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她竟经历了人生中那么多的痛苦,张老师强按住将要涌出的眼泪,用纸巾擦干她的泪水,继续倾听她的诉说:爸爸妈妈偏爱弟弟,要把我送回湖南老家读初中,是我以死相抗才让我留下的,现在,我真想去死。
从此以后,张老师家里又多了一个孩子,张老师和她一起读《感动中学生的一百个人物》,一起走进《无手画家谢坤山》的心灵世界,在一起谈理想、谈人生、谈身残志坚的名人故事无话不说,仿佛成了一对忘年交。学校的志愿者教师也加入到对她帮扶之中,每天轮流到她家去与她谈心、辅导功课。经过一年的努力,这个忧郁的孩子脸上笑容多了起来,又融入了集体之中。
篇7雷锋范文
雷锋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
每一次想起雷锋,就想起这一段话。有多少人在回首往事的时候, 为自己碌碌无为而悔恨,为曾经虚度年华而悲哀。有多少人能像雷锋一样,永远的那么富有爱心,永远的那么真诚善良,永远像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今日的世界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表现出更为开阔的空间,然而,我们曾经火热的心灵却开始变得冷漠,有些本不该变的东西也在变:亲情冷了,同居一楼,邻里相见不相识;友谊馊了,与人方便与己方便,成了互相利用的通行证。曾经,我们几十年来所景仰、崇拜和学习的榜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傻子。
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决定人类向前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变,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以超越时空的力量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们一样,给予雷锋最高的表彰:雷锋精神与上帝共存。
四十多年了,雷锋的名字曾经是激励我们几代人成长的路标,四十多年了,古老而年轻的中国正在蓬勃的发展,然而,雷锋的名字却随着我们生活的美好而渐渐远离了我们。有人置疑,有人嘲笑,有人批判,然而,无论我们经历多少变化和困惑,他的名字应该永远刻在我们的心头,他的精神应该是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永远的指南。因为,一个人要获得成功与幸福,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一个公司要想成功,不能缺少雷锋式的好员工。
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再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只要你的人生观是正确的,你的工作就会有不尽的原动力。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的能力大小,而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任何时候,雷锋身上助人为乐、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勤俭节约的品质都是我们不断学习的要素。雷锋精神是不受时空限定的,无论现代科技怎样发达,无论人们的生存方式怎样改变,雷锋对世界和他人真诚的爱心永远是人间渴求的那种温暖,像阳光一样成为人类永恒的需要。
在工作上,我们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像雷锋那样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勤俭节约,把工作当成自己的职责,做一个有利于公司,有利于团队的人。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得到发展,我们自己的能力才能得以更大的发挥。
在生活中,我们需要雷锋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与人为善,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尊敬,才能在互动的真诚中感到真正的快乐。一个时刻只看到自己利益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生活中的快乐的,真正的快乐只有一种,那就是为他人而付出,这样做你将获得生命最高的荣誉。
一个公司要发展,也不能缺少雷锋精神。今天,一切的成功都必须通过合作来实现,如果我们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思想,没有助人为乐的精神,只看到自己的利益,是难以获得成功的。一个企业,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团结互助,这样的企业是没有竞争力的。所有的企业都在努力寻找雷锋式的员工,因为这样的员工不仅会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的最好,还会额外做许多。他们面对任何困难都不会寻找借口,而会自动自发、尽职尽责的完成任务。通常,企业的领导会给这样的人委以重任。如果你想在公司里获得成功,就必须成为这样的人。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政府,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少雷锋精神。只有发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政府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几乎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依赖于这种人的努力,他们时刻想的不是自己的利益,而是所有民众的利益。每一个国家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每一支军队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雷锋精神所能影响的远不止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今日,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人类努力学习和实践的精神,每一个民族和国家都在寻找和培养更多的雷锋,因为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都将因为有更多这样的人而变的更加美好。
今日的中国是一个大谈变化和西方商业精神的时代,从奶酪到致加西亚的信的流行,西方的商业文化对我们经济的影响似乎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儒家文化。在很多人谈到一个叫罗文的士兵如何敬业、服从、努力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在人们费劲心计号召员工努力学习罗文精神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似乎忘记了我们身边一个更好的榜样,这是雷锋的悲哀,更是我们的悲哀。应该来说,雷锋要比罗文伟大的多,也要实在的多。因为,我们需要的不是一种奴隶式的付出,更应该是一种对世界和他人的爱,为社会服务,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这些年来,对很多人来说,感兴趣的不是我们自己是否在学雷锋,而是外国人在学雷锋,感兴趣的是西点军校是否有雷锋塑像,而不是我们的身边有多少雷锋。但是,不管怎样,英雄是不应该被遗忘的,雷锋精神是不应该被遗忘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一个悲哀的民族;然而一个有英雄却不知尊重、不知珍惜的民族,则是一个可怜的民族。雷锋是我们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的一位平民英雄。雷锋从来不会离开我们,而我们却曾经几度远离了雷锋。
是的,几十年来,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再也不要穿带补丁的衣服了,再也不要忍受饥饿了,再也不要像雷锋那样经历那么多苦难了。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任何时候,他还应该是我们的榜样,何时候我们都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应该理解他、尊敬他。无论我们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我们永远也不能缺乏雷锋身上那种对他人和世界的关怀与爱。
雷锋应该永远属于中国,雷锋精神应该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应该有的精神,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哪种工作。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有能力超越自己、超越他人。我们的国家才能进步,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
篇8雷锋范文
于xx,女,汉族,1963年7月生,群众,在长春市电子仪器仪表厂工作。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从黄香暖席到卧冰求鲤,从戏彩娱亲到李密侍祖,践行孝道的故事一直激励着我们,感动着我们。孝敬老人已成为中国人心中最不可撼动的核心价值观。就在林园街道南航社区,有一位叫于淑杰的退休工人,十多年来,她用自己的行动默默践行着孝道、传承着孝道,她的行动也在激励和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
2000年夏天,于淑杰一家搬到南航社区。由于跟老父母家距离比较远,同时也为了改善父母的居住条件,她在丈夫的大力支持下,决定将两位老人接到身边,从此呵护备至,用心照料。然而,刚刚享受天伦之乐不久,她的母亲由于脑溢血突然离世,全家都陷入了极大地悲痛之中。在悲痛的同时,她更加珍惜与父亲在一起的日子,发誓要让父亲生活得更加幸福快乐。
赡养老人是生活上的保障。当年,于淑杰和丈夫都是普通工人,还要抚养一个在北京上大学的儿子。去除孩子在北京的生活费,每个月剩下的只有不到两千元。自从赡养老父亲,于淑杰夫妻二人将全部的休闲计划都推迟或取消了,她本人更是多年不为自己添置衣物。而她却总是尽最大努力满足老父亲的物质生活,竭尽全力让父亲吃好穿暖,丝毫不敢降低父亲的生活品质。老父亲每餐都要喝上二两白酒,她便坚持每天在吃饭前把酒烫好,并换着样地做两道可口的下酒菜;老父亲平时喜欢听听二人转,她便买来最新的随身播放机,定时更新里面的二人转曲目;老父亲夏天非常怕热,她便拿出多年的积蓄,在家中安上三台空调。每当看到老父亲品酒时微微的一笑,每当看到老父亲眯着眼睛听起小曲,每当老父亲躺在床上享受夏日的清凉,她心中总是充满了满足和欣慰。有一次,年迈的父亲在散步时不小心踩进了水坑,鞋袜全都湿透了。于淑杰发现后赶忙跑到最近的超市,买来干净的袜子和布鞋,再马上跑回去尽快给父亲换上。一个五十多岁患有严重腰脱的人,在小区里匆忙奔跑,看得邻居们都非常心疼。旁边的邻居们说,还不如让父亲走回家再换,就不用她这么气喘吁吁地来回跑了。可她却说,老人上年纪了,身体不像年轻人那么壮实,很可能因为双脚受冻一会儿就会带来什么别的小毛病,怎么能忍心让父亲的双脚感受多一分的湿冷呢。
赡养老人是心灵上的陪伴。除了物质保障,于淑杰更注重的是心灵上的温暖,任何时候都不能让父亲感到孤单和寂寞。2008年,于淑杰在退休之后开始参加社区的广场舞活动。每到舞队活动的时候,于淑杰都带着父亲,让他坐在暖暖的阳光之下,欣赏社区排练的舞蹈。老父亲总是在每支舞蹈结束后笑着鼓掌,于淑杰也会趁着排练的间隙逗老父亲开心。那时候老父亲双目几近失明,已看不清她们美妙的舞姿,但于淑杰想让父亲知道,女儿永远在身边,守候并保护着父亲。广场舞排练之后,老父亲喜欢回家看看电视节目或者听听广播,但是因为年龄太大,有时候总是听不太清。这时候,于淑杰会耐心地跟他讲电视里演了什么,广播里说了什么。老父亲反复地问,她就反复地答,丝毫没有不耐烦的情绪。老父亲睡觉前喜欢泡泡脚,她就趁着给父亲洗脚的时候陪父亲唠嗑,说说以前的故事,聊聊现在的新闻,说着说着老父亲就睡着了。这时,她再把父亲的双脚轻轻擦干,盖好被子,关好灯,看着父亲恬静的睡着。在一次舞蹈排练过程中,老父亲想回家休息又怕打断女儿的排练,决定一个人悄悄走回家,而老人走着走着居然记不得家在哪里,在小区里迷路了。还好于淑杰发现及时,没过多久就找到了父亲并将父亲带回家。于淑杰经过医生的确认发现,老父亲已经患有初期的埃尔茨海默症。于淑杰陷入极大的悲伤之中,在伤心的同时她意识到,奉养一个埃尔茨海默症的老人将完全改变她的生活方式,她必将更加用心照料父亲。于淑杰在网上看到长春"黄腕带"工程,决定给老父亲也戴一个黄腕带,上面写上自己的联系电话和地址,确保父亲走失时能找到自己。另外,于淑杰跑遍了长春市大大小小无数个手机商场,给老人配备了带有GPS跟踪定位系统的老人手机,从此无论老父亲在哪里她都能找得到。在这两项保障的基础上,于淑杰决定将父亲随时带在身边,无论是舞蹈排练还是外出买菜,都用轮椅推着父亲一起去。在自己全天候无间隙的照料下,老人越来越有安全感,于淑杰也更加安心了。
赡养老人是全身心的付出。无论是物质保障还是心灵陪伴,归根结底都是儿女对老人全身心的付出。一直以来,老父亲的脾气都不太好,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也越发暴躁,时常会因为自己记不清的事情而责骂。每每父亲责骂她,她只有一边静静地听着一边控制着自己的血压,稍后再边哄边逗地跟他慢慢解释。近几年,因为身体原因,老父亲大小便无法自理。每当这个时候,于淑杰要先给父亲烧水冲澡,然后再好好清洗弄脏的衣物。无论多苦多累,无论受多少委屈,她都欣然接受,用平凡的行动阐释着儿女对父母最基本的尊重和爱戴。今年夏天,于淑杰因为下楼梯不小心扭到脚,导致跖骨骨折,不得不手术并住院治疗。医生建议于淑杰在医院观察两到三个月,可她却逼着丈夫在手术后第二天偷偷将她送回家。主治医生对于淑杰这种不遵医嘱的行为非常生气,甚至要于淑杰签住院保证书。于淑杰满怀歉意地解释道,父亲年纪大了,丈夫昨天晚上值班没办法给老人做饭,又来不及请临时保姆,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老人饿着啊。医生听完非常感动,决定偷偷给于淑杰特批,允许她在丈夫值班的时候回家照料老人两个小时。在住院治疗的几个月里,于淑杰就这样拄着拐杖往返于医院和家,确保老父亲的生活不因自己的病痛而受到丝毫影响。如今,于淑杰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赡养老父亲的事情上。在她看来,这样做不仅是为下一代做出榜样,更是要对自己有一个交代,而这样的付出也不求什么回报,就像父母养育她的时候一样。
赡养老人是全家人的责任。当前,家庭养老依旧是中国养老方式的主流。家庭养老虽源于传统却也存在很多问题,不少家庭都因为赡养老人的问题出现了分歧,甚至不欢而散。在于淑杰看来,孝敬老人不仅需要自己的个人努力,更需要跟全家人达成一种共识,营造一种重视孝道、践行孝道、传承孝道的家庭氛围。在儿子很小的时候,于淑杰就教会他很多传统孝道的故事,将德行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第一位。有一次,于淑杰的儿子着急外出上课,老父亲却要拉着外孙子说话,儿子情急之下不打招呼便匆匆出门。当儿子回来的时候,于淑杰严厉地批评了儿子。她教育道,老话都说"色难",对待老人最忌讳的就是态度不端,即使给予最好的物质保障也无法令老人心情愉悦。如今,于淑杰的儿子已在外地工作多年,只要工作不忙就会回家看看父母、看看姥爷。每年过年,为了剩下更多的钱给长辈们准备礼物,儿子常常买最便宜的车票,熬一宿硬座才能到家。每次回家也都会尽量减少外出聚会的时间,多跟姥爷聊天,多带姥爷到户外散散步。在于淑杰看来,赡养老人必须得到另一半的支持和帮助,否则不仅自己压力大,老人也会左右为难。多年来,无论是接老人到家里生活还是对老人高标准的物质保障,于淑杰的所有决定都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和帮助,并与于淑杰共同承担赡养老人、孝敬老人的责任。在于淑杰的倡导下,全家人互敬互爱,用行动树立了家庭养老的新典范。
乌鸟私情,尚知反哺。老父亲如今已是87岁高龄,让他度过一个安乐祥和的晚年就是于淑杰最大的心愿,而她仍旧为这个心愿坚守着。多年来,于淑杰经常将自己的事迹轻描淡写,她认为她只是做了一个女儿该做的事情。没错,赡养老人是儿女的义务,但又有多少人能那么多年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地高标准侍奉老人呢?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也有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都是中国传统孝道的体现。而她,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正在用行动默默地践行着孝道,传承着孝道。这或许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难以割舍的反哺之情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