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寒露节气会和重阳节重合吗
其实大家都有种感觉寒露节气和重阳节是比较接近的,或者有可能是同一天的,因此大家就会好奇寒露节气会和重阳节重合吗,重阳节是几月几号,重阳节是在什么时候呢2023年,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寒露节气会和重阳节重合吗
不会。
2023年的寒露时间
寒露节气在2023年的时间是10月8日,09:38:53,农历2023年八月(大)二十三,星期日,过了这一天天气就会变得寒冷了,要注意添加衣物,而且到了这个季节就不可以裸露脚踝了。
2023重阳节是几月几号
2023年重阳节的日期:2023年10月23日,星期二,九月初九。
寒露的节气由来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天气特点
寒露节气始于10月上旬末,10月下旬结束。太阳的直射点在南半球继续南移,北半球阳光照射的角度开始明显倾斜,地面所接收的太阳热量比夏季显著减少,冷空气的势力范围所造成的影响,有时可以扩展到华南。在广东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寒露过三朝,过水要寻桥”,指的就是天气变凉了,可不能像以前那样赤脚趟水过河或下田了。可见,寒露期间,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季节的变化。更多的地区,更多的人们,开始用"寒"字来表达本身对天气的感受了。
重阳节的来历
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等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中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重阳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唐代是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在历史发展演变中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重阳节登高习俗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其一,古人非常崇敬山神,认为山神能保佑人远离灾害,所以人们在“九为老阳,阳极必变”的九九重阳之日,登山拜山神,以求吉祥,避免灾祸,之后逐渐成为一种娱乐活动。其二,到了重阳节,秋收已经结束,人们闲暇时间相对较多。此时,山野的野果、药材等也刚好成熟,大家就会纷纷上山采集野果、药材。当时,人们称之为“小秋收”,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正是由此演变而来。
西汉时长安城外有一高台,每年春节、重九,人们都要登上高台观赏风景,因为登的是高台,所以就叫“登高”。到了三国和晋朝时,这种活动更加普遍,日期就固定在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的范围也扩大到高山。重阳节时秋高气爽,云淡山青,金桂飘香,水果成熟,庄稼金黄……登高远眺,心旷神怡,既锻炼身体,又留连风景,很有乐趣。在这一天里,年轻人往往伴老年人登高秋游,回归大自然,活动筋骨,陶冶性情。
相传,东汉时汝南子桓景拜仙人费长房为师。费长房曾对桓景说,某年九月九日有大灾,家人缝囊盛茱英系于臂上,登山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桓景到这一天照着做了,举家登山,果然平安无事。晚上回到家中,却看到鸡犬牛羊全都死了。此后人们每到九月九日重阳节就登高、野宴、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求免祸呈祥。